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中国情景喜剧发展现状的思考

对中国情景喜剧发展现状的思考


就是借鉴小品式情节结构的代表之作。而 退休赋闲在家却人老心不老的干部形象,
之后出现的一系列情景喜剧,如《闲人马大 剧中将其语言、动作进行夸张式的放大,让
姐》、《东北一家人》、《炊事班的故事》等都在 他动不动就拿个小本子,踱着小方步,召开
延续着这种情节结构方式,成为一大特色。 家庭会议作总结报告,开口闭口“我们的同
情景喜剧的人物需要相貌、语言和性格
术形式,它们植根于中国的民间语言习惯和 的趣味性,包括个体的喜剧天分,也包括群
文化传统,其语言表达和表演都是完全从中 体喜剧差异的比较,还有集中主次衬托的搭
国大众的欣赏品味和审美需求出发的,经过 配。淳朴憨厚的幽默面庞、灵活机敏的逗乐
多年的发展,自成一套表演系统。成功地借 表情以及含蓄内敛的装傻丑陋,都可以成为
2、平民化的语言魅力 一部成功的情景喜剧其亮点之一就是 平民化的语言所显示的民众化的幽默诙谐 与生活智慧。这其中,《我爱我家》使用了中 国相声的语言方式。编导梁左的相声语言的 功力,使得《我爱我家》在其最重要的艺术因 素上,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同时,该剧还运用 了很多调侃语言来营造幽默环境,创造戏剧 效果。如“建党的时候,他们12个人在船上开 会,是不是您在门口给放哨啊?”如“万一要 是晚节不保,后人怎么评价我呀,我还开不 开追悼会呀?”这些语言不论是源于何种家 庭琐事,都在令人捧腹大笑之中将每个剧中 人的个性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又如在《家有儿女》第三部《一场虚惊》 一集中,一家人怀疑刘星带回家中一个剧毒 零件,满屋子像篦头发一般寻找时,夏雪焦 急地说“: 妈,床底下篦不篦呀?”刘梅紧跟上 台词“: 篦篦篦篦,所有的死角都得篦!该篦多 得篦!”在这一情景中,日常生活的语言巧妙 地被“嫁接”于其中,在观赏效果上成功的营 造了幽默欢乐,让人忍俊不禁。
一、本土化的创作样态
人文特征。而电视作品正是借助方言这一传
1、小品式的情节结构
播文化的有利方式将不同的地域风格加以
中国的情景喜剧在诞生之初就受到西 突显。这种方法也时常被移植到我国情景喜
方情景喜剧的强烈影响,不可避免的带有 剧当中。从观众的接受心理角度分析,这种
模仿和借鉴的痕迹。《我爱我家》、《闲人马大 平民式的脸谱化设置拉近了他们与剧作之
影视评论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张新刚 李 强
对中国情景喜剧发展现状的思考
[摘要] 中国情景喜剧在经历了十余年发展历程后,其优势在于本土化的创作样态和重构
化的剧作模式。这其中又包括:小品式的情节结构、地域性的文化回归、个性化的人物情趣和 平民化的语言魅力。同时还应看到其存在的缺失:幽默智慧的缺失、剧作文本的粗糙和电视 剧样态的模糊。
在中国的情景喜剧中,调侃、俏皮话以 及 市 井 俚 语 出 现 的 频 率 较 高 ,这 些 源 于 生 活的语言,本身体现出了一种动态发展的平 民智慧,合理运用,可以产生很强的喜剧效 果,而一味强调、着墨较多,就容易走向庸俗 和浅薄,只能赚取平民大众浅层的廉价的愉 悦。
二、剧作文本的粗糙 十余年中,由于缺少文化积淀,大部分 剧作文本都是“没乐找乐”,把搞笑当幽默, 把通俗当媚俗,一味追求娱乐消遣。俄国文 学理论奠基人别林斯基说过,“喜剧性是文 明之花,是发展了的社会性的果实,要懂得 喜 剧 性 ,就 必 须 站 在 教 养 的 高 级 阶 段 上 ”。 [5]所以,喜剧对建设精神文明,提高人的品 位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还具有对社会的审 美作用。遗憾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国产情 景喜剧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故事太表 面而不深刻,局限在外部娱乐的层面上。所 以,粗糙的文本已经成了制约国产情景喜剧 发展的瓶颈。我们应意识到:对市民生活的取 材应以批判的眼光加以审视,电视剧创作应 有的正确的优秀的文化属性不能忽视。 三、电视剧样态的模糊 我们在多数的情景喜剧中看到的多是 靠形体动作、人物语言、噱头来制造喜剧性, 停留在戏剧舞台的创作模式中,其应有的电 视剧样态却在创作人员中被逐渐模糊。这其 中原因之一是演员夸张式的舞台表演。情景 喜剧和电视剧表演要求是一致的,“特别拒 绝过头的表演,甚至不容表演痕迹。一般地 说,演员演到八分即够,超过了九分,往往容 易引起观众逆反心理的产生”。[6] 原因之二 是表现手段缺少电视表现元素,具体是指国 产情景喜剧不能充分展现出电视三维乃至
二 纵 观 我 国 情 景 喜 剧 的 发 展 历 程 ,虽 有 《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和《家有儿女》这 样的优秀作品,但就整体创作而言,仍有许 多“瓶颈”造成拘囿。 一、幽默智慧的缺失 “传统中国审美实践的终极指向是以 ‘哭’为顶点的哀怨之‘悲’”。[2]正因为如 此,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向来注重对悲感作品 的偏爱,而对于同为审美形态的喜剧所具有 的审美价值的关注远没有西方那样致力。中 国缺少喜剧创作的原理模式,国人在内敛含 蓄的意识包围中淡化了喜剧经验的积累。 情景喜剧的成功,需要笑者的配合。而 笑 者 的 配 合 能 力 ,不 仅 来 自 自 身 的 幽 默 感 觉,更需要特定文化背景的熏陶与滋养。试 回忆情景喜剧诞生之前的中国,有人将那时 的喜剧称作“属于农业文明的”,这是因为它 是与当时较为单一的社会格局、政治格局和 文化格局所形成的整个社会背景相适宜的。 1993年,对于刚刚进入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 来说,欣然接受了《渴望》平民化的煽情,也
[关键词] 情景喜剧 发展现状 缺失
“情景喜剧”(situation comedy,简称 sitcom)是脱胎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广播 剧,40年代末搬上电视后逐渐发展壮大,以 后演变成电视室内剧,俗称“肥皂剧”。它通 常是在一个较为固定的空间里展现一幕幕 并不连贯的喜剧情景,采用幽默、滑稽、戏闹 的喜剧形态,用小品似的故事样式,将人们 在现实境遇中的种种无奈、困惑、企盼、梦想 作了喜剧化的释放,是产生笑的效果的系列 短剧。它融合了电视和喜剧的特点,有固定 的人物活动场景,通过简单的蒙太奇转换情 节的发展。
从1993年我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 我家》开始,《闲人马大姐》、《新七十二家房 客》、《东北一家人》、《带着孩子结婚》、《炊事 班的故事》、《候车大厅》、《地下交通站》、《西 安虎家》、《武林外传》、《外地媳妇本地郎》直 至当下的《家有儿女》、《都市六人行》等等, 中国电视荧屏上闪耀过众多的情景喜剧。中 国传媒大学苗棣教授曾言,中国的情景喜剧 “绝对越出了人们的想象”。[1]作为一个比 较成功地实现了本土化的舶来品电视类型, 情景喜剧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十余年的历史。 时至今日,情景喜剧已经不再让中国观众陌 生。
情景喜剧的特点在于,故事相对简单, 《东北一家人》采用诙谐幽默的东北方言,到
容量较小,用一至两个剧集单位便可以完成 《新七十二家房客》采用上海腔的普通话,展
叙事,便显得更加灵活。我国现有的情景喜 现出上海人精明细碎的性格特征,还有《一
剧,较为成功地融入了小品化特征,在抖包 家老小向前冲》那独特的潇湘方言、《杠上开
有理由相信,中国情景喜剧的“春天”不 再遥远。主流文化的青睐,国际投资的招手, 都会让中国情景喜剧的创作高峰更快的来 临。期待着国产情景喜剧市场的繁荣,也期 待着它能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欢乐与笑声。
注释 [1]苗棣,赵长军《: 中美电视剧比较——体制与类 型》《,媒介研究》,2007年第1期。 [2]徐岱《: 趣味的形而上之维——论审美实践的审智 品质》《,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 [3]李宏宇《: 我爱我家——时代的喜剧城市》《,南方 周末》,2002年12月19日。 [4]邵存志、赵国爽、杜建军《: 推动电视喜剧发展的可 贵努力——从〈笑笑笑〉栏目看电视喜剧小品的走 向》《,中国电视》1995年第10期。 [5]吕晓懿《: 酸甜苦辣皆情景——试论国产情景喜剧 的创作现状》《,艺术百家》2004年第1期第78页。 [6]壮春雨《: 电视剧学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89年,第156页。
鉴小品的表演模式,将其运用于我国情景喜 情景喜剧现场呈现的趣味情景。从《我爱我
剧的结构编排之中,可以使观众更加易于接 家》、《炊事班的故事》、《闲人马大姐》到《武
受和理解,从而带来更多的欢乐和笑声。
林外传》、《家有儿女》无不呈现出平民式的
《我爱我家》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看, 人物情趣。《我爱我家》中,父亲傅明是一个
一 十余年来,我国情景喜剧发展之路虽然
不平坦,却也能说是逐渐宽广。从近两年的
2、地域性的文化回归
发展状况可以看到,无论是创作、制作、投资
地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宝贵财
还是市场,都大有升温之势。这一点可以从 富。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最表层面貌,可以
以下几方面初见端倪: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地区的文化状况、
中国情景喜剧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可以 说是苦乐参半,各种滋味尽在心头。固然情 景喜剧已在诸多电视节目类型中占有了一 席之地,但远远未能满足大众的收视渴望;十 余年,虽然不断有新作品问世,但质量上却 一直处于徘徊状态。
中国情景喜剧发展的自身优势究竟是 什么?同时制约其发展的桎梏又是什么?本 文拟从国内情景喜剧的优势与缺陷两方面 着手分析,希望能够从中看到它的成长优势 与发展空间。从而让这种大众所喜闻乐见的 艺术形式回归大众,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姐》、《武林外传》之所以成功,更多的还是依 间的心理距离,减低了他们的观赏难度,不
靠中国浓厚的本土特色。挖掘本土创作资 同文化区域的观众都能在各自的生活空间
源,彰显地域剧作特色,是情景喜剧在中国 中与之产生共鸣。
赢得观众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
从《 我 爱 我 家 》那 种 浓 郁 的 京 腔 风 貌 ,
17
志”,小题大做的风格让人烦又惹人笑。贾志 国 一 本 正 经 的 手 势 ,志 新 夸 张 语 言 和 独 特 的眉眼,大儿媳和平瘪嘴的外貌等等,都构 成 不 可 重 复 的 存 在 。同 样 在《 东 北 一 家 人 》 和《炊事班的故事》中的各色人等,都具有独 特魅力。充满个性化的人物情趣,通过演员 的夸张表演得以体现,也让情景喜剧具有外 在的表现张力,它所生成的喜剧效果是无尽 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