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十二五课题研究指南

国家十二五课题研究指南

精品文档国家十二五课题研究指南:一、国家重点招标课题(10项)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研究2.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3.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和进展评价研究4. 教育在国家从中等偏下向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5.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6.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和实践途径研究7.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机制研究8.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9.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10.地方政府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政绩考核体系与问责机制研究(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学前教育成本研究;非义务教育教师收入水平校际比较研究;非义务教育学费浮动影响因素研究;家庭教育消费研究;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研究;教育捐赠制度研究等。

学制改革实验研究;学校建设标准研究;学校品牌建设研究;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学校(班级)适度规模研究;校长领导力建设研究;校长队伍专业化研究;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研究;城乡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教育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教育舆情分析研究;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教育督导评估问责制度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研究;教学管理模式研究;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研究;学校正当竞争机制研究;高考加分政策研究;公民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教育中的歧视现象研究;非政府教育组织发育研究等。

(四)基础教育研究新课程改革实施难点及改进研究;基于终身学习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研究;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少教多学模式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理科实验教学研究;学生阅读、计算和表达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现象研究;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等。

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模式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幼儿教师供给保障机制研究;学前保教结合研究;幼儿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幼儿游戏教学研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追踪研究;幼儿亲子教育研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托幼一体化研究;幼小衔接研究等。

特殊儿童全纳教育研究;特殊教育学校专业化研究;残疾学生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分类研究;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研究;残疾学生体育康复活动研究等。

(六)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研究;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工学结合有效模式及政策制度研究;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职业教育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性向测验研究;各类职业教育定位、功能研究;职业技能比赛研究;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研究;能力导向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研究;职前职后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开放式职业教育办学研究;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中职和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研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研究等。

(七)德育研究品格与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青少年文明素养与行为研究;学校德育有效衔接研究;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学生诚信教育、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研究;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教育价值研究;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研究;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研究;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学生互助合作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研究;青少年犯罪预控研究;学校禁烟、反毒品教育研究;教师专业伦理研究;教书育人楷模研究;大众传媒对学生道德影响的调查研究等。

(八)教育心理研究学生心理素质模型研究;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学生应激和抗挫折心理训练研究;学生认知诊断技术研究;学生孤独症、多动症、抑郁症等异常行为干预研究;学生焦虑、厌学的心理疏导研究;学生压力管理研究;学生心理发育特征研究;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研究;具身认知的心理机制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教育研究;教学改革的心理学研究等。

(九)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学生体育运动标准研究;体育学力及其评价研究;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研究;教体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有效模式研究;学校健康体育实施模式研究;学生竞技运动能力研究;学校趣味体育研究;学校运动队和运动会竞赛制度改革研究;体育专业升学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等。

学校建筑美学和卫生学研究;学校资源教室研究;学校卫生设施建设研究;学校卫生教育标准研究;学校医教结合研究;学校营养配餐研究;学生作息时间研究;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学生肥胖症防控研究;学生近视预防和矫正研究;学生逃生避难教育研究等。

学校美术教育课程研究;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研究;艺术特色学校研究;学校艺术教学质量标准研究;学生规范书写能力培养研究;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研究;学生特殊才艺能力培养研究等。

(十)教育技术与传播研究教育信息技术开发转化研究;电子教科书研究;师生信息素养研究;数字化资源共享及其权益保护机制研究;教育信息化使用效益研究;数字化校园网研究;学生数字化学习研究;农村智能学校研究;网络新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影响研究;网络交互教学成效研究等。

(十一)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在职人员学习状况调查研究;校外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研究;不同类型在职人员继续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领导培训模式创新研究;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制度研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农村功能扫盲教育研究;继续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制度研究;非正规教育体系研究;社区学院能力建设研究;家庭健康教育研究;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经营资质和模式研究等。

终身学习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不同行业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和激励机制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机制和评估指标研究;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和评估指标研究。

嘉兴市十二五课题研究指南◆重点研究方向1.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区域实施素质教育策略研究3.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4.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5.新时期教师教育问题研究6.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7.学前教育发展研究8.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改革研究9.青少年德育问题研究10.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教育研究11.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研究12.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教育管理与决策1.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研究2.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3.区域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4.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策略研究5.区域教育拓展国际交流的策略研究6.高中教育办学模式多元化研究7.学校办学体制多元化的研究8.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评价改革与创新研究9.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教育研究10.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研究11.区域教育科研工作创新研究12.新居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13.深入实施课程改革的策略研究14.新时期民办教育发展研究15.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践研究16.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7.社会教育资源、校外教育基地的开发与利用研究18. 教育督导评估问责制度研究19.以教育家思想指导学校办学实践的行动研究20.综合高中办学策略研究21.学校安全问题研究22.教育公平背景下的择校问题研究23.学校发展性评价研究◇队伍建设与管理1.“研训一体”的教师培养模式研究2. 师德教育的有效性研究3.当前教师专业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4.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现状与建设问题研究5. 名师教育艺术的总结研究6.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研究7.实施教师全员培训的策略研究8.学校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9.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问题研究10.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研究11.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问题研究12.校长课程领导力培养研究13.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研究14.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机制研究15.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6.高中新增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德育与心理健康1.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研究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研究3.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4.“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研究5.学校德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6.家庭、学校、社区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研究7.德育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8.青少年德育活动基地建设研究9.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研究10.青少年网络道德培养研究11.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2、新时期家庭教育问题研究13. 中小学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研究14.学科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实践研究15.新时期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研究16.新时期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研究17.中小学生责任感培养研究18.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19.青少年闲暇教育研究20.新形势下青少年文明素养与行为培养研究◇课程改革与教学1.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研究2.新课程下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研究3.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评价制度的研究4.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指导研究5.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与评价研究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研究7.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研究8.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的研究9.学校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10.普通高中实施选修课程的研究11.学科课堂教学创新设计研究12.中小学生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指导研究13.各级教学课程衔接研究14.中小学学科作业设计研究15.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6.新课程背景下走班制教学的实践研究17.优秀教师教学方法的推广研究18. 中小学校师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19.新形势下劳动技术教育研究20.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研究21.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策略研究22.小班化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23.地方课程建设研究24.基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学业评价研究25学校体、艺教育研究26.基于新课程的幼儿教育教学创新研究27.新形势下特殊学校教育教学研究28.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29.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30.“轻负高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职业技术教育1.职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2.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的沟通研究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4.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5.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6.职业教育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研究7.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资格认证的研究8.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的指导策略研究9.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创新研究10. 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经济结构与发展的策略研究11.中职学生创业教育研究12.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13. 职业教育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14. 基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开放式职业教育办学研究15.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扬州市十二五规划选题指南:一、重大课题选项1体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精神的学校教育研究2落实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总体思路与策略研究3学校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研究4学校建设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5实施“名师工程”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研究6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控的研究7名校长、名教师成长环境、机制、规律的研究8中小学学校课程整体设计及创建素质教育特色的研究9优质课堂教学研究10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操作模式研究二、专项课题(择时申报)1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专项2教师专业成长方式专项3学校管理模式专项4校长专业成长方式专项5学校文化建设专项三、分类项目研究课题(一)学校管理与发展研究1学校实施民主管理的途径与方法研究2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3中小学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研究4小学初中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衔接研究5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和机制研究6幼儿、小学生伤害预防教育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7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操作模式研究8创建学校干群队伍和谐关系的研究9基于案例和专题的校本教研机制建设研究10校园文化育人的方法与策略研究11学校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12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13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14 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研究15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衔接的研究16教师任用制度和评价激励机制改革研究17教师流动状况调查研究18学校经费预决算制度研究19学校教育资源利用率研究20 学校突发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研究21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研究22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研究23 教育信息化使用效益研究24生态校园建设研究25 教师健康状况调查及健康促进干预研究26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研究27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问题研究28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与评价研究(二)班主任工作1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研究2现代班集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优秀班主任个案研究4班级工作创新研究5班主任群体“学习化组织”建设的研究6班级工作模式研究7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研究8班级扁平化管理模式研究9班干部培养策略研究10班级主题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研究11学生社团活动方式与管理模式研究12借助班级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13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方式的研究(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教师心理健康研究2学生心理品质与学习品质的相关研究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研究4中小学心理咨询的操作研究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6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研究7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开发研究8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的研究9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0网络时代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11青少年道德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12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13团队工作的研究(四)课程改革研究1中小学校课程文化特色建设研究2初中与高中衔接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3研究性学习课程理念、设计、操作及评价的研究4基于模块教学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究5中小学学科课程实施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6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7中小学各科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8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的研究9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与学生选课指导的研究10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的研究11体育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12学校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13开发利用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实践研究(五)教学论研究1 教学流派的理论建构和实践研究2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证研究4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的重建研究5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研究6 课堂教学主体关系研究7构建课堂新文化的研究8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9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技术的研究10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11中小学学科作业多元化的研究12课堂“等待”策略研究13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改革研究14促进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研究15符合新课程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16大课间活动的检查与管理研究(六)职业教育研究1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2职业教育文化课目标定位研究3职校生职业培训与再就业研究4职业教育新课程实施的研究5职业学校校本发展特色化研究6中职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与教育教学对策研究7中职学生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方法研究8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七)幼儿教育研究1“家园共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幼儿美育、艺术教育研究3幼儿科学素质教育研究4新课改背景下幼儿教师素质的研究5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创建研究6幼儿园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7优化幼儿晨间活动的策略研究8主题背景下各年龄班区域活动设置的研究9优化幼儿数学教学的研究10矫正幼儿不良行为的个案研究11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八)特殊教育研究1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2特殊教育阶段义务教育的巩固及发展研究3差异教学和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特殊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方式的研究5特殊学校中学生的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研究6超常儿童教育的研究7特殊学校中的师资建设研究8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九)教育督导研究1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2学生思想品德、学生成绩评价的实践研究3教师师德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的评价研究4教育评价与督导体系的研究5档案袋评价法的创新与优化研究6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的研究7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研究8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研究(十)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2教师道德水平与心理状况的研究3教师专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4名、特、优教师学术思想、教学艺术和成长规律的研究5教师合作研究6教学反思有效性的研究7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和考核的研究8中小学校本培训实效性的研究9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引领作用的研究10教师教学反思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11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12中小学静校教研有效性实践研究13新教师上岗校本培训策略研究14从事有偿家教教师心理状况的研究15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研究16教育叙事研究四、学科分类课题(一)小学语文1低年级识写结合培养能力的研究2小学生毛笔字与硬笔字书写能力协调发展研究3小学生阅读教学的研究4古诗文启蒙教育活动化实践研究5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系统实施研究6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7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8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研究(二)小学数学1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的研究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策略的研究3小学数学学习历程中评价目标及方法的研究4如何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发展的研究5小学数学教学中引进计算机的研究6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品质的研究(三)小学英语1小学英语启蒙教学环境的研究2小学英语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操作研究3小学英语学科素养培养的研究4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研究5英语与母语学习的比较研究6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发展性研究(四)小学科学1小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内涵的探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