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案例分析答案

第三章 案例分析答案


7. 罗金来系蒙自矿冶公司冶炼厂工人,2002年11月22日,公司为本厂 员工在保险公司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附加意外伤害生活津贴保险, 保险期一年,保险单填写的投保人为唐旭明(系公司办公室主任), 被保险人为罗金来,受益人为罗贤文(系罗金来之子),保险费 120 元。2003年3月24日,罗金来在上班时被同厂职工卢某所驾驶车夹伤, 经抢救无效死亡,属于工伤事故。2003年4月11日,矿冶公司与罗金 来家属达成协议,公司一次性补偿罗家属丧葬费、抚恤费61000元。 2003年8月4日,唐旭明和罗贤文到保险公司办理理赔,唐在保险单 受益人罗贤文名字后加签上自己的姓名,保险公司审验罗贤文身份 证,由罗贤文在理赔单上签名后支付保险金52120元,保险金被唐旭 明收取后,以公司出资为职工投保的目的是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公 司已支付罗家抚恤费等,罗贤文不应再享受保险金为由,拒绝将保 险金付给罗贤文,罗贤文为索赔这笔保险金向法院提起诉讼。你认 为法院应该怎么判决?为什么? 答:法院应判决这笔保险金归还罗贤文。 因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尽管投保人是企业,但受益人指定是职工 家属罗贤文,况且根据有关法律,企业为职工投保,受益人必须是 职工近亲属。至于企业已经支付一大笔抚恤金的问题,双方可以协 商解决。但这笔保险金必须归还给罗贤文。
6. 2006年1月5日,某市出租汽车公司将其中一辆夏利轿车转 让给汪某营运,双方约定:汪某每年向出租汽车公司交纳 管理费和各种税费,车辆以出租公司的名义向当地的保险 公司投保,保险费由汪某个人承担。随后出租汽车公司将 车辆向当地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辆险、第三者责任险和 附加盗窃抢劫险,被保险人为该出租汽车公司,保险期限 为1年。合同签订以后,出租汽车公司如期缴了保险费。 同年10月20日,汪某驾车运营时,在某地遭到歹徒劫持, 夏利车被抢走。事故发生后,出租汽车公司向保险公司索 赔,保险公司以标的转让没有通知保险公司办理批改手续 为由拒赔,出租汽车公司不服,遂起诉到法院。你认为保 险公司拒赔是否有理?为什么? 答:保险公司拒赔没有理由。 因车辆所有权系出租汽车公司,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为出 租车公司,出租车公司只是把营运权交给汪某,并不存在 保险标的转让事由。并且营运权交给汪某也并没有使危险 明显增加,因此,保险公司应该赔付。
4. 2005年1月9日,陈某将上一年在A保险公司办理的一份车辆保险单(保 险费2900元)交给B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李某,要求参照该保单内容,为 其同一辆车办理保险。2005年1月13日,B保险公司制作了一份保险单 (保费3000元,险种包括车辆损失险、盗抢险等8个险种,险种名称及 内容与A保险公司不完全一致),保险期限为2005年1月15日零时至 2006年1月14日24时止。2005年1月14日,李某多次电话通知陈某来领 取保单并交保费,陈某答复没有时间。同年1月16日上午,陈某的车辆 被盗,陈某将此事告诉了李某,并于1月17日到B保险公司查看了保险 单内容,李某将保险单复印一份给陈某。1月18日,陈某向B保险公司 要求交保费并领取保险单原件,遭B保险公司拒绝。于是,同年3月陈 某将B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该保险合同合法有效,判令B保险 公司收取保险费并签发保险单。本案争议的焦点是该保险合同是否成 立、是否有效。原告陈某认为:B保险公司已经同意承保,且出具了保 险单,并有业务代表通知领取保险单,保险合同有效。被告B保险公司 则认为:被告的承保承诺未送达原告,通知领取保单与承诺不是一回 事,双方合同尚未成立。你认为法院会怎么判决?为什么? 答:法院应判决保险合同无效。 因保险人在制作保险单时对投保人陈某的投保内容作了修改,这应该视 为新的要约而不是承诺,新的要约必须经投保人确认后才有效。而本 案中投保人陈某并没有确认,也没有交纳保险费,更没有领取保单, 因此保险合同订立尚未完成,应视为无效。
答:法院判决是正确的。 因为《保险法》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 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 1995年,两被告之间签订的人身保险合同,缺少被保险人 的签名,不符合法律规定。但韩某在保险关系转入申请表 及投保书中的签字,可以证明其对张某与太保北海分公司 所签订保险合同的认可和追认,同时也能证明韩某同意张 某为受益人。所以,该合同应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经 韩某事后追认的保险合同,并已部分履行,故该合同是有 效合同。法庭认定该保险合同在已明确张某为受益人的情 况下,太保北京分公司将保险金给付给张某符合法律规定。
答:(1)争论的核心是保单变更时时,未及时向保险 公司申请办理保单批改手续,保单是否有效的问题。 (2)保险公司的理由更充分一点。 (3)按正常赔款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赔付较为合理。 虽然赵某和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未及时到保险公司 办理批改手续,其过错在先,但转户日期与出险日 期仅差一天,对车主来说并没有足够合理的时间办 理批改手续,保险条款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本着公 平合理的原则,按正常赔款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赔 付较为合理。
答:法院判决是合理的。因该车辆交易实际尚未完成,车辆实际上还来 不及办理过户手续,所以也不可能办理保单过户手续。因此起保险合同纠纷案,两位不幸丧子的老人因得 不到保险给付金将保险公司和儿媳张某告上法庭。1995年,被告张某在太平 洋保险公司广西北海分公司为其丈夫韩某购买了保额为18万元的“老来福” 终身寿险。该险种的条款规定,被保险人因意外死亡,保险给付金为保额的 双倍,同时交纳了2286元保费。但该份保单受益人栏中未指定受益人,被保 险人韩某也未在保险单上签字。被保险人韩某因工作调动来到北京,太保北 海分公司于1998年向太保北京分公司开出保险关系转移通知。同年11月,张 某向太保北京分公司提交保险关系转入申请表时,把自己增加为受益人,张 某及其丈夫分别在该份投保书中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签字栏中签名。1999年 1月19日,太保北京分公司正式签发了保单,后张某交纳了续期保费。 同年10月,被保险人韩某在外地意外死亡,太保北京分公司在事故发生后, 按照理赔程序及时对受益人张某进行了给付,张某得到保险给付款36万元。 韩某的父母在悲伤之后,发现保险公司已将保险金全部给付了张某后,特意 聘请了律师从外地赶到北京,将太保北京分公司和张某告上了法庭。原告认 为,根据《保险法》规定,受益人的变更需有被保险人或投保人的书面通知。 儿媳张某在进行受益人变更时,并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去做,因而不能 由此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即应认定增加受益人的行为无效。在此情况下, 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均可获得该份保险金。据此缘由,两被告应给付原告保险 金24万元。被告太保北京分公司辩称,原告对保险单中的签名提出异议, 公司已对被保险人韩某的笔迹进行了鉴定,鉴定结论证实保单中的签名确系 韩某所书。根据双方签订的保险合同,公司已经对受益人进行了全部给付。 另一被告张某称,原告二人与该份合同无关。法庭经过调查、取证、评议, 判决原告败诉。 请问: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为什么?
1、2006年4月13日,车主张某就其所拥有的浙江省籍牌照大货车向浙江省某财产保险 公司投保机动车辆保险,车损险足额投保,第三者责任险赔偿限额为50万元,并附 加车车人员责任险每人1万元,保险期限从2006年4月15日零时起至2007年4月14日 24时止。2006年6月28日,该车由张某转户变更为江西省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但未及时向浙江某财产保险公司申请办理保单批改手续。6月29日,在办理完行驶 证转户手续后,某汽车运输公司雇佣的驾驶员许某驾驶该大货车从江西开往浙江途 中,在浙江江山市境内地段出险,造成本车损失、驾驶员许某受伤及第三者车辆损 失。某汽车运输公司及时向某财产保险公司和当地公安交警部门报案,经当地公安 交警部门责任认定,驾驶员许某负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在驾驶员许某伤愈并经当 地公安交警部门调解结案后,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张某向某财产保险公司 提出索赔申请。某财产保险公司接到索赔申请后认为,出险前一天,该大货车由张 某转户变更为江西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但未及时到保险公司办理批改手续, 根据保险法规定及保险合同中的约定,张某已将保险标的转让,其对保险标的不再 具有保险利益,且未书面通知保险人并办理批改手续,原保险合同失效,而某汽车 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并未成为本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保险公司不应承担保险赔偿责 任。张某和某汽车运输公司则认为,出险时,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与行驶证载明的 车辆所有者不相符合是事实,但由于保险公司在办理转户批改手续时要求提供行驶 证或复印件,江西与浙江相隔很远,保险合同条款并没有给某汽车运输公司提提供 足够合理的时间来办理批改手续,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该格式条款在一定程度上 剥夺了张某和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的合法权益,对其不具有法律约束效力,即某财 产保险公司不得以该条款为由拒绝赔偿。最后张某和某汽车运输公司将保险公司告 上了法庭。 请问: (1)你认为该案争论的核心是什么? (2)你认为哪一方的理由更充分? (3)你认为法院会怎么判决?为什么?
5. 甲以其房屋为保险标的与保险人乙订立火灾保险合同,保险金额为 80 万元,后因其邻居丙的过错,其自家失火,亦导致甲的房屋损毁。事 故发生后,甲的房屋市价为100万元。甲、乙未在保险合同中约定房 屋的保险价值。经查,因丙的过错致火灾发生导致甲的房屋全损,保 险人给付甲保险金80万元。因甲房屋当时市价100万元,保险人乙给 付的保险金额总额不能完全填补甲房屋所受损失,于是甲向丙请求赔 偿其损失余额20万元。乙保险公司履行对甲的赔偿义务后,也取得了 向丙的保险代位权,于是乙保险公司代被保险人甲要求侵权人丙承担 其损害赔偿责任80万元。而侵权人丙此时只有10万元可供清偿。丙若 将其全部给付甲,则保险人无法获得任何给付;若丙将其全部给付于 保险公司乙,则被保险人甲尚有20万元损失无法填补。当事人争执不 下,请求法院判决。你认为法院如何判决比较合理?为什么?
8. 被保险人陈莹,女,11岁,系某小学的学生。2006年9月25日投保学生平
安险,保险金额2000元。保险期间为1年。被保险人陈莹和母亲于第二年5 月8日晚在家被其母亲的男友用猎枪打死。陈莹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被害, 并已排除亲属故意行为。根据《学生平安保险》条款第四条规定属于保险 责任。因此,保险公司给付2000元赔偿。被保险人的父母因感情破裂,已 于两年前的3月经法院判决离婚,陈莹判给母亲抚养。判决后,陈莹和母 亲搬到外祖母家居住。保险费由外祖母交付。对这2000元的保险金,被保 险人的父亲和外祖母之间发生了继承权的纠纷。主要争议是:被保险人的 父亲认为,死者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女儿死后遗留下来的保险金,父亲有 权领取。而被保险人的外祖母则认为,陈莹是在父母离婚后投的保,自己 亲自为陈莹交的保险费,而负责抚养陈莹的母亲离婚后一直和自己住在一 起,她作为被保险人的外祖母对被保险人尽了抚养义务,因而在女儿与外 孙女同时死亡的情况下,要求领取这笔保险金。也有人提出死者的父亲与 外祖母都有继承权,应平分这2000元保险金。 你认为保险公司应如何给付这笔保险金?为什么? 答:保险公司应支付这笔保险金给陈莹的父亲。 因为:(1)被保险人父母虽已离婚,但依照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九条 的规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继承权不因父母夫妻关系的解除而消失,无论 子女跟父亲还是跟母亲在一起生活,父母双方都有扶养教育子女的权利和 义务,因而也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据此,死者陈莹的2000元保险金应 由其父亲全额领取。(2)陈莹父亲领取全部保险金后,可以分给陈莹外 祖母一部分作为扶养关照补偿费,给与不给、给多少,由被保险人的父亲 自己决定。(3)保险人的外祖母无权领取这份保险金。因前一顺序的继 承人优先于后一顺序的继承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