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系统工程概述(43页)

安全系统工程概述(43页)

系统危险性评价是为了找出危险因素之间的因 果关系,弄清危险因素的发展趋势,并由此得 到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
系统危险性分析步骤:先子系统危险性分析; 然后子系统间交界面的危险性分析;最后进行 系统与外界交界面的危险性分析。
系统危险性分析是系统安全的动态考查,主要 从危险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来研究危 险因素,最终结合安全管理,着重找出安全管 理的缺陷。
第三章 安全系统工程
第一节 概述
安全技术的地位 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
四新: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 三化:大规模化、复杂化和高度自动化
企业生产装置的现状
设备陈旧老化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增加
28.11.2020
2
系统与系统工程
系统:由若干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 分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并处于一 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
28.11.2020
14
系统危险性分析步骤和内容
确定存在危险因素的系统和部位 查明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危险因素特点 明确激发事件 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 描述事故状况 分析影响范围 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评价危险等级 危险性分析 制定预防事故的对策措施
28.11.2020
本法把影响危险性的因素分为三个方面,分别 给出分数,并以三者乘积作为危险性的分数值。 危险等级D=L*E*C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 事故可能后果的严重性(C)
事故或危险发生可能性发生极小时L的分数为 0.1,必然要发生事故时L的分数为10,其余五 种情况的分数分别为0.2,0.5,1,3,6。
11
第五节 系统分析和评价的步骤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的步骤
系统分解、危险因素识别、系统危险性分析、危 险性评价、制定对策。
任何复杂的系统都可以分为若干相对独立又相 互作用的子系统。
系统安全分析和危险性评价要求合理分解系统。
按事故致因分类:(人、机、环境、管理) 按行政区划分类
按系统目的和功能分类
安全系统工程的任务:预测、评价和控 制危险危害因素。其过程主要包括:
预测与识别危险危害因素 危险性评价 安全措施
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价是安全系统工程的 核心。
28.11.2020
7
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分析通过对系统中的危险危害 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使人们识别系 统中存在的危险性和所导致事故后果的 损失度,并预测其可能性。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因果(鱼刺)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故 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作业安全分析;能量 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管理疏 忽和危险树分析。
28.11.2020
8
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
安全评价:在系统安全分析的基础上, 掌握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危害和薄 弱环节进行分析,并得到评价结果。
安全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28.11.2020
5
第二节 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
安全系统工程在20世纪50年代创始于美国。
美国在重大国防计划中广泛采用了安全系 统工程。
英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运用安全系统工 程。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也开始推广安全系统 工程。
我国开展系统工程情况。
28.11.2020
6
第三节 安全系统工程内容
按地理空间位置分类
28.11.2020
12
危险因素识别
调查了解与安全有关的情况 企业的任务 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新的安全问题 企业以前事故的情况、原因和统计分析
识别危险因素 人的因素 物和环境的因素 人、物和环境互相作用的因素 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8.11.2020
13
系统危险性分析
危险性:危险暴露的程度。
28.11.2020
4
系统安全与安全系统工程
系统安全:在系统运行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 管理及安全工程原理,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性并 排除,或使危险危害减少到最小,从而使达到 最佳安全状态。
必须在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 等各阶段正确实施系统安全管理和安全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识别、分析、评价、排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 危险,对系统进行评价和综合处理,并使系统 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
根据危险可能性与危险后果严重性的各种组合, 将危险性分为四个等级
I级——极其危险(1~5组合) II级——高度危险(6~9组合) III级——轻度危险(10~17组合) IV级——轻微危险(18~20组合) 本评价法缺点:过于简单,只能定性分析
28.11.2020
17
一般作业的危险性评价(格雷厄姆评价法)
系统的特点
目的性
整体性和分解性
相关性
特定功能性
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运用各 种工程方法解决系统的各种问题。
28.11.2020
3
安全与危险危害
安全:不发生人员伤亡和(或)设备财 产损失,不发生职业危害。
危险:引起人身伤亡,设备破坏或降低 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危害:超出人的直接控制之外的某种潜 在的环境条件。
安全措施:根据安全评价结果,针对系 统存在的问题,对系统危险危害因素或 薄弱环节进行改进。
安全措施分为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控 制事故损失扩大的措施。
28.11.2020
9
第四节 系统安全分析与危险性评价
系统安全分析和危险性评价是一个问题 的两个方面,目的是提出消除或控制危 险、防止发生事故的对策,为确定系统 安全目标,制定系统安全规划,实现最 优化的系统安全奠定基础。
15

危险性评价
危险性评价主要方法 危险等级的定性估计 一般作业的危险性评价 易燃易爆物质的危险性评价 可能爆炸的容器的危险评价
28.11.2020
16
危险等级的定性估计
本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的危险性评价。
它针对两个指标(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后 果的严重性),并加以综合后对危险等级做出 定性的评价。
系统安全分析和危险性评价在时间和空 间方面进行。
28.11.2020
10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的应用范围
新产品的研制和生产。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 危险物质和危险场所。 危险设备和危险作业。 新建、改建或扩建项目。 新的生产过程。 安全目标、安全规程的制定和实施。
28.11.20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