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音乐教案设计

初中音乐教案设计

1、唱歌教学的综合性 唱歌课教学的课堂提示 2、唱歌教学的技巧性
3、唱歌教学的情感性 4、唱歌教学的情趣性 逐步展开、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唱歌教学的综合性?
唱歌教学的综合性,就是欣赏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 是学习音乐知识、识谱的过程。是学习他人的创作,由自己进行 再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用歌唱手段感染自己、教育自己 感人别人、教育别人的过程。
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能够对自己或他人的演唱做出评价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2—4首等
一、全方位了解音乐作品(通过教材或其他)
音乐的表现形式--(创作手法、旋律进行、乐器包括人声的编等) 音乐表现内容----(作曲家的创作目的、作品的标题)
比如《铁蹄下的歌女》中的装饰音的运用是为了表达女性的 角色,具有女性的色彩。
4、全体同学齐唱一遍。 5、教师再范唱一遍 6、听录音 四、布置作业 1、按基本训练要求复习歌曲
作业
观看教学案例,写课后反思
四、唱歌教学的情趣性
在唱歌课的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通过欣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 面注意因材施教,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以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铁蹄下的歌女》为例
教学过程
1、导入(和本节课相关的一切内容,如图片、故事等) 2、发声训练 3、学习新歌(作者简介略) (1)、整体欣赏《铁蹄下的歌女》 (2)、分段学习(第一乐段,被人当做商女)
第一乐段;前两句气息悠长、抒情;表现歌女不甘心处于 社会底层的痛苦心情。在演唱时注意归韵不要早。
第二乐段(为了饥寒交迫------永远的漂流) 教法:边纠正边范唱,注意表现情感
转入字字血、声声泪的叙述。旋律中充满了心酸和凄楚。
第三乐段(谁甘心做人的奴隶---被鞭挞的遍体鳞伤)
综合了前两乐段旋律和节奏的因素。前两句仍是不平的 呐喊。随后,节奏拉长,音乐达到高潮,表达了歌女不 可抑制的愤懑之情。
如:附点音符x . x
五、确定教学过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1、组织教学 2、发声练习,注意其目的性及可接受性。 3、学唱新歌:简介歌曲及其词、曲作者, 范唱、读歌词识谱、练唱歌曲、感情处理。 4、复习巩固 5、欣赏与 本课有关的内容 6、小结
课堂教学提示
----- 唱歌课教学设计
如何获得审美体验?
二、确定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了解本首作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会什么知识及 演唱技能? 如: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技法:“鱼咬尾” 初步学会歌唱的气息以及发声的基本理论。
三、过程与方法
教师范唱
学生聆听
分析对比
四、确定教学重、难点
重点:针对教材分析来制定(是学生所需要重点 掌握) 难点: 针对学生情况及认知能力来制定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唱歌课的 教学设计
请思考:唱歌课如何设计?
唱歌课教学目的
1、1
表现模块
培养学生的感受 能力和审美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能够主动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能够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 进一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3、了解变声期,懂得嗓音保护
4、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
二、唱歌教学的技巧性。
1、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 2、掌握好唱歌时的正确呼吸方法 3、纠正发声训练中在音准、音量、音色 等问题上常见的错误,要控制歌唱时间、 保护学生的发声器官 4、培养学生清晰的咬字、吐字
三、唱歌教学的情感性。
让学生学会处理、表现歌曲的情感,在理 解的基础上,把歌曲的感情化为把自己的 心声。通过教师对歌曲的介绍、分析、处 理和范唱(或其他形式)。让学生从感受 完整的艺术形象入手,继而进入歌曲的意 境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