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

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校园绿地面积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班级联欢会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负数的初步认识(1)
负数的初步认识(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⑵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1——5题。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

⑶创编练习
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周长是78cm,以CD为底时它的高是18cm,有BC是24cm,求它的面积?
A D
B C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4页
提高题:你有几种方法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五、家作
完成《课课练》第页→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第1题:抓住等底等高来画。

第5题:周长没有变,面积变小了。

因为高变短了。

→思考: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相等的,求到CD的长,那么面积也求到了
→1、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题,讲评时所用。

2、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全对的做“提高题”。

【教后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五(上)第12、13页练习二课型练习施教日期年月日
星期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解决有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以上。

2.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注重数据与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注重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

3.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有序思考、逻辑判断等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三角形底与高的对应关系,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资源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初步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本节课的习题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画图、观察、思考和计算,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面积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如11、16题。

第二类是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看图计算或先测量必要的数据再计算面积,如12、15题。

三是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第13、14、17题。

最后安排一道思考题,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学过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1.找一幅七巧板,给每块编上号,想想这些图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想办法验证你的猜想。

2.每组准备一条新的红领巾。

学程设计导学策略修改调整
一、回顾知识,夯实基础。

(预设8分钟)
1.计算练习。

(第10题)
25×12÷2 122×8÷2
25×(12÷2) 122×(8÷2)
2.不计算直接列式求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
3.量一量、再计算。

(1)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
高,算出它们的面积。

(第12
题)
(2)量出红领巾的底和高,(取整厘米数),算出它的面积。

(第15题)
导学单:时间3分钟
(1)组长分工,1人负责把红领巾的边拉直,1人度量,1人记录。

(2)想一想,可以怎样量出红领巾的高?
(3)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二、变式练习,优化结构(预设11分钟)
1.画一画。

(第11题)→这节课,我们对三角形面积计算进行练习。

计算时采用男女生比赛。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用自己的语言或字母表示出来。

→回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提醒:第三幅图,你为什么会上当?怎么改就可以了?
→点拨:在选择数据时要注意什么?
→提示:量的时候要量哪些数据?(取整厘米数)
→小组围绕导学单展开测量活动,再算出红领巾的面积。

→总结写出公式,加以还原: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32
12
18
46 4
5
梯形的面积计算
四、练习(预设14分钟)【基本练习】
1. 寻找合适的条件,求出图形中梯形的面积。

(单位:cm)
2.想一想,填一填.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如果梯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涂色梯形的面积是( ).
3.判断题
(1)两个梯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4.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如图)。

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

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创编练习。

寻找合适的条件,求出图形中梯形的面积。

(单位:cm
五、课作。

(预设6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8页第3、4题。

提高题
在下图的梯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见ppt)
六、家作。

1.《课课练》第13页1、2、3题。

2.提高题《课课练》第13页拓展应用。

→1.教师提供课堂分层练习单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第2题,提问:涂色梯形的面积与整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第3题,强调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第4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横截面”的?
指一指,图中的物体的“横截面”具体在哪里?
→图中下底的长度未知,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
→1、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题,讲评时所用。

2、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3、注意第四题的单位不一样。

【教后反思】
认识平方千米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练习课
(4)练习四第7题
三、实践活动,拓展提高
1、思考:计算中队旗的面积可以用什么方
法?
2、思考:计算中队旗的面积需要测量哪些
数据?
3、实践:测量相关数据。

4、计算:小组合作计算中队旗的面积。

5、交流:全班交流数据,总结成败的原因。

创编练习: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四、巩固内化作业:
1、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
提示:(1)门的油漆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
积。

(2)要油漆的面积=10扇门的
面积×每平方米的费用
导学要点
(1)引导在小组中讨论用“分”还
是“补”的方法?每个图形的面积计
算方法是什么?涉及到的数据是哪
些?
(2)指导学生需要测量哪些重
要的数据?那些数据不需要测
量?
(3)辅导动手测量的方法。

(4)提示:数据保留整数。

(5)引导不同种方法解决问题。

校对作业,分析错例。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整理与练习(1)
整理与练习(2)
整理与练习(3)
校园绿地面积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
教学内容
五(上)第32~36页例2,例3,
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7-11。

课型新授施教日期年月日
星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应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组成,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3.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
点重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了解小数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以及相应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熟悉小数数位顺序表。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在上一节课又已经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初步学会了读、写小数。

教材分析:整数和小数都是十进制计数法。

四年级已经学习了整数是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小数也使用十进制计数法。

学程设计导学策略修改调整
一、例题引入。

(3分钟左右)
1.出示例2,先涂色表示它上面的小数,再填空。

1里有()个0.1,0.1里有()0.01。

2.自学(7分钟左右)
导学单1
思考:(1)0.1和0.01这两个计数单位哪个大?
(2)1里有多少个0.1? 0.1里有多少个0.01?你是怎么知道的?
仔细观察,说说涂色的份数,为什么?
说说涂色的每一份表示什么?
在学生自学时,如果有不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