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物体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二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四单元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与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五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第九单元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产意识。

3、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及进度
------------------------------------------------------------------------ 怎样才能学好小学数学
一、把握好课堂的每一分钟
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益,所以,老师最期盼的事情就是:学生能够专心听讲,眼睛时刻盯在老师身上,或者盯在黑板上。

这里为什么要强调“盯”?因为“盯”与“看”的意思有很大不同。

看,是指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盯,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注视,集中视力看着,不放松。

由此可见,“看”只是指学生的眼睛接触到了人和物,究竟有没用用心地看,则说不准。

而“盯”的意思是指学生用心的看,并且在看的过程中持续地思考。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往往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上课时,全班有99%学生的学生都是看老师、看黑板,但是,他们的学习效果却会相差很大,其原因实际上就是“盯”与“看”的区别。

有的学生只是看老师讲,但没有用心地看,不动脑筋,那样的听课效果肯定很差。

而有的学生是用心地看老师讲解,并且在看的过程中还用心思考,所以成绩就好。

因此,我觉得,只要学生能够把握好课堂的每一分钟,把老师讲解的知识点都能吸收和消化,那么,他的成绩一定会很好。

相反,如果课堂上不用心听讲,指望课后再去弥补,则不会取得多大的效果。

这也是很多孩子即使参加了课外补习也不能有效提高数学成绩的原因。

但是,在现实中,还有很多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去补习班,指望通过补习来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无效的。

二、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
前面提到的“把握好课堂的每一分钟”,主要目的是能够把老师讲解的知识点都能吸收进来。

但是,要把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的解题能力,还需要通过适当的练习才能实现。

所以,要想学好小学数学,还是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

无论是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还是课外资料上的题目,或者是平时的小测验,都要认真去做,这样才能有效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才能知道对哪个知识点还有欠缺。

练习既有巩固知识点的作用,也有“查漏补缺”之功效。

对于数学练习,不仅要认真做,而且在老师批改后,还要认真地订正。

订正时,要尽可能地独立思考解决,而不能直接参考同学的答案,或者拿别人的答案来抄写,那样的订正实际上是没有一点作用的。

对于自己在订正中仍然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就要在老师讲解过程中专心地听、用心地思考。

如果老师不讲解,可以直接去问老师该如何解答。

因为老师毕竟在数学教学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知道怎样讲解才能使学生容易听懂。

所以,能够有机会问老师的,就不要去问同学。

三、要重点攻克难点问题
有了前面两方面的努力作为基础,我想,学生的数学成绩想考到85~90分以上,已经不存在什么难度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能达到95分以上甚至是100分。

根据我的经验,学生在考试中容易丢分的往往只是一些少数的知识点甚至是个别难点。

不过,在小学阶段,数学中的知识点也并不多。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