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图1为广西桂林著名的旅游景点—龙脊梯田夜景图。
据此回答1~2题。
1.梯田夜景主要靠灯光呈现,图中灯光主要沿A .山脊线延伸B .山谷线延伸C .等高线延伸D .河流延伸 2.该地水稻丰收主要取决于A .水稻植株密度B .保水设施完备C .水稻收割迟早D .机械程度高低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3~4题。
3. 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此时D 点为地方时6时B .此时C 点为地方时8时 C .图中D 、E 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AB 是昏线 4. 此时,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A .120°EB .100°WC .20°WD .60°E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 处陡崖高于b 处 B .a 处陡崖顶高度为30米 C .b 处陡崖高度为大于或等于20米 D .b 处陡崖底高度为20米 6.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A .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B .该地位于山谷,地势较低图1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D.该地位于鞍部,工程量小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是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为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回答9~10题。
9.图中②处降水偏少的原因是13.多上升气流 B.多下沉气流 C.多气旋控制 D.寒流影响10图中③处的盛行风向是A. 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分析回答11~12题。
11.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12.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13~14题。
13.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C.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D.乙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14.有关L湖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A.L湖最高水位出现在夏季,最低水位出现在冬季B.L湖水位近年来有不断下降趋势C.L湖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显著D. L湖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发肓好读下图,完成15~16题。
15.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16.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
回答17~18题。
17.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18.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中A.火成岩1为喷出岩 B.火成岩2为喷出岩C.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喷出岩D.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侵入岩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A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 .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C .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D .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20. M 、N 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①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 图中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A. 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 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 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 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22. 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
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下图表示xx 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回答23~24题。
板块界线甲M 乙N①② ③ ④迁迁入率迁入率(%)出率(%)601234572681012141618204=地区迁入人口/地区总人口×100%迁出率=地区迁入人口/地区总人口×100%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AB23.造成图中A 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 A .收入水平高 B .远离东部 C .人口数量少 D .经济落后 24.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A .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 .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C .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D .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25~26题。
25.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 .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 .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 .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 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26.xx 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A .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B .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C .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 .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地形和地势 平原丘陵/海拔较低高原山地 高原 气候 季风气候 大陆性气候 高寒气候 水文特征 外流河内流河多冰川 植被和土壤温带森林/黑土、褐土、草原发育下的土壤冻土面 积 比 例(%)距市中心距离(千米)图8红壤区域内部差异形①②海拔高度成的主导因素27.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A.地形、热量B.热量、水分C.水分、热量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28.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C.热带气旋的形成D.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9. 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①降水丰富②热量充足③光照充足④气温日较差大⑤气温年较差大⑥灌溉水源充足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⑥D.③④30. 青藏高寒区相对于东部季风区光照充足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B.地势C.内陆D.昼夜长短第II卷(综合题,共三大题,共40分)31.(12分)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中A、B气压中心的形成原理。
(4分)(2)分析D地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8分)3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美区域图材料二两城市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1)乙城市附近海域洋流按性质划分,属于流。
(2分)(2)材料二中①、②是甲、乙、丙其中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其中①是______城,②是________城。
②夏季降水少是因为受_______________控制。
(6分)(3)五大湖地区是北美著名的传统重工业区,根据材料分析其工业发展有利区位条件。
(8分)33.(12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我国城镇水平变化图和我国城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图。
材料二:我国城镇化目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比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建设缺乏特色。
(1)分析材料一,说明我国城镇化从1978年到xx 年的变化特点。
(8分) (2)结合材料二,列举我国“城市病”有哪些。
(4分)xx xx xx xx xx xx xx xx 1996 1994 1992 1990 1988 1986 1984 1982 1980 1978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C B AD C D D C B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D C D D C D B B D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AD C C B B D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