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影视欣赏大纲剖析

中外影视欣赏大纲剖析

《中外影视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133014 课程学时: 33 课程学分: 3开课学期:适用专业:选修课一、教学目标:中外影视欣赏课,通过对中外影视名著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了解影视艺术的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同时,提高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指导人生;学会对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价,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长知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教育学专业的方向选修课程,主要学习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了解电影电视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了解中外影视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作品,懂得影视艺术基本特性,了解景与镜头的分类和功能、声音与色彩的意义和作用、蒙太奇的原理和功能等影视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影视艺术的创作过程、影视创作中的编、导、演,培养欣赏与评论影视作品能力。

并且通过对一些经典影视剧作品片段的观摩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一些基本的影视艺术规范,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兴趣和对视觉文化的感受性。

三、预修课程:五、讲授内容第一章世界电影简史教学目的的和要求:了解电影的诞生和发展,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的探索,有声电影和彩色片的出现;掌握传统的电影美学观向现代电影美学观的转变,欧洲产生三大电影运动,世界各国的电影创作。

教学难点和重点苏联蒙太奇学派,蒙太奇思维;现代电影:法国新浪潮运动,新德国电影运动。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影诞生期一、光影理论的发现二、电影原理的发明三、活动电影的问世第二节电影成长期一、世界电影史上的两大传统1.卢米埃尔与写实主义传统2.梅里爱与技术主义传统二、格里菲斯的原始综合1.格里菲斯的主要贡献2.格里菲斯的电影具有两大特点3.格里菲斯的两部巨片三、美国的喜剧电影1.喜剧片的代表人物2.卓别林电影的特色四、苏联的蒙太奇学派1.苏联的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2.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3.《战舰波将金号》4.普多夫金五、欧美的其他流派1.英国的勃列顿(布赖顿)学派2.德国表现主义3.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1951)第三节电影成熟期一、有声电影和彩色片的问世二、美国电影的鼎盛1.制片厂制2.类型电影3.美国电影中最常见、最具影响力的类型片(1)西部片(2)喜剧片(3)歌舞片(4)犯罪片(5)类型片之外的优秀影片4.好莱坞神童奥逊·威尔斯的电影三、苏联电影的发展1.苏联电影业在30年代有了空前发展2.40年代以后的电影第四节电影发展期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特征(1)集中反映战后意大利的社会现实和民族悲剧(2)影片具有高度的真实性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主要作品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二、法国新浪潮运动1.法国新浪潮运动特征2.法国新浪潮运动的主要作品3.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局限及影响三、新德国电影运动1.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特征2.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四、多元化的当代电影1.战争题材的影片(1)美国的战争片(2)苏联的战争片2.政治电影3.伦理电影(1)苏联的伦理电影(2)美国的伦理电影4.美国的娱乐片5.现代派电影第二章中国电影简史教学目的的和要求:了解中国的早期电影,左翼电影,抗战电影,十七年电影,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港台电影。

教学难点和重点中国电影的起步,左翼电影,抗战后的电影,第五代导演,港台电影;第五代导演的创作理念。

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的早期电影一、中国电影的起步二、“明星”与“联华”1.明星影业公司2.联华影业公司3.新派与旧派的特点第二节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一、左翼电影二、抗战电影三、抗战后的中国电影第三节十七年电影一、新中国电影的第一次“起”与“落”二、新中国电影的第二次“起”与“落”三、“难忘的1959年”四、第四次辉煌与衰落第四节新时期以来的电影一、1976—1984年的电影二、1985年以后的电影1.“第五代”的崛起和转型2.主旋律电影3.娱乐片第五节港台电影一、香港电影:“东方的好莱坞电影”二、香港的“新浪潮”运动三、台湾的本土电影第三章电视艺术的发展教学目的的和要求:了解电视的诞生与发展,电视剧发展的三个阶段,电视剧的分类,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掌握电视的特征,电视艺术和电视剧。

教学难点和重点电视的特征,电视的高度综合性。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视传媒的发展一、电视的诞生与发展1.黑白电视阶段2.彩色电视阶段3.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阶段二、电视的特征1.高科技化的传播手段2.高容量的信息传播载体3.纪实性地反映社会生活4.家庭性的接收方式三、电视、电视艺术和电视剧第二节世界电视剧的发展一、电视剧发展的三个阶段1.电视剧的诞生成长期2.电视剧的发展期3.电视剧成熟期二、电视剧的分类1.电视小品2.电视单本剧3.电视连续剧4.电视系列剧第三节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一、初创期(1958—1966)二、停滞期(1966——1976)三、恢复期(1976——1979)四、成熟期(1980——)第四章影视艺术的特性教学目的的和要求:了解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影视艺术的动态造型性,影视艺术的逼真性,影视艺术的商品性。

教学难点和重点现代科技与影视艺术,影视艺术对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 镜头的运动;逼真性与假定性的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影视艺术的综合性一、现代科技与影视艺术二、影视艺术对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1.影视艺术对造型艺术的借鉴2.影视艺术对音乐、舞蹈的借鉴3.影视艺术对文学的借鉴4.影视艺术对戏剧的借鉴三、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第二节影视艺术的动态造型性一、流动的时空元素二、镜头的运动第三节影视艺术的逼真性一、影视艺术的逼真性及其特点二、影视艺术的假定性第四节影视艺术的商品性第五章影视艺术中的景与镜头教学目的的和要求:了解画面和镜头,景别和它的造型功能;掌握镜头的运动方式与艺术功效,镜头的组接技巧。

教学难点和重点镜头的外部运动和内部运动的区别,淡入与淡出、化与划的区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画面和镜头一、画面二、镜头第二节景别和它的造型功能一、远景1.描写环境2.营造气势和氛围3.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二、全景三、中景四、近景五、特写第三节镜头的运动方式与艺术功效一、摄影机的外部运动1.推镜头2.拉镜头3.摇镜头4.移镜头5.跟镜头6.综合运动镜头二、镜头的内部运动1.变焦距镜头2.慢镜头3.快镜头。

三、其他镜头的拍摄和运用1.空镜头2.主观镜头第四节镜头的组接技巧一、显与隐二、化与划三、切第六章影视艺术中的声音与色彩教学目的的和要求:了解声音在影视艺术中的意义,声音的分类,影视艺术中的色彩;掌握声画蒙太奇。

教学难点和重点声音使蒙太奇的性质产生变化,声音和色彩的作用,声画蒙太奇;声画分离和声画对位的区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声音在影视艺术中的意义一、声音增强了影视艺术时空的真实感二、声音扩张了影视艺术的时空三、声音使蒙太奇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四、无声成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表现手段五、声画结合产生象征、隐喻、讽刺、对比等艺术效果第二节声音的分类一、人声1.旁白2.独白二、音响1.创造环境的真实感2.参与银(屏)幕形象的创造3.连接镜头、参与情节4.象征和隐喻三、音乐1.抒发感情2.展示时代特点和地方色彩3.直接参与剧作4.表达主题思想四、影视歌曲第三节声画蒙太奇一、声画合一二、声画分立三、声画对位第四节影视艺术中的色彩一、色彩的变化可以反映人物情绪、创造氛围二、色彩可以参与整体结构,通过色彩变化转换影视的时空三、色彩可以用来隐喻和象征第七章蒙太奇和长镜头教学目的的和要求:了解蒙太奇及其原理,蒙太奇的功能,蒙太奇的分类;掌握蒙太奇与长镜头。

教学难点和重点蒙太奇的基本概念,蒙太奇的功能,长镜头;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蒙太奇及其原理一、什么是蒙太奇二、蒙太奇产生的依据1.蒙太奇符合人们视觉感受的规律2.蒙太奇符合人们思维活动中的联想习惯3.蒙太奇符合艺术对生活进行概括反映的要求第二节蒙太奇的功能一、保证连续、完整的叙事二、使镜头产生出新的含义三、激发观众想象,参与艺术的再创造四、创造特殊的影视时空五、创造节奏第三节蒙太奇的分类一、叙事蒙太奇1.平行蒙太奇2.交叉蒙太奇3.复现蒙太奇4.对话蒙太奇5.叫板蒙太奇二、表现蒙太奇1.对比式蒙太奇2.隐喻蒙太奇3.抒情蒙太奇4.思想蒙太奇5.心理蒙太奇第四节长镜头一、什么是长镜头二、长镜头的演变和分类第八章影视艺术的创作过程教学目的的和要求:了解前期准备阶段,拍摄阶段,后期制作阶段。

教学难点和重点创作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与工作。

教学内容:第一节前期准备阶段一、案头准备1.影视剧作2.分镜头剧本二、选择外景与演员1.选场景2.选演员第二节拍摄阶段一、开拍前的准备二、实拍第三节后期制作阶段一、剪辑二、混录与合成1.声音的录制2.声音的混录3.合成和洗印第九章影视创作中的编、导、演教学目的的和要求:了解影视剧作的特征,导演的地位和作用,影视艺术表演的流派;掌握影视剧作的结构,导演的构思和风格,影视艺术表演的特征,教学难点和重点影视剧作的特征,导演的构思和风格;影视剧作的视象性,影视剧作的蒙太奇结构和表现。

教学内容:第一节影视剧作一、影视剧作的特征1.视象性2.运动性3.蒙太奇结构和表现二、影视剧作的结构1.戏剧式结构2.小说式结构3.散文式结构4.心理式结构第二节影视导演一、影视导演的地位和作用二、影视导演的构思和风格1.导演的构思2.导演的风格三、中外著名导演1.外国著名导演2.中国著名导演第三节影视表演一、影视艺术表演的特征1.表演生活化2.表演的“镜头感”3.表演的“非连续性”、“假想性”和“不断反复性”二、影视艺术表演的流派1.本色派2.表演派(技巧派)第十章影视艺术的鉴赏和评论教学目的的和要求:了解影视艺术鉴赏的特点,影视艺术鉴赏的动机与心理活动,影视艺术鉴赏的向度,影视艺术评论的作用;掌握影视艺术评论的形态,影视艺术评论的写作。

教学难点和重点影视艺术鉴赏的向度,影视艺术评论的写作方法;如何准确把握和理解影视作品。

教学内容:第一节影视艺术欣赏一、影视艺术欣赏的涵义及特点1.影视艺术欣赏的被动性与瞬间流动性2.影视艺术欣赏中感觉的直接性3.影视艺术欣赏的多层次性二、影视艺术欣赏的动机与心理活动1.审美动机2.文化认同动机3.求知动机4.批评动机三、影视艺术欣赏的向度1.故事2.视听语言3.画面和声画结构4.风格与韵味第二节影视艺术评论一、什么是影视艺术评论二、影视艺术评论的作用1.帮助影视创作者正确认识自己的作品,提高影视创作的能力2.帮助观众正确理解影视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提高欣赏能力和艺术趣味3.推动影视艺术理论的发展,加深对影视艺术规律的认识,繁荣影视艺术,发展影视文化第三节影视艺术评论的写作一、影视艺术评论的形态1.赏析型的影视评论2.解读型影视评论3.批评型的影视评论二、影视艺术评论的写作方法1.选准切入点,根据具体的评论对象确定评论的角度2.抓住评论对象的突出之点,对其进行深入挖掘3.运用合适的评论方法,写出富于独创性的评论六、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讨论、观看影视剧作品为辅七、成绩考核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论文写作与平时作业相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