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摘要:时代的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也使高中英语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英语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着眼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全球意识,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教学观念教学方式
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新教材的特点:
新教材的内容符合高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主题鲜明,板块设计科学、新颖,所选用的材料多为生活中的真实材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且具有时效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它注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及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挑战: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新教材的使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优化了英语教学过程,但与此同时也给高中英语的教与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词汇量要求明显增大。

优秀高中毕业生要求理解和掌握45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这一要求远远高于原标准,增加了学生英语学习的难度。

这对本届学生来说尤为明显。

二、教学内容增多。

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如此多的内容,既要讲解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交际训练,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广阔的知识面,能够灵活地把握教材。

不能为了教而教,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取舍,为我所用,有效地整合课程资源。

三、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要求提高。

新教材在老教材要求摒弃哑巴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听、说、读、写分而置之,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保持其一致性,共同为本单元主题服务。

因此,师生都必须改变陈旧的观念,切实将课改观念内化到教学过程中,真正重视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探索:
一、抓住基础不放松
词汇和基本的语言知识是语言大厦的基石。

没有这些基石,语言
学习便无从谈起。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词汇和基本语言知识仍不能被忽视。

没有一定的输入量作保证,很难实现有效的输出。

但输入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二、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
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要求的提高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点,也是时代发展的一大趋势。

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开放课堂,让学生在有大量输入的情况下也能有足够的输出,真正使学生在课堂锻炼中有所收获。

切忌走形式,走过场。

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时可采用场景式任务教学,预先设置好场景,使学生可以预知即将发生的事情。

这既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又可以帮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生活中习得英语。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高中学生仍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因素的支配。

情感因素不仅影响学生的短期学习效果,还影响着他们的长远发展。

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

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全球意识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交际工具。

不同地区的语
言可以反映该地区的地域特征、经济面貌、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

因而,语言跟民族文化息息相关。

学习一门语言本身就包含了学习其内在的文化。

因而英语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单纯的语言来学。

英语只是一种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目的。

在学习英语语言本身的同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

给学生讲讲复活节的彩蛋和感恩节的火鸡,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主动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用英语这个工具,通过交流、合作完成某项任务。

例如:根据各单元的主题,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做project.这既可以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又可以增强他们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让他们真正使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程作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新事物,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但与此同时,它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

从它的产生到自身的完善,从初步为人们所接受到逐步发展,直至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必然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目前,我们仍处于一个逐步接受,逐步探索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去,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并将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真正地促进英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