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甾醇合成抑制剂

甾醇合成抑制剂

20000×稀释液。 酥梨类品种敏感(幼果期),应慎用。
13
丙环唑(脱力特)
防白粉病,丝核菌、锈菌、黑穗菌等,但对霜 霉病无活性。
三唑类杀菌机理
主要是抑制菌体甾醇的生物合成 ,因而干扰或 抑制菌体附着孢及吸盘的发育及菌丝的生长和孢子 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 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的活性强。
3
3、施药量低,大田用药量是传统保护剂的 10%, 果树上仅为 1%,用于水果贮藏防腐,抑霉唑只 用 2-4g/ 吨(果品),用于禾谷类拌种,粉锈宁 30-40g /100kg 麦种。
4、药效长,一般为 3-6周。 5、一些品种如:粉锈宁,羟锈宁,丙环唑等对双
子叶植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
二、研发历史
第二组 甾醇合成抑制剂
1
内容
一、甾醇类农药简介 二、研发历史 三、种类与防治对象 四、作用机制 五、抗性机制
2
一、甾醇类农药简介 SBIs
甾醇是菌体细胞的一种组成物,这类杀菌剂影响甾 醇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此类抑制剂 有如下特点:
1、具有强的向顶传导活性,有明显的熏蒸作用。 2、杀菌谱广、除藻状菌与病毒外,对担子菌、子囊 菌,半知菌都有一定的效果。
5
三、种类与防治对象
6
三、种类与防治对象
三唑酮 (粉锈宁、百理通)

triadimefon
三唑醇(羟锈宁) triadimenol


O
OH
类 C(CH3)3C—C—CH—O—
Cl C(CH3)3C—CH—O—
Cl
N
N
N
N
N
N
7
1)、特点
三唑酮
纯品无色结晶 熔点:82.3 ℃ 20℃水中溶解度 0.007 20℃,24h在 0.1N H2SO4 或NaOH中,中无分解现象, 大白鼠 LD50 口服1000-1500mg/kg 经皮>1000 mg/kg
9
粉锈宁
?对古生菌纲、藻状菌纲、半知菌纲的真菌都有很好的活性,
高效而持久,主要防治白粉病,锈病,黑穗病, 对云纹病, 凤梨病亦有良好的防效,具保护、治疗、铲除作用
?制剂有20%EC,25%WP,可拌种、喷雾用 ?拌种防麦类黑穗病:20%EC 32ml:100斤拌种:3斤水 ?防麦类白粉病:25%WP30g+100斤水,在孕穗-抽穗期喷雾 ?防蔬菜,果树白粉病 3000-5000X 喷雾。
20
(一)研究杀菌剂作用机制的意义
14
抑霉力 imazalil(抑霉唑、万利得)
② 咪 唑N 类
Cl N CH2CH

?理化性质:原药为黄色至棕色 Cl 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
有机溶剂中,对热稳定。
CH2CH=CH2
?生物活性:是防治果、蔬贮藏病害的有效药剂,对青霉菌引起的各种
腐烂病防效好,对抗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青霉菌株有效,对炭疽菌、蒂
是麦类和热带作物白粉病、锈病,蕉叶斑病、茶疱疫病的保护剂、铲除剂和治疗 剂。低毒。
16
2 烯酰吗啉:90年代初推出的新药
Cl
O
CN
O
CC
H
Cl
H CC
CN
O
CH3O OCH 3
O CH 3O OCH 3
(E)Biblioteka (Z)有Z、E两种异构体,只有 Z-异构体具有
杀菌活性,但在田间条件下两种异构体的比例
能迅速达到 Z∶E=80∶20的平衡。对霜霉属、
F 1)性质
纯品白色结晶,熔点55℃,对日光稳定,在31℃以下稳定。在土壤中半衰期 约60-80天。
2)毒性:低毒杀菌剂 大鼠急性经口 LD50=1110(♂)- 674(♀)mg/kg 兔经皮 LD50>2000 mg/kg,对皮肤眼睛有轻微刺激作用。
12
3)作用特点 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成份麦甾
疫霉属特别有效,对腐霉属效果稍差。
17
嘧啶类
1嘧霉胺(施佳乐)


NH N
CH3

N

CH3
用于防治黄瓜、番茄等蔬菜灰霉病、还可 防治葡萄等作物灰霉病。
18
2氯苯嘧啶醇(乐必耕)
Cl OH
C
Cl
NN
防果树病害,锈病、白粉、炭疽。花生 叶斑、黑斑,葫芦科作物白粉病。
19
四、作用机制
杀菌剂一旦进入菌体之后,就进行一系 列的代谢反应,其活性结构在其他因素的配 合下,寻找作用点,以达到抑菌或杀菌的目 的,这个过程称为作用机制。
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对担子 菌和半知菌等有效,对梨黑星病有特效,并兼治梨赤星病。 4)应用; 40%福星WP 1)防梨黑星病:在发病初期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 续喷药4-6次,用8000-10000×喷酒,能有效地防梨星黑病, 并兼治梨赤星病,病害发生高峰期,喷药间隔适当地缩短。 2)防黄瓜黑星病:基本同上,连喷3-5次,用药量1250-
三唑醇
纯品白色或褐黄色结晶 111.7 ℃ 10 ppm
溶于异丙醇、环已酮
1105-1160mg/kg >1000 mg/kg
8
2)应用
二者均为内吸性强的能上下传导的杀菌剂,具 有选择作用,残效期长达 70天左右,一般田间可维 持30天左右,一次施药均可达防治目的。二类药剂 均对赤霉病无效 。拌种时不可提高使用浓度,若超 过浓度,有抑制苗生长的现象或延迟出苗天数。 粉锈宁内吸到植物体内 5天有56%转变为羟锈宁。
腐病菌也有效。
?剂型:50%乳油,25%水溶性盐;
?使用:使用500-1000倍液直接浸渍喷洒果品,蔬菜;
咪鲜安(扑霉灵,施宝克) 对子囊菌引起的多种病害有效,具防腐保鲜
作用,防水稻恶苗病,芒果炭疽病。
15
吗啉类
十二吗啉、十三吗啉、丁苯吗啉、烯酰吗啉
③ 1 十三吗啉

CH3

O
N C13H27

CH3
? 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SBIs )的抗菌作用机理,从此,研发 SBI类杀 菌剂引起了农药界、医药界、植物病理学和生物 化学学科的高度重视。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新型高效、低毒、
广谱安全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EBIs )相 继应用与植物真菌病害防治。
? 而后快速发展,农药种类更多,用量更少。
10
羟锈宁
主要防治由种子传播的病害,如麦 腥黑穗、 散黑穗病、高粱、玉米 丝黑穗病及空气中传播 的白粉病,锈病 等。
制剂: 17%、28%粉剂 拌种用 0.2-0.5%
11
氟硅唑 flusilazole(福星)
CH3
F
N Si CH2 N
N
双(4-氟苯基)甲醛(1H-1、2、 4-三唑-1-基甲基)甲硅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