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5篇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精选篇1登鹳雀楼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
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
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提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
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
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
(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
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三、自学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
楼入穷目更层登鹳雀依2.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齐读)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
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
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入:与“人”、“八”比较。
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
右边“米、女”上下各半。
“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2.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精选篇2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认字,巩固看拼音识字的能力。
2、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3、认识本课的八个生字,学会笔画“竖折”,并学写“山、日”。
学习重点:1、能借助拼音认字读古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学习新笔画。
学写生字。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识字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
播放鹳雀楼的录像。
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3、有一个古人他到了鹳雀楼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听听吧!做好指读姿势。
播放配乐朗读《登鹳雀楼》4、你们想读这首诗吗?请你准备好,小声地方跟着老师读一读。
学生活动:学生手指书边读诗边认字。
5、自己再读一读,在不认识的字上点上点。
6、这次咱们指着书大声地跟着老师读,注意点点字的读音。
二、理解古诗意思1、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
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黄河入海流。
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
3、见到美景,你再来读诗,读出你的高兴与喜悦吧!4、我们看着黑板上的诗,听着音乐,配上手上的动作,现来读读。
5、谁愿意读读这首诗,其他同学做好指读姿势。
三、读文后识字过渡句:古诗大家都会读了,这些字你认识吗?(字词课件)1、文中“白日”“依山尽”变红,指名读。
2、“黄河”“入”变红,指名读、抢读。
3、“千里目”变红,小老师带读。
师:这些变红的字词,回去了,你还认识吗?点击变红的字词,回到诗中,边点击生边读。
4、出示词卡:有些生字要搬家,跑到了我手上,你还认识吗? (生字卡)黄、入、海、流、千、更、层、楼、5、生字宝宝见到你们这么聪明又跑回诗里了。
看书,做好指读姿势,我们再来读诗。
看看还认识他们吗?6、这么美的诗你们能背下来吗?孩子们试着自己背一背。
给一定时间自背后指名背。
2到3人背。
四、指导书写1、过渡语:太阳西下的景色多美呀!诗句里的字会写就更好了。
2、学习新笔画:竖折板书:竖折3、看哪个字用上“竖折”了?“山”4、观察“山”字的结构,两笔与“竖折”的关系。
带着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山”。
5、在田字格中临写“日”。
观察“日”的结构、笔顺、感知“日”的笔顺。
总结:先里头后封口或先内再外。
6、自己喜欢写哪个字就写哪个字。
五、作业将今天学习的古诗背给家人听。
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精选篇3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前查资料多媒体课件鼓励学生背诵古诗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雀”和“楼”。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学习古诗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一起来背一背。
2、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一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3、师板书课题,学习“雀”和“楼”4、简介鹳雀楼: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县的西南城上,前面可以看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鸟儿鹳雀在楼台上休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台叫做鹳雀楼。
有一天,唐朝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将要落山的太阳和奔腾的黄河,想了很多,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学生自由借助拼音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在不懂的字词旁画上“?”号;出示诗句,检查学生的朗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穷、更、入】这几个生字比较难读。
指名读,齐读一下难读的生字。
指名1人读古诗。
同桌互读互听三、品读古诗过渡: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1、学习第一句诗。
⑴小朋友先读读第一句诗,再看看文中的插图,你都看到了什么?(点名“白日”指傍晚时的太阳)⑵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再去看看吧。
师配乐深情叙说:夕阳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缓缓落下,余晖染红了天边的云彩,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波涛汹涌,流向远方,流入大海。
⑶如此壮观、美丽的景象,让诗人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吟道:白日…,黄河……。
⑷现在,你明白了诗句中的“依”是什么意思了吧?(挨着、靠着)那“依山尽”就是指太阳挨着群山渐渐西沉,最后看不见了。
⑸诗人站在鹳雀楼上,不仅看到了夕阳西下的美景,还见到了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正流向大海。
⑹指导朗读: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滚滚的黄河水,想像它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老师相信,你们能把这句诗读得更好!(视频出示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生自由练读。
⑺指名1人读。
若读不到位,师加以指导。
小结学法:这句诗写出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象。
(板书:看)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这句诗的?(借助文中插图,发挥想象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大帮手,读好诗句)对呀,我们可以借助课文里的插图,想象画面,来学习古诗,今后,大家一定要常运用这个方法。
2、学习第二句诗:⑴站在鹳雀楼上,面对这样壮观的美景,诗人不禁心潮起伏,引读(第二句)(背景图:鹳雀楼)⑵理解“欲”、“穷”在板书上点出“欲”,“欲”在字典里由四种解释(课件出示:①欲望②想要③需要④将要),你觉得这句诗中该选哪种意思呢?(课件闪出“②想要”)⑶“目”指眼睛,“千里目”诗一种夸张的说法,指看到更远的地方,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必须要。
⑷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⑸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生自由谈。
(是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板书什么地方也需要更上一层楼?生自由谈。
出示:(1)学期结束了,我希望好朋友不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用诗句鼓励他,愿他学习:。
(2)爷爷奶奶希望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不断进取,越来越出色,祝他们工作:。
小结: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收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对这句话的新的理解和感受吧!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的决心。
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课件出示画面、古诗。
再把这首诗连起来读读吧!情境中背诵伴随着优美的古筝曲,练着把这古诗背一背。
谁来背?指名2人背。
齐背。
反馈练习回忆古诗填空:见《补……》第47—48的第1题。
3、拓展练习王之涣还写了很多诗呢,今天,我们再来看他写的另一首诗《凉州词》课件出示: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师带领生齐读一下。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雀”和“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剩下的生字。
3、正确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1、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背,分组背。
2、随音乐一齐背诵。
二、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依入欲穷目更指名读,齐读2、说说哪一个字最难记:重点指导:入欲更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师范写:入欲更4、学生描红临写。
三、正确完成练习1、比一比,再组词八()穷()衣()日()容()入()究()依()目()欲()2、默写这首诗,同桌互查。
3、完成《补充习题》幼儿园古诗教案中班精选篇4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知道个别词的意思。
2、学习吟唱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PPT、Flash活动重点:学习吟唱古诗。
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知道个别词的意思。
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师:噢,看到了一座塔楼。
其实,这座塔楼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
很久以前,有一位叫王之涣的诗人,他登上了这座鹳雀楼,看到了很美丽的景色,于是就写下了这首古诗《登鹳雀楼》。
2、欣赏古诗师: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才可以写下这么美的古诗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吧!二、理解古诗大意1、出示落日图片,理解诗句“白日依山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