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XX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学生:韦永丽学号:06051018257专业:工程管理班级:2006.2指导教师:黄琪英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二○○九年十二月1 前言目前建筑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投标单位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不惜余力压低报价甚至将报价降到与企业自身实力不相符的水平,以便取得低价中标,这种不合理的低价中标,给建筑市场带来很大冲击。
《招标投标法》明确提出“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即合理低价)这一评标原则以来,我国各省市不同程度的作了合理低价竞标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工作,但缺乏可操作细则,使得合理低价中标在实际投标过程中无法真正实施。
2 合理低价中标的真正内涵《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对中标价格做出明确规定:“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合理低价中标。
合理低价中标法实质上是在保证不低于成本价的基础上的低价中标。
这种方法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具有因果关系的。
在工程量清单推广的今天,判断投标报价的合理性不仅在于要将其投标报价的总价公开,而且更重要的是将总价内各个子项的分项报价也公开,并进行合理性分析。
这样,既能够保证工程造价的有效降低,也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保质保量如期完成[1]。
对于不低于成本价,现阶段可理解为:首先,企业投标时的自主报价可以低于社会平均成本价,即通过概预算定额编算出的标底价格。
其次,企业在投标报价时不应低于个别成本价,即不可以低于企业定额确定的价格。
可见,合理低价要求企业在投标竞标时的低价不是盲目的压价。
这种合理的、不低于成本的低价只能以企业定额为依据才能真正具体反映出来。
因为概预算定额反映的是社会平均水平,而企业定额反映的是企业自身水平。
社会平均成本价与企业个别成本价的差额是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结果。
显然,企业定额不仅是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关键,而且也是实行合理低价中标,使投标报价不低于企业定额成本价的关键。
同时,企业只有依据企业定额和自身的特点、优势及发展要求,才能在工程量清单投标过程中作出合理的、具有竞争性的投标方案。
从这个意义上讲,合理低价中标法一方面可以鞭策企业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和设备的更新改造,另外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规范行业自律,使招投标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3合理低价的指标和界定在当前招投标活动中,评标委员会很难确定某项招标工程的实际成本,尤其是某项投标人的个别成本,也没有更科学合理的规程加以监督约束,使得众多投标人面对“僧多粥少”的建筑市场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盲目压价才能占有一席之地,使得目前建筑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因此,寻求如何确定真正意义上的“合理低价”乃当务之急。
合理低价中标法实质上是在保证不低于成本价的基础上的低价中标。
判断投标报价的合理性不仅在于关注投标报价的总价,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对投标报价的单价进行合理性分析。
为了准确界定合理低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 .1 投标总价目前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总价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因素,它是投标人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情况自主报价的汇总,是投标人报价水平的综合反映,也是招标人控制工程造价的依据,但前提是必须在对报价文件计算审核后才能评定。
具体方法是:①无标底时,以有效投标人报价的平均值为基准价制定经济评审的合理范围,超出此范围的投标报价视为不合理。
②有标底(社会平均水平)时,可上浮一定比例制定一个最高控制线,下浮一定比例制定一个最低控制线,凡投标报价超出控制线的投标人,不再参与评标。
评标时按照评标办法规定的评审内容、指标和合理范围标准,评审出合理的投标报价、投标总价最低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
例如,若A(平均值)为某工程的评标基准价,则[A(1一b%),A(1+a%)】为评审总价的合理范围(a、b为上下限浮动系数,根据目前情况,浮动系数在5%~10%之间是比较合适的),当投标总价超出此范围时,则为不合理,应定为废标。
3.2 综合单价在定额计价模式下,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消耗指标和基础单价,不能真实反映投标人的个别成本和价格水平,招投标双方不能自主定价,除政府规定和设计变更外,工程造价与工程量一般都不准调整,实际上仅用投标总价反映工程项目的价格水平。
而工程量清单招标一般遵守“中标后,综合单价不变,工程量按实调整”的原则,投标总价并不能真实反映工程价格水平。
因此,必须增加对投标人的综合单价进行分析和评审的环节,以便及时发现不平衡的报价因素,避免实施中和结算时埋下隐患,损害某方的利益。
具体评价方法可按上述评总价的方法。
如:若Ai(平均值)为J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的评标基准价,则[Ai(1-b%),Ai(1+a%)】为评审综合单价的合理范围(a、b上下限浮动系数),当某项综合单价超出此范围时,则为不合理,当某投标人的综合单价不合理数目超过评审总数目的1/10时,则判定该投标人的综合单价不合理,定为废标。
3.3 分析不可竞争成本不可竞争费用包括:(1)国家、省财政、物价部门规定的,投标人为承担该招标工程施工应缴的各种规费;(2)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3)税金;(4)招标文件规定的暂定项目;(5)甲供材料及设备费用;(6)法规等规定的其他不可竞争费用。
对评标过程中出现投标人降低不可竞争费用标准进行竞标的或低于造价管理部门近期发布的最低控制线标准时,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交相关的说明资料。
没有提交相关说明资料和证明材料的或者相关说明资料、证明材料不能很好地说明降低理由的,则视为低于成本报价竞标。
3.4 分析可竞争成本可竞争费用包括:(1)人工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各种津贴、补贴等)、材料价格、机械台班单价;(2)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3)除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以外的措施项目费;(4)管理费用;(5)利润;(6)其他可竞争的费用等。
分析主要分项工程的人材机消耗量及单,分析主要措施项目费用,分析管理费和利润的费率。
发现过分离谱的现象应加以特别关注[2]。
4 相关配套政策合理低价中标法是国际上普遍认可和通行的建筑工程招标方法,但其要在我国真正实行起来还应具备相应的配套政策,才能使我国工程招标工作更加符合经济规律,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
4.1 规范业主行为在我国当前的合理低价中标法实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这其实与业主有很大的关系。
一些发包方为了减少投资,盲目追求低价中标,致使投标单位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往往采用压低造价,甚至把报价压到成本价以下,这种不良的竞争行为违背了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超过了承包商自身的承受能力。
同时,当前建设行业的某些腐败现象也与业主本身有关,例如招标人与评标委员会联合起来操纵中标结果,使某些企业的“合理低价”被废标。
而那些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投标人以中等报价中标,进行暗箱操作的现象也存在。
所以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规范业主的行为变得至关重要。
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应严格规范招标方式。
招标投标法已经明确规定了建设工程招标范围。
招标人应严格控制邀请招标,可以避免“内部人操纵”的现象发生,解决投标企业的后顾之忧。
所以,在招标方式的选择上,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对业主进行严厉监督。
其次,完善招标投标制度,规范业主在招标活动中不合理的行为。
在这上面政府要起主导作用。
现在,我国的政府采购中心、建设工程招标办、重点建设工程招标办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机关,形成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
政府和招投标管理部门理应深思,从自身做起,为招标投标制的健康发腮把好关,掌好舵。
第三,在评标过程中,应完善评标专家管理制度。
首先,招投标主管部门要重视评标专家名册的建立和管理,限制业主代表进入评标专家组,提高评标活动的公正性。
其次,要加强对评委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评委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专家评委的档次和质量。
再次,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对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的打分情况进行跟踪。
另外,建立评标动态管理制度[3]。
4.2 加大规范建设市场的力度,确保公开、有序的竞争环境近些年,建筑工程交易有形市场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为建筑工程承发包交易做到透明、公开,杜绝腐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加强有形市场的建设,强化管理功能,如尽快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剔除差、乱、散的劣质施工队伍,引进强、硬、严的优秀施工企业,净化市场竞争环境,才能有效防止恶性竞争的发生,确保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环境。
同时,应大力培育、发展社会中介机构,如招投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等,他们专门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对建筑市场中材料、人工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情况更熟悉,更利于建筑市场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与分布于各行各业的建设单位不同,招投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等公司专业从事工程造价工作业务熟练、人才丰富、对建筑市场中材料、人工、管理政策法规等方而情况更为熟悉有利于工程招投标质量的提高[4]。
4.3 建立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完善风险转移制度建立中标人低价风险保证担保制度和工程保险制度。
为阻止非理性投标人采用不计成本的低价恶性竞争策略,应强制实行投标履约担保、低价风险担保金制度,以资金制约手段控制施工企业盲目低价投标的冲动,使得投标人的非理性行为降低到最小程度。
此外,要大力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制订保险费用来源和分摊的措施,从根本上扭转缺乏保险意识的现状,使保险对工程风险起到事前控制作用。
制定工程担保法和工程留置法,为建立工程风险转移体系提供法律依据,工程投标人应提供投标保金,履约保金和双向付款保金,并申请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或专业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形成风险转移制度。
建筑市场环境的改善需要建设主体各方规范的行为,而工程风险管理机制是以市场手段规范各方行为,加强责任制约的有效措施。
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尽快建立我国的工程担保和责任保险制度,如:投标担保、工程履约担保、业主支付担保、承包商支付担保、保修担保等担保制度。
这不但能减少建设主体各方的经营风险,更能以市场手段来进行制约,使建筑业能更健康、更规范地发展。
4.4 施工企业要制定“企业定额”企业定额是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筑市场合理低价竞标的需要,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规定》中指出:“引导企业在国家定额的指导下,依据自身技术和管理情况建立内部定额,提高报价的水平和技巧”。
在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的情况下,投标单位根据什么报价呢?只有根据“企业定额”。
在推行合理低价竞标的情况下,企业又根据什么来衡量和测定“低价”是合理的呢?也只有根据“企业定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定额”不仅有控制施工成本的作用,而且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自主报价的最重要的依据企业有了自己的定额,在市场竞争中才会心中有数;在投标中才不至于任意压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