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材料物理考题A

2008材料物理考题A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年秋季学期 第 页(共5页) 2008年12月 1 课程号: 0302053 《材料物理A》期末考试试卷(A)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号 学号 姓名 得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根据断裂前发生塑性形变的情况,大体上可把材料的断裂方式分为 断裂和 断裂,其中 断裂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2.影响无机热导率的因素有温度, 、 、 等。 3.光的 使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光的 使人们能看到自身不发光物体的存在。 4.采用 实验可以确定材料是电子导电,采用 实验可以确定材料是离子导电。 5.离子晶体中的电导主要是离子电导,离子电导分为: 和 两大类,其中 高温时显著。 6.铁电陶瓷只有经过极化处理才能显示压电效应,影响极化的三个因素包括 , , 。

7.物质的磁性主要由 引起。铁磁性来源于原子未被抵消 的 和 。 8.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给出了两种材料内部原子间的结合力与其距离之间的关系,其中

21,根据图中所给条件,试判别这两种材料的杨

氏模量1E 2E的关系(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年秋季学期 第 页(共5页) 2008年12月 2 9.离子晶体在弱电场的作用下,离子的迁移率与 无关,与 和 有关。

10.掺杂半导体中影响电子电导率的主要因素是 、 和 。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简述铁电体、压电体、热电体、介电体的关系。

2.简述半导体的分类。 本征半导体,其载流子

3.简述热应力产生的原因(举例说明)。

4.简述提高无机材料透光性的措施有哪些? 5.本征离子电导的导电离子(载流子)主要由什么缺陷提供?其载流子浓度: n=Nexp(E/2kT)中E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年秋季学期

第 页(共5页) 2008年12月 3 6.离子迁移率 ,试分析影响离子迁移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7.画出软磁、硬磁及矩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并简单说明硬磁材料的应用。

8.说出四种无机材料的韧化机制。 三、计算题(共20分) 1.(5分)一部热机部件由反应烧结氮化硅制成,其热导率λ=0.184J/(cm.s.℃),其厚度=120mm。如果表面热传递系数h=0.05 J/(cm2.s.℃),假设形状因子S=1,R=547℃,估算可兹应用的热冲击最大允许温差。

2.(5分)一透明Al2O3板厚度为1mm,折射率n=1.76,用以测定光的吸收系数。如果光通过板厚之后,其强度降低了15%,计算吸收及散射系数的总和。



kTUkTqE020exp

6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年秋季学期

第 页(共5页) 2008年12月 4 3.(10分)有一无机绝缘长方形薄片材料,长为a,宽为b,若采用直流四探针法测其绝缘电阻,相邻电极间的距离均为L。 (1)请画出测量试件体电阻和表面电阻的接线电路图。 (2)若采用200V直流电源测出试件的表面电阻为100MΩ,试计算该材料的表面电阻率。

四、综述题(共10分) 绘出典型铁电体的极化曲线和电滞回线,说明其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和造成P—E非线性关系的原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年秋季学期

第 页(共5页) 2008年12月 5 附:基本公式 1. 第一、第二和第三热断裂抵抗因子分别为

2. 介质对光吸收的一般规律: 3.光散射方程:

4.反射系数(m) :

5.费米分布函数: 1]/)exp(1[)(kTEEEff 6.体电阻率的理论表达式: 体电阻率的实验表达式: 7.薄圆片式样表面电阻率表达式:

8.导带中导电电子的浓度: 价带中空穴的浓度: 9.滑移面上F方向的应力为 : 10.理论断裂强度:aEm 11.格利菲斯裂纹断裂强度:cEc 12.胡克定律:E



ERf1

hrRTm31.01max



ETf1

max



ERf1

ppf

CRCER

1

2max

31mfprECdtdT



2212111nnw

wm令

xeII

0

SxeII

0

IVhrV2

1

IVhrrV4)(221

IVrrs12ln2



kTEENnfcceexp



kTEENnVfVhexp

2/32*22hkTm

Nec

2/32*22hkTm

NhV

AFAFcoscos/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年秋季学期

第 页(共5页) 2008年12月 6 课程号: 0302053 《材料物理A》期末考试试卷(A)标准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延性 (韧性)、脆性,脆性 2. 温度、显微结构、化学组成、气孔 3. 选择性吸收,反射 4. 霍尔效应,电解效应 5. 固有离子电导(本征电导),杂质离子电导,本征离子电导 6. 极化电场、极化温度、极化时间 7. 电子的自旋磁矩,自旋磁矩,自发磁化

8. 21EE

9. 外加电场,温度和晶体结构(00、、U) 10. 温度,杂质,缺陷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铁电体、压电体、热电体、介电体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2.简述半导体的分类。(4分) (1) 本征半导体:载流子:电子和空穴 (2) 杂质半导体 i. n 型半导体:掺入施主杂质的半导体。载流子:多余的电子 ii. p 型半导体:掺入受主杂质的半导体(空穴半导体)。载流子:空穴 3.热应力产生的原因 (1)由于各相热膨胀系数不同 (2)内部存在温度梯度 例如一块平板玻璃: 将其从373K的沸水中掉入273K冰水浴中,则表面层趋于 100T 的收缩,而内层并无收缩。在这种情况下,材料内部由于收缩不一样,存

在温度梯度,从而产生了内应力。 4.提高无机材料透光性的措施有 (1)提高原材料纯度 (2)掺加外加剂 (3)提高工艺措施。采取比普通烧结法更好的热压法和热等静压法,效果更好。 5.本征离子电导的导电离子(载流子)主要由晶体的热缺陷所提供。 其载流子浓度:n=Nexp(E/2kT)中E 的物理意义是缺陷形成能,离解一阳离子和一阴离子达到表面所需要的能量。

6.影响离子迁移率的主要因素是与晶体结构有关(δ、U0、ν0 ) , T

铁电体 热 电 体

压 电 体

介 电 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年秋季学期

第 页(共5页) 2008年12月 7 7.软磁、硬磁及矩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分别是

8.相变增韧、微裂纹增韧、裂纹偏折和弯曲增韧、裂纹分支增韧、桥联与拔出增韧、延性颗粒增韧、残余热应力增韧、电畴翻转增韧、复合韧化机制。(以上任意4种) 三、计算题(共20分,其中1、2题各5分,3题10分)

1.解:根据 =1082ºC ………… 3分 …………… 2分 2. 076.0112nnm …………2分

dsemII)(20)1(

………………………….2分

110).(020)076.01(85.0seII

……………

1047.0cms

………………………..1分

3. (1)

………………………..

2分 2分 (2)LLLLVI2121112 ……. 3分 LRLVI2112 …………. 3分

).(6.1001scmRERf



hrRShrESTmmf31.0131.011max





I 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