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物来源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物来源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物来源
摘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和主要污染物的来源。

关键词:环境污染、污染源。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当代全球性环境问题也是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中国生态与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1)大气污染依然严重。

2005年,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仅48个城市达到或好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占重点城市的42.5%。

(2)水域污染问题突出。

2005年全国7大水系中,有4大水系中度或重度污染,仅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水质良好。

(3)水土流失难以遏制。

2005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7.1%。

水土流失范围遍及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4)土地荒漠化问题依然严峻。

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46%;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8.12%。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5)濒危物种生境缩小。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已有200多种高等植物灭绝、400多种野生动物濒临危机。

(6)水资源短缺。

华东、胶东、辽中南、西北地区和300座城市常年缺水。

因缺水全国每年粮食减产25亿千克,工业产值损失近1000亿元。

(7)耕地逐年减少。

每年全国净减少耕地33.33万公顷。

全国遭受污染的土地已达0.1亿公顷。

另外,我国1/3的土地遭遇过酸雨袭击;城市中按照环保方式处理的垃圾不足20%。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因上述环境问题而受到制约。

下面我们就从具体的几个方面来看我国的污染现状和主要污染物来源。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源可以分成两类:天然源以及人为源。

大气污染物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这里有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1)煤烟型污染
这种类型的污染物主要是SO2、NOx、CO和颗粒物,它们遇上低温、高湿的阴天,且风速很小并伴有逆温存在的情况时,一次污染物扩散受阻,易在低空聚积,生成还原型烟雾。

燃煤是多种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与燃油和燃气相比,相同规模的燃烧设备,燃煤设备排放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要高得多。


煤产生的SO2在大气中被氧化生成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是环境酸化的重要前体物,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酸性污染物。

中国是燃煤大国,随着燃煤量的增加,SO2的排放量也不断增长,1995年我国SO2排放量为2300多万吨,到2000年增至2800万吨。

目前,我国SO2排放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SO2排放国。

(2)交通型污染
交通型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和机动船。

机动车包括汽油车和柴油车。

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分别来自排气管、曲轴箱等。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排放在人为排放CO、NOx和HC中所占的分额越来越高。

据估算,美国交通源排放的CO、NOx和HC 已分别占到美国排放总量的62.6%、38.2%和34.3%。

(3)酸沉降污染
直接引起酸沉降的主要物质是人为和天然排放的SOx和NOx,其天然源一般是全球分布的,而人为排放的SOx和NOx 则具有地域性分布的特点。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酸雨污染呈加速发展趋势。

在80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高硫煤使用地区及部分长江以南地区。

到90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均降水pH值低于4.0,酸雨频率高达90%,
已经到了几乎“逢雨必酸”的程度。

2.水污染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的加大,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逐步成为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按污染物进入水环境的空间分布方式,人为污染源又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1)点污染源
最主要的点污染源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由于产生污染的过程不同,这些污废水的成分和性质也存在很大差异。

长期以来,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污染最重要的污染源。

一般来说,工业废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污染量大,成分复杂,感观不佳,水质水量多变。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商业、学校、旅游、服务行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包括厕所冲洗水。

厨房排水、洗涤排水、沐浴排水及其他排水。

(2)面污染源
面污染源主要指雨水的地表径流、含有农药化肥的农田排水、畜禽养殖废水以及水土流失等。

目前,农业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水环境最大的面污染源。

此外,粗放发展的乡镇工业所排放的废水,在部分地区常成为当地水环境重要的污染源。

研究发现,城市径流中所含的重金属、氯化有机物、悬浮物,对许多种鱼类和无脊椎水生动物具有潜在的致命影响。

3.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如污水灌溉,施用化肥、农药、污泥等,在土壤表面堆放或处理固体废物、废渣,由于交通运输造成公路两侧土壤铅、苯并芘污染。

(1)废气的污染工业排放的废气如不经处理,废气在大气中随风飘散,然后由于重力作用及降水,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2)污水污染没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或含有重金属及有毒物质的生活污水通过排放,可直接污染土壤,或者由于水源被污染,然后通过灌溉而污染土壤。

(3)工业废渣的污染工业废渣含有重金属及有毒物质,通过排放,可直接污染土壤,也可通过降水先污染水源,进而污染土壤。

(4)化学农药的污染使用高毒、高残留及残留期长的农药,也会造成土壤污染。

如吠喃丹、氧化乐果。

(5)肥料的污染过量的施用化肥,以及使用劣质的化肥,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此外,还有其他的物理性污染,如噪声污染、热污染、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光污染等,这里就不再赘述。

目前,我国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已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环境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尹奇德,环境与生态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王光辉、丁忠浩,环境工程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杜少中等,环境保护365,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