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信息技术《数据的排序与筛选1》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数据的排序与筛选1》教案、教学设计

《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数据输入、工作表的调整和修饰、以及数据计算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一节新授课。

“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是用EXCEL 管理数据的基础方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它是本册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几个重点之一,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也是学习制作图表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对Office 办公软件中Excel 的基本知识、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Excel 的学习方法,并能处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括对数据的输入与修改、工作表的调整和修饰,以及对数据的计算等知识,学习兴致比较高,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征,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知较直观,而对具体操作易于接受。

另外因诸多因素的不同,造成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数据的排序和筛选的操作。

难点:对关键字、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的理解以及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根据本节课各知识点的联系,通过任务驱动法,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学生在任务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总结归纳知识规律和方法,加强知识的
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我国每年都收集各地各学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并进行分析,今天我们一起来利用Excel 工具体验如何做一名健康分析员。

下面是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统计表”,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怎样快速找出身高排名前三学生信息?
(2)怎样快速找出健康等级良好的学生信息?
通过之前对Excel 的学习,谁有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举手回答生:思考讨论,给出方法。

师:(讨论一下学生的答案是否可行)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如1.学生用查找的方法;2.排序的方法。

针对这两种情况要有解决预案。

针对第一种,如果表格信息量很大是否麻烦,我们有更简单的方法。

第二种情况:这位同学演示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据的排序与筛选》中的“排序”操作(这种情况是最好的)。

如果都没有再说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发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导入课题《数据的排序与筛选》
请同学们打开任务一,按要求完成里面的操作,有问题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生:学生完成任务,展示结果,演示具体操作。

如果导入环节学生已经完成排序操作,找到了答案,就在出示课题后强
调,刚才某同学的操作中有两个关键的步骤:我们在对数据进行“排序” 之前,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
1、确定排序的依据,也叫“关键字”
2、按什么规律排序,是“升序”还是“降序”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任务一。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现实生活中哪些数据是有规律的序列?
介绍升序、降序。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现实生活中哪些数据是有规律的序列?
生:1、2、3、4……
A、B、C、D、E、F……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
一月、二月、三月……
赤橙黄绿青蓝紫等
师:通过这些序列我们来认识一下升序和降序的概念。

升序排序:数值由小到大、日期由前到后,字母顺序(A-Z),
降序排序:与之相反
师:请同学们打开任务二,尝试按要求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否用任务一的方法进行操作?如果不能,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生: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统一讲解。

(教师对巡视发现的问题统一进行强调:如果活动单元格不在有效数据区域,将不能排序,空白行空白列可以隔开不排序的数据。

课件中出现,分两条,语言简练些)
师:同学们在完成任务二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关键字排序,常用工具栏上的排序按钮只能按单关键字排序,这时候我们需要用到数据菜单里面的排序命令进行操作。

师:通过对身高、体重数据的排序,大家对最后的结果分析后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身高差不多的情况下,体重数据高的同学直接影响了健康等级。

提醒大家注意合理饮食。

小结:Excel 提供了两种排序方式,单关键字排序和多关键字排序。

多关键字排序按照排序的先后顺序分为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和第三关键字。

师:问题1 已经通过数据的排序功能解决了,我们继续对学校体质健康数据进行分析,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问题2:怎样快速找出健康等级良好的学生信息?(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尝试解决问题)生:小组讨论,给出自己的想法。

师: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予以表扬,并对给出的答案进行分析,从而引出数据的筛选。

当数据量很大并且筛选特定数值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利用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功能,简便快速,直接筛选出健康等级为良好的记录。

请同学们尝试操作,完成任务三。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生:(学生完成操作,教师提出问题,筛选完成后怎样取消筛选?)师:通过自动筛选可以轻松的筛选出我们想要的数据信息,但是在某些
情况下,筛选条件不是一个特定数值,而是一个范围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筛选功能里面的自定义筛选,请同学们打开任务四,按要求筛选出“量化得分”在50~70 之间(包括50、70)的学生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如果遇到操作问题同学们可以借助微视频来完成任务。

生:学生参考学案和微视频完成筛选操作。

师:(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任务四给出的筛选条件是大于50,小于70,只有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数据会显示出来,这就是自定义筛选
里面“与”的含义,与之对应的“或”指的是只要满足其中一个筛选条件就可以显示出来,同学们在操作的时候注意一下这两个选项的选择。

师:大家通过任务四筛选出来量化得分在50~70 的学生信息,通过
分析这部分数据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这部分学生的健康等级是及格和不及格,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佳,今后需要加强锻炼,合理饮食……
师:请同学们通过筛选出来的数据分析一下导致这部分学生健康等级不高的原因是什么?
生:引导学生,得出结果(相对于身高,他们的体重偏高,需要注意合理饮食)
师:作为一名合格的健康分析员,不仅仅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当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帮大家去解决,谁有好的建议给他们?
生:学生讨论,给出改进措施。

师:为了帮助大家改善饮食,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营养成份调查表”,请同学们打开“综合练习”按要求完成里面的操作,合理规划健康的饮食
习惯。

生:学生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数据排序与筛选的知识,同时体会到做一名数据分析员的乐趣所在。

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一谈作为一名健康分析员的收获)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数据的排序与筛选,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大家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下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