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关于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近视眼可用凹透镜矫正B.该图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C.该图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远视眼可用凹透镜矫正D.该图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远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答案:A解析:由图知,因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加强了,物体在眼里成像于视网膜前,故该图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图,可用凹透镜矫正。
故选A。
2、将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B.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当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这个像一定是缩小的像D.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则光屏一定要向左调整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答案:D解析:AB.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即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AB错误;C.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保持凸透镜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当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像将变大,故C错误;D.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需要将光屏也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后,要想在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使屏远离透镜B.使屏靠近透镜C.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D.光屏与蜡烛在透镜左侧答案:A解析:AB.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说明2f=10cm则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f=5cm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后,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光屏要想呈现一个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移至大于二倍焦距的位置,所以要使屏远离透镜。
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并不会改变像距和物距,此时更换的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因此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故C不符合题意;D.光屏与蜡烛在透镜同一侧时,光屏无法承接蜡烛的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学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都配置了全自动红外线摄像测温系统。
如图所示。
当同学们通过测温道道时,该系统就能自动、快速、准确地测量体温,并对检测出发烧的同学发出报警。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同学们必须位于镜头焦距以内B.当某同学体温为36.5℃时,系统会报警C.红外线肉眼看不见,不是光D.人体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答案:D解析:A.红外线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同学们必须位于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A错误;B.36.5℃为正常体温,系统不会报警,故B错误;C.红外线是不可见光,肉眼看不见,故C错误;D.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强,故人体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故D正确。
故选D。
5、如图是利用台式放大镜看书的情景,该放大镜的焦距为2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cmB.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C.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答案:B解析:使用台式放大镜看书时,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需满足u<f=25cm,即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日环食”现象B.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C.照相机成像D.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答案:B解析:A.日环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照相机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使用的的凸透镜焦距为16cmB.物体放在A点对应的位置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C.物体放在C点对应的位置,放大倒立的实像D.物体从A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答案:D解析:A.物距等于像距等于16cm时,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所以焦距为8cm,故A错误;B.物体放在A点对应的位置上,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实像,故B错误;C.物体放在C点对应的位置,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故C错误;D.物体从A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知道,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即要得到缩小的实像,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则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
故选C。
9、将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B.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当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这个像一定是缩小的像D.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则光屏一定要向左调整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答案:D解析:AB.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即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AB错误;C.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保持凸透镜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当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像将变大,故C错误;D.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需要将光屏也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正确。
故选D。
10、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有一个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正前方。
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位置在()A.C点右侧B.BC之间C.AB之间D.A点左侧答案:D解析:A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如果物像同侧的话,像是虚像,并且像距大于物距;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异侧,且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若凸透镜放在C点右侧,那么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A点左侧,而不是右侧的B点,故AB不符合题意;C.当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透镜的另一侧,说明成实像,那么像距在一倍焦距外,这样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就也会在相对于B点的另一侧成实像(也就是A的一侧),而不是成像在C点,故C不符合题意;D.若凸透镜放在A点左侧,那么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成像都是虚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在全国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大环境下,我们出行需要手机扫描二维健康码。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手机摄像头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像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D.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手机镜头答案:C解析:A.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物体上的二维码自身不会发光,只是反射光,所以不是光源。
故A错误;BC.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所以扫码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故B错误,C正确;D.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物距变大像变小,因此需将二维码远离手机镜头。
故D错误。
故选C。
12、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B.在校园监控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D.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答案:D解析:A.在照相机中是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不是正立,A错误;B.在校园监控摄像头中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不是正立,B错误;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不是实像,C错误;D.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D正确。
故选D。
13、凸透镜成像,焦距是 10 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 35 厘米,能成像的性质是()A.放大实像B.放大虚像C.等大实像D.缩小实像答案:D解析:凸透镜焦距是 10 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 35 厘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D。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 刻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蜡烛移到10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将蜡烛移到45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C.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D.将蜡烛从10cm刻线处移向40cm刻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答案:D解析:A.将蜡烛移到10cm刻线处,物距为40cm,大于两倍焦距,故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将蜡烛移到45cm刻线处,物距为5cm,成的是虚像,光屏上无法承接,故B错误;C.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物距为15cm,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故成像特点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故C错误;D.将蜡烛从10cm刻线处移向40cm刻线处的过程中,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故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15、一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移动光屏,使光屏上重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光屏上得到的第一次成像是清晰放大的像B.第二次光屏上得到的像比第一次大C.换上凸透镜乙,光屏向左移动得到清晰的像D.换上凸透镜乙,光屏向右移动得到清晰的像答案:C解析:A.若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由图知此时u>f,在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CD.当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故C正确,B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