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摘要生态旅游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

生态旅游的类型极多并且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

同时生态旅游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

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浅析了生态旅游的类型以及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简要分析,以便更好的发展生态旅游。

关键字: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类型浅析发展趋势和前景目录1 绪论 (1)2 生态旅游的概念 (2)3 生态旅游现状 (3)4 生态旅游的类型 (5)4.1 陆地生态旅游 (5)4.1.1 森林生态旅游 (5)4.1.2 草原生态旅游 (5)4.1.3 荒漠生态旅游 (6)4.1.4 湿地生态旅游 (6)4.2 水体生态旅游 (6)4.2.1 海洋生态旅游 (6)4.2.2 河流生态旅游 (7)4.2.3 湖泊生态旅游 (7)4.2.4 温泉生态旅游 (7)4.3 人工生态旅游 (8)4.3.1 农业生态旅游 (8)4.3.2 城市生态旅游 (8)4.4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8)4.4.1 宗教生态旅游 (8)4.4.2 民俗生态旅游 (9)5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和前景 (9)总结 (1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2)1 绪论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生态学、旅游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

生态旅游不仅迎合了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而且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

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资源是指凡是能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 在有意识的保护的前提下能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且产生可持续生态综合效益的具有生态美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的总合体。

以前人们的生产能力低下,一味的依靠大自然,对大自然的索取有限,但是近20年来生态旅游在全球获得快速发展,我国拥有成片的十分丰富的自然和民族生态旅游资源,因此生态旅游在我国也成为了一个朝阳产业正蓬勃发展着。

2 生态旅游的概念顾名思义,生态旅游是以生态为内容的旅游。

“生态”是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及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状态。

在生态旅游中,则应是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态学等概念的简称或统称。

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彼此间以食物链为基础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生态环境是指围绕人类周围的一系列生态系统,这一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人类环境科学的发展,使生态学已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形态的各个方面,赋予其新的内容和动力,生态旅游就是如此。

旅游是人们为增长见识、探新猎奇、娱乐修养等目的而到异地的旅行。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可表述为:人们为了解观赏自然风景、野生动植物及栖息环境、该区的文化风貌以及娱乐、休养、探险、科研等目的,而到具有较完整生态系统或违背干扰污染的自然区域的旅行。

3 生态旅游现状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归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此后森林的公园的建设以及生态旅游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这时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983年,“生态旅游”一词正式出现在文献中。

它不仅用来表征所有观光自然景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化遗产的旅行,而且要求被观光的区域和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并且在可持续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

它既是旅游众多分类的一种类型,也是旅游的一种指导思想,不管什么旅游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近几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新潮流的旅游产品更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其中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球。

虽然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生态旅游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即加以利用。

但是,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都会对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发展生态旅游不搞好规划,就可能导致生态旅游环境的问题,就会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1988年,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为550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4年去非洲的国际旅游者为1857.73万人次,其中生态旅游者占60%以上。

2009年,全球生态旅游的产值更是超过了5000亿美元,每年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生态旅游消费和投资资金更是多达500亿美元。

而且生态旅游正以20%-25%的年增长率在增长,是世界旅游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

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半期大力提倡发展生态旅游事业后,大大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还把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观光农业和农家乐庄园的建设带动起来,使得保护区的国家公园类型,例如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海岸公园、水利公园等蓬勃发展起来,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繁荣地方经济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8年10月,国家旅游局、环保部联合编制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大幅度推进了中国的生态旅游的发展。

至2009年底,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2458处,总规划面积1652.5万公顷,各类自然保护区2012处,总面积1.2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79%。

在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0多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个。

但是,由于我们对生态旅游概念的不了解,破坏生态的例子也尤为的多,主要还是在保护区内盲目的大规模修路、盖房和建设许多现代化设施,大量占据土地,破坏环境和自然景观。

4 生态旅游的类型由于生态旅游资源概念尚无统一界定,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也没统一的标准。

传统旅游资源分类中,根据属性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根据不同的分类法,可以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不同的类型。

4.1 陆地生态旅游4.1.1 森林生态旅游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生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森林中的植物多以乔木为主,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经常和其他类型的资源伴生,如自然资源中的地文类、水文类、气象类和生物类,人文资源中的民俗风情、宗教建筑、生态文化等。

森林生态资源在不同地域景观不同,生态系统不同,并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主要旅游价值表现为由于富含负氧离子以及植物散发的香气可以提供新鲜空气,提高人体免疫力甚至治疗某些疾病;森林的美景也可以使人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还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而森林中的一些绿色食品,药材,木材都可以通过适当的采伐和加工成为旅游商品。

4.1.2 草原生态旅游草原指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以旱生和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

草原在全球分布也很广泛,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35%,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

草原的旅游价值主要是草原景观的观赏价值,草甸在夏秋季节有多重植物处于开花期,草原上栖息的野生动物的形态及生活习性也具有观赏和研究性,最著名的是非洲热带稀树草原开展的生态旅游。

另外,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与环境相适应,创造发展的牧业文化,即草原文明。

在生产生活方式上有很强的特色,与当地环境的和谐一致,是一种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我国分布有大面积的草原,最为著名的是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首批建设的生态旅游区。

4.1.3 荒漠生态旅游荒漠指在干旱极端干旱地区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年蒸发量超过2000毫米甚至5000毫米的条件下,地表裸露植物生长极为贫乏之地。

荒漠中的天气较为恶劣仅能维持一些特殊适应能力的昆虫、爬行类、啮齿类和鸟类,大型哺乳类物种很少,由于食物网过于简单,所以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

荒漠生态系统的主要旅游价值以其一望无际的旷远,神奇,壮观等景象吸引游客,在其恶劣环境下,各物种表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蕴藏着人生哲理,既有内涵又有科学价值观。

世界上沙漠分布广泛,非洲撒哈拉沙漠已经展开旅游,我国新疆等地也已经开展沙漠生态旅游。

内蒙古塔敏查干沙漠在2005年5月初投资新建,现已具有骑马沙漠探险、骑骆驼游沙漠、滑沙、沙漠越野、沙漠客栈、沙漠排球等旅游项目,同时还搭配了农家乐餐饮以及住宿等服务,让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到沙漠娱乐带来的乐趣。

4.1.4 湿地生态旅游湿地是一种多功能、独特的生态系统。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也不同于水生生态系统,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生态系统。

比起其他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产力高效性以及效益综合性十分明显,但他同时又有易变性和脆弱性等特点。

湿地旅游价值很高,湿地的自然景观优美,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生物物种丰富更有许多珍稀的物种,湿地常有大面积水面可以开展水上娱乐活动。

世界上有许多湿地都被辟为保护区同时又开展生态旅游。

我国与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多处湿地也在保护的同时发展旅游。

4.2 水体生态旅游4.2.1 海洋生态旅游海洋是最主要的水体生态系统,目前,作为主要开展旅游的区域是海以及和海连在一起的海岸,海岸可分为基岩海岸、泥沙海岸和生物海岸,三者都有很好的旅游价值。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旅游价值较高,一般包括四部分:固态的海滩、液态的海水、泥沙质的海岸和绿色后腹地。

主要旅游价值是由阳光、沙滩和海水组成的3S资源,具有较好的疗养价值,尤其是生态坏境良好的热带海滨,如泰国的芭提雅、美国的夏威夷和我国的海南三亚等。

海域风光还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包括一些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海上还可以展开丰富多彩的海上运动,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利用珊瑚海岸发展潜水旅游。

海洋民俗旅游也相当有特色,出海打渔、吃住渔家、开展赶海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