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物理部分l至4页,化学部分5至8页,生物部分9至l2页,共l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和选做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带走,仅将答题卡交回.生物(共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 6分,共 3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题文】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B.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去病毒C.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D.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答案】【知识点】L8植物细胞工程与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L9动物细胞工程与单克隆抗体【答案解析】D解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用到胰蛋白酶,植物组织培养用不到胰蛋白酶。
【思路点拨】根据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分析。
【题文】2.下列叙述与糖蛋白有密切关系的是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②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润滑作用③丽藻吸收周围水中的K+④红细胞吸收葡萄糖⑤落在豌豆花上的玉米花粉无法完成受精作用⑥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外侵入物⑦癌细胞扩散⑧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A.③⑤⑥⑦ B.①②⑥⑧ C.①②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答案】【知识点】A4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答案解析】C解析:③丽藻吸收周围水中的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的是载体蛋白④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⑧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的是细胞膜;这些与糖蛋白没有关系。
【思路点拨】根据糖蛋白的作用分析。
【题文】3.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如下:而在固体培养基上,PLBs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PLBs的生长。
若采用液体培养,推测添加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
同学们拟开展探究实验验证该推测,设了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对照组,3次重复。
实验50天完成,每l0天取样,将样品(PLBs)称重(g /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浓度的无菌ABA母液应在各组培养基灭菌、冷却后按比例加入。
B.如初始(第0天)数据已知,实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为75C.当某3个样品(重复样)的PLBs重量和生物碱含量乘积的平均值最大时。
其对应的ABA浓度为适宜浓度,对应的培养时间是适宜培养时间.D.诱导营养芽形成PLBs的过程叫再分化【答案】【知识点】L8植物细胞工程与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答案解析】D解析:根据题意,PLBs,类似愈伤组织,因而诱导营养芽形成PLBs的过程叫脱分化。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结合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含义进行判断。
【题文】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这三个方面B.对于克隆人和治疗性克隆,我国的态度是明令禁止C.设计试管婴儿须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产前诊断D.新型鼠疫病毒和重组流感病毒属于生化毒剂类生物武器,应当严令禁止生产【答案】【知识点】L11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答案解析】A解析:我国政府的态度是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设计试管婴儿须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新型鼠疫病毒和重组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化毒剂类生物武器。
【思路点拨】根据教材中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基础内容进行判断。
【题文】5.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材料用具中无双缩脲试剂,而有斐林试剂和蒸馏水等,也能检测蛋白质B.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发现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差异最大C.检测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时,可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结果出现了砖红色沉淀D.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氨基酸,会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在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和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囊泡中【答案】【知识点】实验综合【答案解析】C解析:检测还原性糖时加入斐林试剂后需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才会有砖红色沉淀。
【思路点拨】根据相关实验原理及过程分析【题文】6.下图表示鲤鱼体内某蛋白质中氨基酸及相关基团的数目,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有l6个氨基B.该蛋白质对应的mRNA(不考虑终止密码子)逆转录所得的cDNA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消耗2268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C.鲤鱼体内蛋白质种类繁多,其直接原因在于组成各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排列顺序、空间结构的千差万别D.若该蛋白质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关键酶,当它的合成出现障碍时,鲤鱼细胞内呼吸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比值将会增大【答案】【知识点】A2蛋白质和核酸【答案解析】B解析:根据图中羧基总数为17,R基上羧基数为15,可知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链数为17-15=2;则R基上的氨基数为17-2=15个;该蛋白质对应的mRNA(不考虑终止密码子)上有碱基126×3=378个,逆转录所得的cDNA中有碱基378×2=756个,cDNA连续复制两次产生4个DNA,需消耗游离的脱氧核苷酸=756×3=2268个。
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各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多肽的空间结构的千差万别;若该蛋白质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关键酶,当它的合成出现障碍时,影响的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产生CO2及[H],第三阶段可消耗氧气量也会减少,因而细胞内呼吸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比值将会减小。
【思路点拨】根据脱水缩合反应及有氧呼吸的过程分析二、非选择题(每空两分,共54分)7.(30分)【题文】1.(16分)科学家通过诱导黑鼠体细胞去分化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黑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流程如下:(1)从黑鼠体内获得组织块后,用________ 处理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在培养过程中,将该细胞置于5%C02的气体环境中,5%C0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的细胞在贴壁生长至充满培养皿底时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2)图中2—细胞胚胎可用人工方法从灰鼠输卵管内获得,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也可从灰鼠体内取出卵子,通过 ___________,再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获得。
(3)图中重组囊胚通过________________技术移入白鼠子宫内继续发育,暂不移入的胚胎可使用_______________方法保存。
(4)小鼠胚胎干细胞(ES)可由囊胚的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培养获得。
iPS与ES细胞同样具有发育全能性,有望在对人类iPS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后用于疾病的细胞治疗·Ⅱ.(14分)荷斯坦奶牛的白细胞黏附缺陷症与正常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先天骨发育不全症与正常性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下图为荷斯坦奶牛某家系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请回答;(1)研究发现,白细胞黏附缺陷症的异常蛋白与正常蛋白的差别仅为第l28位的天冬氨酸被甘氨酸取代,推测可能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引起基因结构改变。
突变后的致病遗传信息会从亲代遗传至子代并表达,从分子水平看,该缺陷症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荷斯坦奶牛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Ⅱ-10未携带先天骨发育不全症的基因。
则白细胞黏附缺陷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
先天骨发育不全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
Il-10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若Ⅱ-10与II-11再生一头小牛,理论上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______。
育种中为防止子代出现白细胞黏附缺陷症个体,图中种牛Ⅰ-2应淘汰,理论上最好选择图中______作为种牛。
【答案】【知识点】L9动物细胞工程与单克隆抗体G3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答案解析】解析:1.(1)用胰蛋白酶可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入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培养的细胞在贴壁生长至充满培养皿底时停止分CO2裂,这种现象称为接触抑制;(2)从灰鼠输卵管内获得胚胎的过程称为冲卵;利用卵子与精子进行体外受精,经早期胚胎培养也可获得胚胎。
(3)重组囊胚通过胚胎移植技术移入白鼠子宫内继续发育,暂不移入的胚胎可使用低温方法保存。
(4)胚胎干细胞(ES)可由囊胚的内细胞团分离培养获得Ⅱ.(1)异常蛋白与正常蛋白的差别仅有个氨基酸的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相关基因发生了碱基的替换,该缺陷症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是该缺陷基因转录产生mRNA再翻译产生异常蛋白;(2)根据2号与3号没有白细胞黏附缺陷症而后代中雌性患白细胞黏附缺陷症可知,白细胞黏附缺陷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10号与11号没有先天骨发育不全症而后代有串者,且Ⅱ-10未携带先天骨发育不全症的基因,可判断先天骨发育不全症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Il-10的基因型是AaX B Y,II-11的基因型为AaX B X b,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计算出它们再生一表现型正常小牛的几率。
【思路点拨】根据动物细胞培养、胚胎工程及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题文】8.(14分)甲图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1、2、3、4、5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
乙图是温度影响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 (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由2过程产生到5过程利用,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CO2至少穿过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时的温度为______。
在15℃时,光合作用速率为呼吸作用速率的______倍。
假设呼吸作用昼夜不变,植物在15℃时每天给予光照8h,则一昼夜CO的吸收量为______mg.2【答案】【知识点】C8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答案解析】解析:(1)根据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分析甲图可知,1、2、3、4、5表示生理过程依次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反应、暗反应,其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物质A、B、C、D依次表示丙酮酸、[H]、ADP和Pi、ATP和[H];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每一层膜就含磷脂双分子层,因而CO2量表从线粒体到叶绿体至少穿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