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原创10篇

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原创10篇

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原创10篇
篇一
纸短情长,家书寄语。

一封封红色家书,字里行间是一个个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述说着舍生取义、英勇报国的情怀。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让我深受震撼,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翻开《红色家书》,我看到了当时作为闽浙皖赣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财政部长的方志敏,为能够中央红军主力大转移,他带领着部队在冰天雪地里浴血奋战二十多天。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面对铁窗酷刑、生死考验,毫无畏惧,哪怕在他牺牲前仍然用手中笔顽强斗争,用《我们临死以前的话》的狱中绝笔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无比美好的“可爱的中国”。

1934年11月9日晚,吉鸿昌在法租界秘密开会时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后被逮捕。

11月23日,北平军分会举行了一场所谓的“军法会审”。

吉鸿昌在法庭上义正词严地说:“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由于党的教育,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而转到为工农劳苦大众的阵营里来,为我们党的主义,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这正是我的光荣……”
在就义前,吉鸿昌给妻子写下了绝笔家书:“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一死,我死您也不必悲伤,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

他在将死之时并忠诚如金、刀斧相加、不该其色,其情可鉴,
其义可昭。

为了他心中的信仰,为了他心中期盼的新的中国!他呐喊“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历史不曾忘记,这一封封红色家书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承载着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光辉历史,蕴含着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

跨越时空,我们始终铭记,是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毅然决然地告别父母,远离亲,走向战场,毫无畏惧,不怕牺牲;是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爱党爱国;是他们为了开创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畏艰险,勇于担当。

这是永远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一封封永远的家书,这是一座座永恒的丰碑。

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

生活在这革命先烈为我们描绘出无比美好的“可爱的中国”,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勇于去开拓;越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就越需要我们顽强去克服。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在这“可爱的中国”,要继续传承他们的精神,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项工作;要坚持从高从严的标准,不断修正、完善、提高自己;要树立可靠、可信、可敬、可亲的形象、榜样、表率,把正能量传递给身边所有人。

以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的决心,将红色革命的精神融入心中,成为一种追求,成为一种向往,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做人。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在真抓实干中践行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服务宗旨,在脚踏实地中砥砺前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分宜税务工作不断奋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