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态旅游者
三、生态旅游者的培养
(一)培养的意义 1、有助于生态旅游目标的实现 2、有助于生态旅游客源的扩大 3、有助于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二)培养的内容
环境价值观念: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水平
环境意识
人们参与保护生态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
自然知识
自然界及各组分的起源、构成、规律、特点及价值等
(三)培养的途径
1、游客平时的自我学习 2、社会教育 3、生态旅游区的现场教育——建立环境解译(解说)系统 环境解译是向旅游者说明地域特征,以便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的重要性,并形成 支持保护的期望的一门艺术。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基本概况、生态旅游区及其景点 的区域界限和位置、生态旅游资源的认识与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生态旅游 区的认识与维护、生态旅游活动指南等6个方面。
(游客的反应)
环境解译系统的建立构架
4.3 生态旅游者行为
一、生态旅游者保护性旅游行为
(一)生态旅游者保护性旅游行为概述
第四章 生态旅游者
4.1 生态旅游者概述 4.2 生态旅游者形成 4.3 生态旅游者行为
4.1 生态旅游者概述
一、 生态旅游者的概念
(一) 生态旅游者的界定
1、旅游者:除了为获得报酬职业以外的任何原因,暂时离开常 住地去异国他乡访问的人。 2、生态旅游者 广义:到生态旅游区的所有游客——便于统计,操作性强。 狭义:对生态旅游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负有责任的游客。
环境解译系统
向导式解译系统 自导式解译系统
向导式解译系统:以具有能动性的专门导游人员向生态旅游者进行主动的、动态的 信息传导为主要表达方式。特点:双向沟通,但内容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取决于导游素 质。 自导式解译系统:由无生命设施、设备向生态旅游者提供表态的、被动的信息服务, 主要有视听媒体、展品、指示牌、出版物。特点:解译内容经过精心挑选,具有较强 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但信息量具有限制性。
(二)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是为了满足其“回归大自然”的 心理需求。
外因:生存环境恶化;
内因:精神上对自然的母亲情结与身体需要恢复精力。 迁徒是动物的本能。
(三)影响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因素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使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外界对自我的尊重和自己对自我的尊重 渴望与人们有一种感情深厚的关系,渴 望爱与被爱 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焦躁 与混乱的折磨,对体制、法律、秩序、 界限的依赖等
屠如骥根据调查结果把常见的旅游动机归结为9类:求实动 机、求新动机、既求实又求新动机、求名心理动机、求美心理 动机、好胜心理动机、兴趣爱好动机、求知心理动机、访古寻 友追宗归祖心理。
马勇《旅游学概论》把旅游动机划分为6种类型:健康或娱 乐动机、猎奇或冒险动机、民族或家庭动机、文化动机、社会 和自我表现动机、经济动机。
缺点:不够灵活机动,生态旅游者缺乏自由活动的余地。
(2)散客生态旅游者(个体生态旅游者、自助生态旅游者) 指个体、家庭或者15人以下自行结伴进行生态旅游的人。 优点:时间掌握灵活,生态旅游项目选择自由,易于充分实现旅游动机; 缺点:不够方便,舒适,较为费钱、费时。
3、以目的方式为标准进行分类
具有: 1、自然性:旅游对象和旅游服务的自然性。
2、责任性:旅游活动具有促进环境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的
责任。 3、特定性:必须具备一定素质要求,包括身体素质、道德 素质、环保知识及文化修养等各个方面。
(三)生态旅游者与传统大众旅游者
二、 生态旅游的权益与责任
(一)生态旅游者的权益
生态旅游者在购买了生态旅游产品和接受旅游服务时享有的基本权益。 1、自由选择,知悉真实信息的权益 购买自由,接受自由 知情权:客观、及时、准确和完整(齐全)的旅游信息 2、人身、财产安全受保护的权益 人身权和财产权是人的最基本权利
Why? 自然保护目标 生态旅游区经营管理目标 生态旅游者的需要 Who? 解译主题、标题、内容、景 点潜力、景点发展限制 For Whom? 生态旅游者数量、特征,旅 游活动特征
How?When?Where? 解译内容编排、资源负载能力、 确定解译原则、解译媒体选择
(对资源的影响)
Management 设备维修、人员配置、服务改进 与技术培训、所需经费 Feedback 解译效果监测反馈
旅游需求
紧张消除
心理紧张
旅游需求的满足
旅游动机
旅游行为
旅游动机产生和满足过程模式图
3、旅游动机分类 (1)国外学者对旅游动机分类
德国格里克斯曼(1935)《一般旅游学》从旅游原因出发,将旅游动 机分为心理的、精神的、身体的、经济的四大类; 日本心理学家,从人类丰富多样的需要出发,指出人们出外旅游动机包 括消除紧张感的动机、社会存在的动机、自我完善的动机; 美国托马斯(1964)提出人们外出旅游的18种动机。 美国罗伯特•麦金托什和沙西肯特•格普特《旅游的原理、体制和哲学》 把旅游动机划为4种基本类型: A.身体健康的动机:以身体的活动来消除紧张和不安; B.文化动机:表现出了一种求知的欲望; C.交际动机:对熟悉的东西的厌倦,逃避现实和免除压力的欲望; D.地位和声望的动机:进行旅游活动的交往中搞好的际关系,满足其自尊、 被承认、被注意、能施展才华、取得成就和为人类作贡献的需要。
生物本能时间——睡眠、饮食等 谋生活动时间——工作时间 家务与社会活动时间
(三)社会经济环境
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现状。 1、直接影响
9· 11事件
伊拉克战争
旅游者的共同心理需求: 追求安全、舒适和友善的旅 游社会环境。
SARS
2、间接影响
社会政治经济发达程度影响到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住宿业 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
(5)按旅行距离标准
短程生态旅游者、远程生态旅游者
4.2 生态旅游者的形成
一、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
(一)经济能力
1、可自由支配收入=全部收入-(社会费用+生活必需品费用+保障性费用) 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收入,扣除社会花费(个人所得税、健康和人寿保险、 老年退休和预支、失业补贴的预支等)和日常生活必需消费(衣、食、住、行等) 以及预防意外开支的储蓄(突发事故所需费用)后,剩下的部分。
Defining the Ecotourist
Adventurers? Families? Hunters? Seniors? Bird Watchers? Backpackers?的特征
生态旅游者除具有一般旅游者的目的地的异地性、经济
上的消费性、时间安排上的业余性、地域上的差异性外,还
(二)休闲时间
1、人的生活时间 约束性时间
休闲时间 2、休闲、休闲时间 休闲:个人从工作岗位、家庭、社会义务中解脱出来的时间,为了休息、消遣 或为了培养与谋生无关的智能,以及为了自发地参加社会活动和自由发挥创造力, 是随心所欲活动的总称。 休闲时间: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享受或消磨 的时间,是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主要包括每日闲暇时间、周末、公共节假日、带 薪假期等。 休闲时间是社会给予人的一种补偿,是保持人的身心平衡的重要因素。 3、社会发展促进了休闲时间的增多 1850年美国,72h/w1935年国际劳工组织确定 40h/w,145个国家 ( 1995年) 4、生态旅游是时尚的休闲方式
(2)国内学者对旅游动机分类 田里《现代旅游学导论》将旅游动机分为2种: A.一般动机指人们出去旅游的根本原因,包括健康和娱乐的动机,乐趣
和冒险的动机,民族和家庭的动机,文化的动机,社会和自我表现的动机;
B.具体动机指人们选择某个旅游目的地、某种旅游方式、某项旅游服务
的原因,其受到个人知识与经验、别人介绍和广告的强烈影响。
(三)生态旅游的分类
1、以国境国界为标准进行分类
国际生态旅游者 以国境国界为标准 国内生态旅游者
跨国生态旅游者 洲际生态旅游者 环球生态旅游者
地方性生态旅游者 区域性生态旅游者 全国性生态旅游者
国际生态旅游者是指暂时离开自己的定居国或长居国,入境到其他国 家进行生态旅游的游客。 国内生态旅游者是指暂时离开自己的定居地或长住地前往本国境内其 他地区去进行生态旅游的游客。
国际生态旅游者与国内生态旅游者的比较
2、以组织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
(1)团体(包价)生态旅游者 指参与通过旅行社或其他旅游组织事先计划、统一组织、精心编排生态旅 游项目,提供相关服务工作并以总价格形式一次性地收取旅游费用的生态旅
游团体的生态旅游者,其团队人数一般不少于15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
委员会秘书处在《生态旅游指南》中建议每个旅行团最好不超过20人。 优点:安全、可靠、方便、舒适,且旅游费用相对便宜;
归属与爱(社交)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衣食住行等
2、影响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因素
生态文化:人类与自然和谐共进、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 民族习俗:消费习俗、礼仪习俗、节日习俗、商业习俗等 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文化 价值观 家庭: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周期 社会群体因素 社会阶层:主要取决于教育与职业
4、以其他标准进行分类
(1)按旅游对象标准 自然生态旅游者、文化生态旅游者 (2)按费用来源标准
自费生态旅游者、公费生态旅游者
(3)按旅游内容标准 宗教生态旅游者、考古生态旅游者、民俗风情生态旅游者、探险生态旅 游者、登山生态旅游者、森林生态旅游者、野生动物观赏生态旅游者、科 学考察生态旅游者和乡村生态旅游者等 (4)按年龄特征标准 青少年生态旅游者、中年生态旅游者、老年生态旅游者等。
3、获得质价相符的商品与服务的权益
生态旅游者对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要求有质量保障,同时也要求价格合理、 公平。
性价比
(二)生态旅游者的责任
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生态旅游是负有保护环境与促进当地 人富裕双重责任的自然旅行。权益与责任对等原则。 1、环境保护的责任 (1)尊重旅游目的地的生命 (2)尊重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完美性包含着有益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价值,值得尊 重。尊重生态系统就应按生态规律来理智地行动。 (3)尊重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过程 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所遵循的自然生态过程有3个机制:能量单向流动机制、封 闭的物质循环机制、多层次的自我调节机制 (4)尊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 入境问禁、入乡随俗 2、促进旅游社区经济发展的责任 有责任让生态旅游区与当地社区共同生存,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