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能力目标: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三)情感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2、难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用幻灯片的图画引出“天文数字”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数据:
地球半径约为6400000米,光的传播速度300 000 000米/秒,
地球表面积约为: 510000000000000平方米,
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 000米,
目前世界人口约7000000000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大数。
让学生读读、看看这些数,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上的冲突,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想读、想写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新知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遇到了几个很大的数,看起来、读起来、写起来都不方便,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法呢?
问题1、102,103 ,104 分别等于多少?
问题2:10的乘方有何特点?
一般地,10的n 次幂等于10···0(在1的后面有n 个0),所以就可以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数.
1、 教师给出科学记数法表示:a ×10( n )(1≤a <10,n 为正整数)。
例如:567000000=5.67×100000000=5.67×108 读作:5.67乘以10的8次方(幂)。
2、 回归课前出现的大数并将其改成科学记数法。
696 000=6.96×105
300 000 000=3×108 700 000 000=7×108
510000000000000=5.1×1014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究设计,启发学生成功地发现“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同时又通过学生示错,让学生记住a 的范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教学。
(三)感悟新知
1、归纳科学记数法概念: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 ×10n (其中a 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 n 为正整数),就叫做科学记数法.
2、议一议: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大数?它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先确定“a ”的值: 110a ≤<
第二步:确定“n ”的值 : n 等于原数的整数数位减1
例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000000 (2)57000000 (3)123000000000
解:(1)原式=1×106 (2)原式=5.7×107 (3)原式=1.23×1011
例2.下列各数是否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
(1) 2400000=0.24×107 (不是) (2) 2400000=2.4×106(是)
(3)3100000=31×105 (不是) (4)3100000=3.1×106(是)
例3.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数是什么?
()43713.210(2)610(3)3.2510⨯⨯⨯
解:(1)原式=32000 (2)原式=6000 (3)原式=3250000
(四)巩固新知
1、将下列大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人的大脑约有10 000 000 000个细胞;
(2)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 000 000平方千米;
(3)中国森林面积约为128 630 000公顷;
(4)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1 000 000平方千米.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1米3的水中约含有 3.34×1019个水分子
(2)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约为7.2×103米2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正反两个方面,不仅是及时巩固了科学记数法,同时为学生提供了n与整数位个数之间的关系“窍门”,加快了表示的速度,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感受,谈一谈学习体会,从而在知识、技能、情感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个性得到进一步张扬。
(六)课后作业
1.教科书习题1.5第4、5题.
2.补充作业: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① 900 200 ② 300
③ 10 000 000 ④-510 000
(2)已知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
① 2.01×104 ② 6.070×105
③ 6×105 ④ 104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小题中的量:
①光的速度是300 000 000米/秒;
②银河系中的恒星约有160 000 000 000个;
③地球离太阳大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
④月球质量约为734万吨.
(4)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我们平时应倍加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据测试,一只拧不紧的水龙头每秒钟会滴下2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明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当他离开5小时后水龙头流失了毫升水(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可以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通过亲身实践去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增加民族自豪感与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育理念上。
教师力图通过情景创设使新课程成为数学活动的场所,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渗透德育,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自主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全面发展。
当然课堂教学是生成的课堂,我们只能在教学中去善于捕捉课堂信息,作出灵活的选择,才能真正地达到课堂的高效,也真正地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