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第一组)

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第一组)

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第一组)
极限法是一种用来测定人眼辨别两种不同刺激条件下最小明度差别的方法,也称为强
度测量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对试验物品的两个刺激条件进行比较,确定试验者的阈限值。

实验所需设备
1. 显微镜:用于观测实验物品的细节。

2. 校准盒:用于校准实验中的灯光强度。

3. 光学台:用于固定实验物品和记录数据。

4. 实验物品:常用的包括Adams色觉版、脉冲型荧光灯、随机点矩阵等。

实验流程
1. 校准灯光强度
将校准盒放在光学台上,调整灯泡距离校准盒的距离,让灯光辐照在校准盒上15秒,然后用电子卡尺测量校准盒的边长,计算出校准盒的面积S。

然后将校准盒挪到光学台的
正中央,记录灯光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再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灯光的强度I:
$$I = \frac{P}{S}$$
其中P为灯光功率,单位为瓦特,S为校准盒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I为灯光的强度,单位为瓦特/平方米(W/m2)。

2. 实验物品的准备
选择合适的实验物品,如Adams色觉版,在光学台上放置一张Adams色觉版,保持水平。

调整灯光的位置和强度,使得试验中两个刺激条件的灯光强度相等,并且亮度达到最
大值。

3. 实验的具体操作
(1)前奏条件
让试验者适应实验环境,这个环节可设置为5-10分钟。

(2)正式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让试验者通过显微镜观察Adams色觉版,调整灯光强度,以达到两个
试验条件灯光强度的匹配。

然后,让试验者进入实验状态,观察Adams色觉版,在逐渐改
变两个条件中的一项亮度时,试验者应报告感知到的明度差异。

主试可进行多轮实验,取得平均结果。

(3)数据处理
根据每个试验者的反应,记录其阈级(或阈限值),并据此得出整个实验组的平均值,以此判断试验物品的明度差别阈限。

实验注意事项
1. 由于人眼的感知能力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疲劳、压力、饥饿等,因此实验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因此,对每位被试对象应当限制实验时间和频率,以保证实验精确。

2. 应尽量使实验物品的两个条件之间的灯光强度匹配,以此消除被试者感知亮度和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并尽量保持相似性,以达到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物品应当选取准确、可重复的品种,并按照同样的程序进行实验,以保持实验的对比性和准确性。

总结
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实验方法,其重要性在于揭示了人眼对明度的感知能力。

实验过程中,应考虑到实验物品和试验者的不同条件,以此消除不确定性和误差。

仔细的实验设计和严密的实验控制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