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四)
刘姥姥逗笑
学习目标
1、体会不同人物富有特征的笑貌神态。
2、学习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重点难点
通过人物不同的笑貌神态分析人物不同性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与学互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读过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吗?谁能说说读过的感受。
(学生说)
二、作者及作品
1、作者简介:曹雪芹,清代伟大的文学家,名,字梦阮,号雪芹, 出身于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生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
2、作品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X金玉缘》。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表现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人物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
《红楼梦》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令后世读者眼界大开,研究之风渐盛,描测之说久而弥多。
围绕《红楼梦》的品
读与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一红学。
3、故事背景:
简介红楼梦第六回、第四十四回刘姥姥两次进荣国府的情况。
这一段文字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回,“刘姥姥逗笑”是编者所取的题目。
刘姥姥是一位乡下老太婆,此时七十五岁。
其女婿王狗儿的祖上担任过小小京官,曾与四大家族“贾、史、王、薛”之一的金陵名门望族王家—王夫人之交即王熙凤之祖—因同姓而“连了宗”,攀作侄儿,于是刘姥姥与荣国府有了这么一个“转折亲”关系。
刘姥姥第一次来荣国府“打秋风”—借名义、用关系向人求取财物赠与—是在第六回,作为管家奶奶的王熙凤给了二十两银子和盘缠。
事隔两年,刘姥姥再次来荣国府,带来了不少“枣子倭瓜并野菜”。
这一回描写贾母在大观园内设家宴的情形,恰逢“刘姥姥”第二次来荣国府, 贾母便邀请她赴宴,参观大观园。
三、自读感知
1、自由读短文,读准生字词的音。
2、指名朗读。
3、再读思考。
(1)课文描写了哪些人物的笑貌?这些笑貌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从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笑貌中可见各个人物怎样的性格与身份?
四、指导赏析
1、刘姥姥为何要逗笑?
王熙凤为讨贾母喜欢,鸳鸯作为贾母身边最贴心的丫鬟,深知贾母爱热闹的牌性,于是她们俩在餐前商量“撮弄”刘姥姥,营造用餐喜庆欢乐的氛围。
她们为刘姥姥准备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王熙凤“偏”“拣”了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面前贾母刚一说声“请”,表示开席, 刘姥姥深谙人情世故,察言观色,投其所好,演出了这一幕喜剧,一是感念贾府恩情,营造喜乐氛围,博大家一笑;二是可以多拿些财物回家改善家境。
2、课文描写了哪些人的笑貌?从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笑貌中可见各个人物怎样的性格与身份?
史湘云、林黛玉、宝玉、贾母、王夫人、薛姨妈、探春、迎春、惜春、忍着笑的出去笑的、凤姐、鸳鸯。
这些人物都是诗书之家的太太丫鬟,名门闺秀。
刘姥姥的一番“声”“形”并茂的滑稽表演拉开了“笑剧”开场的序幕。
“众人先是发怔”,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
因为贾府这样的诗书之族、官缨之家、豪门大户,每个人都是必须谨守礼教规范、不敢随便放言高论的,更没有人敢说出如此放纵不成体统的乡野之语。
众人难得听过这样乡里乡气、质朴粗俗的话语,稍
稍停顿,短暂“哑场”,便爆发出不可遏制的笑声。
一场妙绝千古的“笑剧”隆重上演。
“上上下下”,概括了笑者之众,笑者之广。
自老太君贾母,至湘云、黛玉、宝玉、王夫人、薛姨妈、探春、惜春……甚至包括地位低下的丫鬟仆人,无不忍俊不禁。
“哈哈的大笑”,极言笑得自在,笑得狂放,笑得热烈,笑得酣畅淋漓。
一个副词“都”字,概括了全部,在场之人无一不笑。
一语渲染了笑的气势,活画出笑的共性。
(1)史湘云是四大家族之一史家的千金小姐,贾母娘家兄弟的孙女,在贾府被通称为“史大姑娘”。
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大说大笑,不拘小节,且这一次宴会是贾母王夫人等为史湘云之前“做东道”而“还席”的酒宴,所以她一听到刘姥姥的语话,首先敏感地懂得了含义,笑得把含在嘴里还未来得及下咽的“一口饭都喷了文出来”。
史湘云笑得酒脱,笑得不受拘束。
(2)林黛玉娇羞体弱,孤高自赏,身在荣国府,一直有寄人篱下之感,谨小慎微,极力控制自己。
她的笑貌自然与史湘云不同,她是“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
黛玉笑得娇媚,柔弱中表现出克制。
(3)本段文字没有直接写宝玉的笑,却十分得体地写他“早滚到贾母怀里”撒娇,贾母笑得搂着宝贝疙瘩叫“心肝”。
贾母的这动作和语言又是多么确切地刻画出老祖宗此时欢乐的心情和她对宝玉的溺爱。
(4)王夫人是荣国府的管家太太,封建大家族中家长级的人物。
上有婆婆,下有晚辈,比较矜持。
她把荣国府的日常事务交给自己信得过的侄女儿王熙风打理,所以她只是“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
这一笔也很传神,不仅写出了她的神情动作,而且表现出她的心理状态。
她猜到刘姥姥如此表现,是由于凤丫头的捉弄;但这既然能够博得婆婆的欢笑,又无伤大雅,也就不必深责,何况刘姥姥的话也实在好笑得很。
于是很宽容大度地用手指指凤姐。
揣测王夫人动作的内涵,大约是“你…你,真有你的,你这促狭鬼”这里体现了王夫人会凤姐的赞许。
(5)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没有入席,只坐在一边吃茶,她一向持重,很讲礼数,竟然笑得“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明显大为失态。
这也从侧面表现出刘姥姥逗笑的效果之妙
(6)探春精明强干,也有豪迈之气,作品没有正面描写她的笑,只是说她手里的饭碗甚至都没有来得及放回桌子就“合在迎春身上”,这已经足够形象地写出她那笑得前仰后合的放肆情态了。
(7)倒霉遭殃的是迎春,这也与她的特点有关: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
(8)年龄最小而又娇嫩的惜春,既然有奶母在旁,当她笑得实在吃不消的时候,自然就会离开座位,跑过去拉着奶母叫“揉一揉肠子”了。
(9)“地下的”丫鬟仆人们自然不得与高贵的主子同堂狂笑,有的便“躲出去”笑,副“蹲着笑”则极言笑得直不起腰来。
有些比较持重的婢女笑归笑,但时刻不忘为的主子服务的责任,所以“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
最后还要交代王熙凤和鸳鸯的表现—“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在众人笑得前仰后合、千姿百态之时,她们还在“撑着”,足见是这一场“笑剧”的总导演,她们意犹未尽,还在“撮弄”着刘姥姥,继续维护着宴会的欢乐氛围。
五、小结
这一场笑剧中,作者却描写得有主有次,有点有面,有显有隐(未写宝钗),有详有略……笔法摇曳多姿。
每人一种姿态,一人一副笑貌。
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是鲜见的。
从这些精要的描写中,读者可以体会到描写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哪怕是极细微处,也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六、朗读成诵
自由反复朗读,力求成诵。
七、作业
1、思考延伸:
读过《红楼梦》的人,无不知道薛宝钗是本书中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之一本选文之前有一句话:“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可见,宝钗也文参加了这次宴会,但作者未著片语只字来写她的笑或不笑,请想象宝钗的表现讨论其中的缘由。
2、课外阅读名著《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