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鉴赏--死亡诗社人物分析
托德·安德森
安德森在影片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非常沉默的,长相也很普通,在众多的学生当中很难辨认(我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把他从众多的学生当中区分开来),属于威尔顿学院中非常典型的学生,刻苦,平庸。
然而他的改变也是最大、最让人感到欣慰的,这是对威尔顿学院模式化教学的一种反抗,也是一种反思。
安德森从一开始转来威尔顿学院就被赋予厚望。
他一直低着头,有时甚至有点不知所措,表明他没什么自信。
校长告诉他,他的哥哥曾是这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因此他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他一开始给人的印象是“像个木瓜一样”。
而事实确实如此。
沉默寡言,与周围的同学似乎有点气场不和。
室友和同学们相互嬉笑聊天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人默默地整理东西,背对着镜头,以至于他们好像都把安德森给忘记了,他们讨论了一会儿才忽然想起来要做一下自我介绍,而且是由室友尼尔来告诉他的同学们“这是托德。
安德森”。
而同时安德森的哥哥这个著名的优秀生又一次被提及,可以看出安德森的内心是非常不爽的。
可是他依然还是沉默。
同学们热情的邀请安德森一起参加读书小组,他也是只说了一句“谢谢”,并且专心的在对表,这也可以看出他个性中的严谨、小心、认真,他决定要努力学习,也许是想尽量的缩小和传说中的哥哥之间的距离。
事实上,安德森确实是非常努力地在学习,甚至有时候有些古板。
在澡堂里,大家都热热闹闹的在洗澡,而他一个人穿着衣服坐在窗台上,也不跟别人交流,不知道他不洗澡来澡堂干什么,可能是默默地洗完了然后等人,说明安德森其实还是蛮单纯善良的。
尼尔问他要不要晚上参加学习小组,而他的却因为要做历史作业而拒绝掉了,太可惜了,学习小组也是学习,做作业也是学习,难道是觉得学生自己组织的学习小组不是学习,说明他的古板。
而安德森的古板和保守让他在基廷老师的文学课上吃了苦头。
他是那种一板一眼跟着老师走的小朋友,老师说什么都当成圣旨一样的去执行,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更加是完完全全一摸一样的抄下来,没什么自己的想法。
但是,这一回,却被基廷老师给耍了。
因为基廷老师碰巧是那种有创意,有突破,有想法,不按常理出牌的难得一见的老师(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学校里),也许是因为基廷曾在这个学校学习过,深刻的理解到模式化教学对这些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慢慢发展的年轻学生们是相当大的摧残,因此希望尽量的改变那些像安德森这样的学生。
安德森非常认真的把基廷胡乱画在黑板上的图复制到一本巨大的笔记本上(看来他是非常希望上好这个课的,可是他预计错了),然后就听到基廷说“屁话”,于是安德森只好非常无辜的把那一页给划掉了。
可是接下来基廷又让同学们撕书,这让安德森感到很为难,但是还是随大流。
最后基廷说“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因为你可以奉献一首诗”,这无疑是安德森多年学习以来
听到的最独特的对诗的解释,基廷问了一个问题“你的诗在哪里”,最后给了安德森一个特写镜头,看出这让安德森心里产生了小小的涟漪。
安德森好像对诗有一种恐惧。
尼尔兴致勃勃的组织着死亡诗社,但是安德森并不想参加,他不想念诗,大概是他觉得自己作诗不好,不好意思在大家面前朗读,这又说明了他自信心的缺乏。
可以看到他一直都是一个人默默的坐在位置上,也不参与大家的讨论,只看见同桌尼尔跑来跑去,这也是一种对比吧。
但是他最终还是参加了,说明他的改变是一点一点发生的,很微妙。
又一次基廷老师的课,这一次,老师要他们站在讲台上,学着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事物。
安德森是最后一个站在讲台上的,这时候已经下课了,基廷布置了一个作业,要大家写诗,但是他又和安德森开了一个小玩笑,看得出,基廷知道安德森的个性,也非常想让他开窍、有自己的想法。
寝室里,安德森苦思冥想他的那首诗,但似乎毫无头绪。
室友尼尔突然出现,非常激动地说起自己的理想,但是安德森现实又理性,给尼尔泼了一瓢冷水,气氛黯淡了下来,但随着尼尔的活跃,把安德森也带动起来了,终于有一点融入集体的感觉了,说明他正在慢慢改变。
但是最终安德森还是没有完成创作,在基廷的威逼引导下,安德森看起来好像被催眠了,并且创作了一首非常绝的诗,这让他自己也非常惊喜,终于发现其实自己也可以很优秀,也露出了小小的笑容。
这次的经历对他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安德森每年生日都会受到一套父母送给她的精美的文具,这对于在这所地狱学校的同学们来说无疑是最不想收到的礼物。
这年生日也不例外,但是安德森还是理解他的父母(否则他也会自杀的)。
在尼尔的开导下,安德森勇敢地把这个文具扔掉了,而且砸得粉碎。
看出他的改变和突破。
安德森很喜欢也很感激他的这个室友尼尔,因为是尼尔,安德森才慢慢的融入了这个集体当中,也渐渐的褪去了自卑,更加乐观。
尼尔的死对他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内心的痛苦是无比巨大的,在漫天的雪地中,他终于爆发出来了。
这是一种宣泄,也是一个转折。
当他不得不在那张指认基廷的单子上签字时,他非常的痛苦,但是当时父母也在场,又不方便和学校方面发生冲突(真是好孩子)。
于是很违心的签下了名字。
也终于认清了学校的可怕。
但是基廷还是被赶出了学校。
当基廷将要走出教室时,正是安德森第一个站在课桌上支持基廷的,他的改变让基廷非常欣慰。
在安德森的带动下,好几位同学也相继站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坚实稳固的三角构图,此时代课的古板的老师显得非常渺小,象征他们的突破和改变是这样一所制度化的学校无法控制和管理的。
室友尼尔和老师基廷是对安德森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他们却相继离开了。
同时,安德森已经有了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