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主要汽车城市的汽车产业发展状况概述

国内主要汽车城市的汽车产业发展状况概述

国内主要汽车城市的汽车产业发展状况概述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汽车产业严重受挫,美日欧等汽车主流市场表现萎靡不振,世界跨国汽车巨头的销量严重下滑,绝大部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与此同时,国内车市却逆势上扬,汽车销量屡创新高,不仅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汽车第一大销售国,而且年销售量有望突破1200万辆大关。

当国外车企进入危机后的调整期时,国内各大车企却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各地政府也出台了政策来支持当地车企的发展,这就使得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

这些集群大致分布在东北、京津、中部(湖北安徽)、西南(重庆)、珠三角、长三角六个地区。

这些区域依托各自的区位优势,发展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汽车产业。

根据这些产业集群中的主要汽车城市的发展规模可大致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传统三大集团所在地长春、上海和武汉;第二类是近年发展迅速的北京、广州、重庆、芜湖等新兴力量。

下面就这两类城市的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从而进行一个比较。

一、传统三大集团
长春:一汽集团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在国内近20%的市场份额。

2009年上半年,长春市的汽车工业产值1271.3亿元,占长春规划工业总产值的60.2%。

就目前来讲,长春汽车工业以突飞猛进的速度达到年生产整车104万辆。

长春市已形成以一汽集团为依托,以生产中高档轿车、中重型卡车、专用车及零部件为重点,集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上下游紧密衔接的汽车产业格局。

据长春市长崔杰介绍,目前长春的百万辆整车扩能工程进展顺利,已经开工在建的达到80万辆,预计未来5年,长春将成为汽车产能超20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超 5000亿元、站在世界前列的国际汽车城。

为此,长春市政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实施汽车扩能“五个一”工程,二是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三是大力发展汽车服务业,四是着力发展汽车文化。

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的经济中心,上海拥有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上汽集团,以及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两家合资公司。

目前的汽车工业体系已涵盖了轿车、轻型汽车、车用发动机和汽车零部件等,拥有嘉定安亭、浦东金桥两大汽车生产基地及周边汽车产业聚集带。

尤其是嘉定安亭汽车生产基地周围,由于一大批从国外引入先进技术的汽车配套企业纷纷落户、迁入,形成了国内最为齐全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区。

上海国际汽车城地处本市西部,依托原先的上海大众工业园区,作为综合性
汽车产业基地与东部的微电子产业基地、南部的石油化工基地、北部的精品钢铁基地共同构成上海“东南西北”四大产业基地,形成了较为成熟完整的产业链。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之一,2009年上半年全国共生产轿车90.3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

其中沪产轿车销量以26.93万辆的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2009年8月,上海汽车工业总产值228.63亿元,继吉林省、山东省、广东省之后排名第四位,占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的8.98%。

作为上海现代工业支柱的汽车产业目前正表现出良好且强劲的发展势头。

武汉:与其它城市相比,武汉市汽车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为了促进武汉汽车产业的大跨步发展,2009年武汉市政府发布了《武汉市政府关于支持东风汽车公司发展的意见》力促东风汽车公司武汉基地的发展,以期2013年实现武汉基地整车销量100万辆的目标,打造国内一流的汽车产业集群基地。

目前,东风构建起了面向世界的多元合资合作格局和开放的自主创新体系,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零部件、汽车装备和汽车水平事业,已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

未来5年,东风汽车公司将在武汉加大投资和新车型投入,努力到2013年实现武汉基地整车产销规模突破100万辆。

重点推进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东风渝安、东风电动车五大整车企业建设。

二、北京、广州、重庆、芜湖
北京:刘淇指出:北京发展汽车产业要有目标。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汽车产业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北京汽车产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

要紧紧围绕新兴市场,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人才、资金优势,立足自主创新,推出民族品牌,不断深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把北京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汽车制造业城市。

认真制定好北京汽车产业规划,打造以千亿元产值汽车集团为载体的完整产业链,以企业发展推动行业发展;支持骨干汽车企业发展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维修、金融于一体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充分发挥整车企业的凝聚力、牵引力和带动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北京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国际合作,充分发挥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合资厂的优势,继续鼓励其扩大投资,不断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新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在2006年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和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公布《北京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汽车产业将以年均
12%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汽车总产值达1600亿元,并形成以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北汽福田等主导整车企业为主的产业群。

到2010年,北京市将实现产销汽车130万辆的规模。

广州:广东省是我国最大的汽车零配件进出口中心,也是最大的汽车零配件集散地,其特点是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

从产能来看,广州与天津比占据优势地位,2008年广州凭借87.94万辆的轿车生产数量首次超过上海居全国首位。

广州汽车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125.56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850亿元,增长13.7倍。

目前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三大组团:东部的广州开发区黄埔组团、北部的花都组团及南部的南沙组团。

广州北部汽车产业基地以东风日产乘用车为龙头,以花都汽城为中心,形成了集整车生产、部件生产、汽车研发、汽车贸易等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集群;东部汽车产业基地以广州本田为龙头,以广本第一、二工厂(增工厂)、本田(中国)出口工厂、东风本田发动机厂为支撑,以广州开发区、黄埔工业集聚区、增城工业园区为载体,集整车生产、零件生产、汽车研发、汽车贸易等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南部汽车产业基地以广州丰田为龙头,以南沙国际汽车城为中心,集整车、零部件、汽车物流等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集群已形成。

广州在大力促进整车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特别花大力气扶持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

广州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从2003年的43.55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445.66亿元,5年增长了9.2倍,目前在广州及周边地区已汇聚1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进一步带动珠三角发展成为汽车零部件全球供应的重要基地。

重庆:重庆汽车工业起步很早,摩托车和微车产业优势较为明显。

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摩托车和零部件产业体系。

已有各类汽车生产企业24家,摩托车生产企业31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1000多家。

已具备年产200万辆汽车和1500万辆摩托车的生产能力。

2008年重庆汽摩产业规模以上总产值达到1932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市工业规模以上总产值的35%。

2009年1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重庆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产业,加快建成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

在政策指引下,重庆市确立了目前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继续加强与国际公司的合作,扩大产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建成国内最大的微型汽车及摩托车生产基地,在现有长安铃木微车60万辆的基础之上,迅速形成产能100万辆的微车生产基地。

芜湖:在芜湖市汽车产业中,奇瑞汽车作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打破了合资品牌车一统天下的局面,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其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汽车电子作为提高汽车安全性、舒适性、操纵性的关键手段,同样得到了重视以及政策支持,这些都有利于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此外,芜湖建立了较完整的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体系,形成了汽车电子行业的产业发展环境。

随着奇瑞的上马,芜湖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迅速发展,建立起了从整车到所有关键零部件的完整配套体系。

综合来看,国内主流车企都在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向着“四大四小”的新格局发展。

这就意味着,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车企们必将展开一轮新的“军备竞赛”,只不过各自设计了自己的发展路线。

有些发展传统汽车改善省油模式,有些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实力,扩大市场份额。

随着各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车企间的竞争也将日趋白热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