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意志精神探析

德意志精神探析

德意志精神探析
不同的民族,由于特定的自然、社会以及历史的原因,而具有不同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在外可以表现为一定的行为模式,在内则可以表现为一定的思维方式,作为最深层次的民族精神的外化。

德意志民族在一百多年来的世界舞台上,较充分地体现了它的精神魅力和精神力量,在这里很有必要对它进行一番理性的探析。

一、德意志精神的力量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年轻的民族,德国更是一个年轻的国家。

从分散走向统一的进程中,德意志精神作为精神纽带起到了民族凝聚的作用。

就连1990年的东西德统一,靠的正是这种统一的文化桥梁。

于此,我们也不妨推论:地缘相邻的同一民族,由于共同的文化基础,即使有经济上、政治上的差别,也无法阻挡它们统一的趋势。

除此之外,德意志精神在一片废墟的二战灾后重建中,闪现了它的耀眼光芒。

物资的匮乏并不能限制住文化的重建:出版业迅速恢复、教育的复苏、临近战争结束前夕科学家们的战后
规划等,无一不表现出德国人对未来的火热的信心;这一阶段里,妇女们无怨悔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清理现场、建筑工地、工厂等地的妇女们的柔弱双肩坚强地支撑起了德国战后重建乃至振兴。

当然,德意志精神还有它极恶的一面。

二战中的集中营里杀害了成百上千万的犹太人,还是德国人,把战火从英伦三岛烧到了苏联的广茅土地,法西斯的铁蹄从斯堪的纳维亚踏到了巴尔干半岛,使上亿善良的人们生活在恐怖之中,让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

同时,也给德意志人民留下了一片焦土和深深的创伤。

这些,同样源自于德意志精神,其固有的特点为个别人利用,从而使整个民族被人驱使,变成了恶魔的工具。

所以,无论从善的角度,还是从抑制恶的角度,一种精神可以是这个民族别于其他民族最本质的东西,也正是它,成为这个民族在世界之林中的地位的决定性力量。

二、德意志精神解析
德意志精神是什么?下面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回答:
第一层次:行为模式,这是最为表象的层面。

从生活习惯上看,德国人喜欢喝啤酒;从待人上看,他们比较注
重礼节,在别人参加了自己的一些活动后,主人往往要致信表示谢意;在价值取向上,重视教育,尊重教师蔚然成风。

在乡间,人们可以为老师致礼、让道,足见国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和社会的关系上,他们更看重的是集体、团队和国家的利益,个人讲究纪律、守法和服从。

这一特点使得整个民族很容易团结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在意志的表达上,人们表现出了较强的演说才能;在意志的实现上,人们推崇的是实干,几乎每一个德国人都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他们可以设计自己的房屋、家俱,甚至可以动手修理家用电器等等。

第二个层次:极其理性的思维方式。

这里有两个相当突出的特点:其一是深思,在追求完美的意识支配下,他们的思维可以进到绝对的哲学层面。

有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值得玩味:德国大学的哲学讲座几乎都能吸引大学学生及社会上的各阶层人士而常常座无虚席,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却很难看到这种情景。

可以说,这种对哲学的浓烈兴趣支撑了全民的哲学思维。

二是精确思维。

几乎对所有的事,无论在对事件的过程安排、时间的把握,还是数量的控制,德国人做法都堪称一绝。

比如,二战刚
结束,德国人在清理废墟时就显现了非常强的分类能力;再如,有的家庭妇女下面条也要用天平精确确定其重量,煮鸡蛋也要用量杯称水。

中国的经络图,德国人比中国人更精确地对其位臵进行定位;还有一个笑话颇能刻画德国人的这一特点:一枚针掉到地上,日本人趴在地上找了几遍,说找不到,德国人则先画经线、纬线,然后逐一在每个细小的格子里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

第三个层次:民族精神的实质。

这里暂且把这种纯精神的东西归结为意志。

德意志精神是一种思想的意志,它有别于诸如日、韩等民族的行动意志,以及美国的创新意志等。

这种意志,实际上是一种群体生命的不息的追求。

我们不难理解,即使战败投降的俘虏在列队行进中,为什么还能全部昂首挺胸。

所以,决定一个群体力量的东西正是意志这种精神!还可以说,决定个体力量的东西照样是它。

因此,一个民族、一个集体、一个人,练就了这种坚强的意志,也就铸就了生命体的魂,这种生命才能更加灿烂。

所以,上述三个层次上的行为模式如果能变成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并能生成人们的清晰思路,民族精
神能化成人们的意志追求,那么这种精神就会外化为坚不可摧的现实力量。

三、德意志精神的生成
研究民族精神的形成,必须把它臵于一个宏大的背景中进行,从自然的、社会的、意识内部的几个向度进行探讨。

于是,有三种主要原因显现如下:
第一,大自然的造化。

德国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天不热,冬天也不是特别的寒冷。

这种气温条件,适合于人们的深沉思索。

德国的浩瀚森林,给人们哲学沉思提供了宁静的场所;德国的节奏分明的雷雨也给人们以充分艺术遐想的空间。

并且,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基因是否天成、或者部分天成,即民族的生物性差异是否是精神差异或社会变动的原因,倒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第二,经济的影响。

经济的、政治的、功利上的因素对人们思想内容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对思维方式之类东西可能影响较小。

第三,意识形态的震荡。

自16世纪初路德新宗教革命,德语文化创立后,德意志民族的哲学、宗教以及文学、建筑、音乐等艺术形式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在宽松的艺术
氛围中,它们之间相互震荡,共同构成了德意志精神的运动。

当然,自然的、经济的因素必定通过人发挥作用。

而民族中的精英、文化的先锋也势必要化作大众化的兴趣、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才能最终成为稳定的、深沉的、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