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按数取物长汀县馆前中心幼儿园俞晓慧
游戏来源
班上在吃点心前都安排每天本组的值日生分发好各组的餐具。
发现每次都有幼儿数错数量,起初我以为是幼儿的不认真导致的,再一次数学活动中意外发现我班一些幼儿手口点数不一致。
于是,我就在思考:要让幼儿学会基本的数数能力,解决现有状况,对今后的活动才能得到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对数等概念的掌握,是在生活和游戏中逐渐学习的。
所以我就在数学区投放了自制材料“按物取数”,让幼儿在生活中巩固数量对应的理解。
预期目标1.能手口一致的正确点数,在操作中
感知1-10的数量关系。
2.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耐心、细心的品质。
图
片
材料投放筷子、矿泉水瓶、各种大小不一的的若干。
游戏玩法1. 用手指逐一点出瓶子上的数量,并边数边说。
2. 用筷子夹出和瓶子点数一样多的豆子,放入。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观察:“按物取数”投放有一断时间了,刚开始总是有很多幼儿来到数学区争抢玩具“按物取数”。
这次,尚洁小朋友,愉快地进入了数学区,玩起了游戏“按物取数”,游戏时她很认真地在操作,当她夹完后,并确认正确后,便离开了。
分析:
1.玩“按数取物”的幼儿在逐渐减少,有些幼儿已经忽视它了。
2.尚洁小朋友从进区到离开。
可以看出通过游戏“按物取数”对他们点数有了很大进步。
从本次孩子们的游戏表现来看他们对游戏“按物取数”从有趣变到无趣。
说
明对他们已经不在有吸引力了,不能满足于孩子的现有水平了。
调整推进(图片)1.避免“按物取数”成为一次性玩具,提高幼儿的操作要求。
如:瓶口变小,增加具有美观性、趣味性等图片作为点数物。
2.重点培养幼儿的耐心、专心的美好品质。
3.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瓶口发生改变、贴有动物卡片)
游戏推进二:
观察分析观察:尚洁小朋友看到了“按数取物”材料发生了变化,好奇的来到了数学区。
随后思钦也来到数学区和尚洁一起玩“按数取物”。
尚洁说:“你们看,好多小动物啊”思钦说:“对啊,豆子变成了绿豆、变小了耶”,后来听到思钦说:“你看,我比你快,我先夹完的。
”尚洁的小嘴撅的高高的,一脸不服气的样子,说:“你比我先夹的”。
分析:
1.从上一次发现孩子们玩“按物取数”游戏表现情况下,我对玩具做了调整。
跟进主题《动物世界》把瓶子内贴动物卡片,这样不仅结合主题,并扩展了幼儿对动物的认识。
如:“从幼儿的对话当中,他们对动物图像产生了兴趣。
”
2.产生的话题,孩子们产生了对话,他们在交流、观察,幼儿的持续度更高了。
如:“尚洁说:“你们看,好多小动物啊”思钦说:“对啊,豆子变成了绿豆、变小了耶”,后来听到思钦说:“你看,我比你快,我先夹完的。
”
3.从本次游戏发现大班的孩子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了。
如:尚洁输了不服气的表情和话语。
调整推进(图片)1.可以根据不同幼儿的水平,提供多种的大小不一的豆子、珠子等,满足各个孩子的需求。
2.增强幼儿的游戏竞争意识,设定游戏规则,从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从游戏中体会要珍惜时间。
4.当幼儿之间遇到问题,应让幼儿解决,这时教师要处于“被动”观察。
如若孩子真正需要教师帮助时,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瓶口在缩小,材料在缩小)
游戏推进三:
观察分析观察:尚洁和思钦来到了数学区,拿起了“按物取数”的玩具,第一次他们选择了黄豆,就开始比赛了。
第一次是思钦赢了。
思钦差露出了得意的笑脸。
第二次,他们选择了绿豆,这次尚洁赢了。
第三次,他们挑战了最难的细小的珠子........
分析:
1.这次增加了计时沙漏,游戏变得更加有趣了。
游戏中,他们的心情随着游戏发生波动。
如:赢了时露出笑脸,失败时露出的失落,但他们没有放弃游戏,直到游戏结束。
2.不怕困难在游戏中形成,投放的材料越来越小,这是有一定挑战的,需要幼儿非常小心地夹取,并和同伴比一比谁的速度更快。
如:第三次的比赛中看出,他们在挑战难度大的。
3.游戏促进同伴之间的关系。
调整推进(图片)1.教师在点评时要把尚洁和思钦的合作、比赛的表现点出来,并给予鼓励表扬。
教育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游戏时要和同伴商量、遵守游戏规则、公平游戏。
2.评价中让幼儿想出:“还能怎么玩”设定别的游戏玩法及规则。
3.一物多用,发挥材料价值。
(各种大小不一的豆子、不同(在计时器的时间内,完成比赛)
大小的瓶口、沙漏计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