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军行(其一)

从军行(其一)


二:走进新课,朗读《从军行》,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解题提示: 找出最能体现本诗情感的词:(愁) 诗人在什么环境中会产生这种情,最能使他产生这情的是哪个字? 参考答题:烽火城(重要的边防城镇,偏僻) ;黄昏(暮色思乡 淡淡哀愁) ;海风秋(悲秋情节 凄凉);羌笛(别离乡情 幽怨凄凉) ;独 为何会有这种情?(思念亲人) 通过什么手法来表现?)(虚实结合的手法)
(参考答案:白描;古战场上战斗之激烈) (2)第二句紧承上句,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对战死者的同情) (3)后两句,由_________转入______,既含蓄委婉地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侧面烘 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虚写;实写;统治者的无能;英雄不能建功立业的无奈;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对边 疆和平的向往)
(参考答案:“其一”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征人家乡妻子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反衬自己对家 人的思念之情。 “其四”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三:对比阅读 朗读王昌龄的《从军行》和高适的《蓟中作》回答下列问题:
⑴两首诗共同表现了边塞什么样的环境特点?
(参考答案:广漠无边,充满凄清与悲凉,但也潜藏着紧张 。)
⑵同为边塞诗,王诗最后一句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技巧,高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其表达的思想 感情有和不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运用了曲笔,王诗表现征人思乡怀人的感情,不直接写出来,而是从深闺的妻子的万里愁 反映出来,用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融在一起。也可以从虚实或者对比衬托的角度谈;高诗 用典故,表现自己对现实的不满。 王诗表达了边塞戍卒怀乡思亲之情;高诗表达了自我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参考答案: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对比阅读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比较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课后作业: 1:高考真题再现:(09年全国卷Ⅱ)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 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边塞战争诗四首》
课堂学习 一 :学以致用(目的是让学生把预习的内容应用起来,以填空题的形式一是降低答题的难度,二是 规范学生作答)出塞二首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诗的第一句以_______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