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4节《性别和性别决定》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4节《性别和性别决定》教案
20
理解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20
28
25
15
20
20
男生女问题
10
8
5
3
8
8
8
抵制不良的“重男轻女”社会风气
10
8
5
3
10
10
10
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男女平等”的思想
10
8
5
3
10
10
10
课堂调查:(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
1、知识目标:以XY型为例理解性别决定的知识,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口教育。并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男女平等”的思想。
2、活动有实效,全班同学都参与。平时上课不太积极的学生,也都积极表现,如的摸球时手放在箱子里认真的慎重的摸出一球。这真正能达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 ,同时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
3、创设生物教学情景,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创设乐学情境,加强师生的信息交流,优化和完善课堂环节。
教学反思
在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有很浓的学习兴趣,参与性非常高,在读图、游戏中充分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是我本学期最成功的一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游戏中突破重难点。采用学生抽取黄白球的游戏,理解生男生女的原理。全班同学参与,并由此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以真正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强烈的求知欲和科学的探究精神。特别是在学生活动中,活动的结果抽取黄白两球的比例与设计意图和原理出现大的差异时,我及时调整思路,一是从学生中抽取两次摸到不同的球的比例进行原理的分析;二是从同学们的表情中结合社会现象“重男轻女”是不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引导学生转变这种传统的封建思想,既能达到教学的知识目的,又能对学生进行人口主义青春期进行情感教育,从而正确树立男女平等的思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思想。
10
8
5
3
8
8
8
形成性评价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由学生活动理解分析其原理,再提出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并分析其原因,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同时通过两组活动,通过模仿、学生互助、总结归纳等方式将本节的难点简单化,学生在操作中均得到训练,增强兴趣,学生都较为喜欢这样的课堂。同时在课堂中的提问也能做到分层教学,让学生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时间
媒体
来源
1
知道
多媒体PPT
图片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C.讲解—播放—概括;
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5分钟
书本
2
理解
多媒体PPT
板图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F.播放—讨论—总结;
生男生女的原理是由父亲的精子的类型决定
12分钟
感谢、其他
我们一直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教是为了让学生学,学生愿学乐学的话,效果就好。所以我们应迎合学生的特点,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让学生喜欢,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我们备课时要多备学生。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合作,学生要合作,教师备课时团体合作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学时得多多合作共同提高。
课件
强化理解
3、生男生女的原理
(1)引导学生进行游戏
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体验遗传规律
课件
问题情境设置,与合作学习相结合,重视知识的生成。
(2)课件展示生男生女的遗传图解
观察并结合游戏进行小结
4、生男生女机率相等
指导学生进一步发散思维,加强应用。
在游戏中得到验证
学生活动和板书
强化右半脑的形象思维与惯用的抽象思维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4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
一、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
二、生男生女决定于精子的类型
生男生女的机率相等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设计学生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有利于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又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依据标准
依据课程标准、省纲要求和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教学理念,以“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等”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同时感受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科学探究的精髓及合作的重要性。。
本节(课)教学目标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要求:解释人的性别决定。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5、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男女平等”的思想。
课件展示
学生分析
课件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流程图:
形成性检测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检 测 题的 内容
1
知道
1.生男还是生女主要决定于母亲,与父亲无关。
2
理解
2.小明是个男孩,他只接受了父亲的基因,而没有接受母亲的基因?
3
学会
3.人们的观念和医疗技术会不会影响男女性别的比例?
(2)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旧社会农村的婆婆对生女孩的媳妇总是不满意,认为生不出男孩就是女人的过错。
学生进行自由讨论。
。
PPT课件
创设情境,引起疑惑,激发学习欲望。
2、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课件: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
学生看图观察并进行区别和小结
课件
直观突破重点
(2)演示男女染色体的表示方法
学生尝试描绘
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 情境教学法。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情趣教学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极积思维、强化训练,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3) 游戏法。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
(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二)灵活教法及促进学生发展的实效性
通过学生读图、观察分析和学生游戏互动,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学方法又是根据教学的发展不断调整,动态变化的。
第4节《性别和性别决定》
章节名称
性别和性别的决定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的内容为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生命的延续》中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4节《性别和性别决定》。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生男生女的原理的分析又是对上一节《性状的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中遗传图解的巩固,因此,本节内容对确定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分钟
收集的资料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心理和生理特征:从年龄特征来看,初二学生平均年龄15岁,对什么事情都很好奇,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不喜欢死记硬背枯燥的知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注重正确引导学生思维,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2)知识现状:本节是在初二年上期快结束时学习的,学生对生物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学习积极性相对有所降低,为此,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的、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和学生广泛的、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4
学会
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男女平等”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
2.生男生女的原理。
1.通过课件展示男女染色体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男女在性染色体的差异而决定了性别的不同;
2.采用学生游戏的方法,全班同学参与游戏,并由此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以真正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强烈的求知欲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
生男生女的原理。
在生理上,一对夫妇生男生女的机率如何,在知识联系上属于断层,突如其来,而且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确立为难点,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游戏活动来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环境设计
通过挂图、PPT课件等创设问题情境、虚拟实验情境等来支持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号
学生活动
3
理解
多媒体PPT
学生活动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F.播放—讨论—总结
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10分钟
学生活动
4
学会
多媒体PPT
文字材料
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J.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