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忠市工业发展存在问题探析2

吴忠市工业发展存在问题探析2

吴忠市工业发展存在问题探析----对吴忠市工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吴忠市工商联王宇峰“无工不富”,自古而然。

这句话今天对许多地方同样有效。

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要想发展的快,就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加快发展地方工业。

为了改变当前的贫困落后状况,吴忠市逐渐放弃了建设传统农业大市的发展理念,确定了“兴工强市”的跨越式发展方针。

近几年来,吴忠市工业增加值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但与发达地区甚至周边欠发展地区相比,在发展速度、发展质量上仍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差距还在逐渐拉大。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工业经济内部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县域工业发展很不平衡受自然条件、传统产业和开发时间的影响,吴忠市县域间工业发展很不平衡,成为制约吴忠市工业化进程的主要问题。

红寺堡区开发建设时间短,到目前只有11年时间,主要是为解决宁南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而实施的全国最的移民扶贫开发工程,近年来工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仍处于以农为主的传统发展阶段。

同心县农牧业生产条件差,自然资源严重匮乏,发展工业的资源禀赋不好,工业主要以羊绒加工为主(绝大部分原料需要外购),致使工业发展缓慢,目前也处于传统发展阶段。

盐池县工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打下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也经历过全部关停工业产值几乎为零的被动局面,近几年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牧业产品,加大对工业发展的引导和投入,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09年人均GDP达到1945美元,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

利通区和青铜峡市工业基础较好,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2009年,利通区人均GDP为2431美元,已经进入工业化初期后半段;城镇化率虽然达到47.4%,主要原因是政府加大旧城改造(拆迁了大量的城中村)和新城区开发建设(占用大量的耕地)力度,大量农民成为失地农民,被动成为城市市民。

青铜峡市在青铜峡铝业等几家大型国企的拉动下,工业发展速度较快,2009年人均GDP已达4283美元,达到了工业化中期的标准值;如果剔除国企对GDP的贡献(完成总产值92亿,完成增加值27.4亿元,占当年GDP的38.4%),人均GDP只有2798美元,也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段。

吴忠市工业化发展的这种极不平衡性,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要想完成工业化那将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表1 2009年吴忠市各县(市、区)工业化水平县(市、区)人均GDP美元二次产业所占比重城镇化率利通区2431 49.6% 47.4%红寺堡区501 23.8% 13.1%青铜峡市4283 64.7% 29%盐池县1945 43.1% 20.7%同心县757 30.2% 24.7%资料来源:根据吴忠市统计年鉴2010计算整理。

吴忠市县域工业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在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不对称,劳动力转移的压力非常大。

除利通区外,吴忠市另外4个县(市、区)的城镇化水平都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山区3个县(区)的城镇化水平就更低了。

青铜峡市人均GDP高出其他4个县(区)很多,但城镇化水平只有29%,主要原因是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太小。

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慢,成为吴忠市工业化发展的沉重负担。

基本实现工业化要求城镇化水平一般应达60%以上。

2009年吴忠市城镇化率为32.1%,2020年要达到60%,需要年均提高2.54个百分点。

因此,吴忠市工业化和城镇化任务相当艰巨。

二、工业经济总量总体上偏小经过多年发展,吴忠市工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

但从总体上看,吴忠市工业经济总量小,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低。

2009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84.1亿元,占GDP的44.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为71.6亿元,占GDP的37.6%。

全市共有各类工业企业18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178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有3个,中型企业有27个,其余全是小企业。

企业最大产值为47.2亿元。

产值过10亿的有4个,产值过5亿的有10个。

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值低,是吴忠市工业发展的最大现实问题,也是吴忠市工业化水平不高的直接原因①。

吴忠市工业经济总量小,还表现在产业集中度不高。

到目前为止,吴忠市还没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就更谈不上对外有什①资料来源:吴忠市统计年鉴2010.么影响力了。

吴忠市农牧业资源有比较优势,围绕农牧业产品的深加工,2009年农副食品加工企业达到23家,多数规模较小,共完成产值11.8亿元,只占到工业总产值的4.8%。

依托丰富电力资源发展起来的两头在外的冶金产业,2009年生产企业达到17家,尽管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31.4%,但只有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属大型企业(在全国排名第三)。

化工产业企业数也较多,2009年达到27个,产值达到40亿,占工业总产值的16.4%,但亏损企业达到20个,根本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②。

吴忠市工业经济总量小,还体现在产业链短和企业关联度低。

吴忠市现有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绝大部分是产业链的上游产品,产业链下游产品很少。

生产企业大多是各生产各的,很少为其他企业生产配套产品,企业与企业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利益关联,有的更多是同行业的恶性竞争。

以冶金企业为例,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铝锭,虽然新建了铝型材等下游产品生产项目,但下游产品规模不大,市场占有份额很低;其他冶金企业多集中生产铁合金、电石,下游产品或配套产品生产项目基本没有,企业与企业之间经常处于无序的竞争状态,企业的利润空间挤压殆尽,所以企业亏损面比较大。

2009年全市17个冶金企业,亏损的13个,亏损面高达76.5%③。

三、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②资料来源:吴忠市统计年鉴2010.③资料来源:吴忠市统计年鉴2010.改革开放以来,吴忠市不断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但总体上仍不尽如人意,工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很突出,成为制约吴忠市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轻重工业看,虽然轻工企业数与重工企业数相差不大,但重工业产值是轻工业产值的2.98倍。

轻工业依赖农产品原料的特征十分明显,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占到68.8%。

重工业中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所占比重大,2009年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共完成产值100.5亿元,占重工业总产值的55%④。

从行业门类看,原材料和基础性产业比重大,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按产值从大到小排序前十位的行业依次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合成材料制造、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这些行业基本都是原材料和基础性产业。

从企业规模看,大企业太少,经济运行不稳定。

吴忠市大型企业只有3个,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9.2%。

由于大型企业少,其经营状况的变化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运行影响巨大。

当地业内人士常说这样一句话,“青铝打喷嚏,全市得感冒”。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青铝被迫大幅减产,影响全市工业增加值近4个百分点,给工业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带来④资料来源:吴忠市统计年鉴2010.了极大压力。

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集体工业企业比重仍然居高,地方民营工业企业比重偏低。

全市共有国有或国有控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个、集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个。

2009年按产值排序前30名工业企业中,国有、集体的就12个,共完成产值109.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4.9%(正常年份一般在50%以上)。

地方民营工业企业虽有一定发展,对推动全市工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普遍存在着规模小的问题。

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看,“两高一资”企业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大。

吴忠市17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两高一资”企业多达105个,产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以上。

能源消耗高居不下,环境污染长期从根本上得不到治理。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8万吨标煤,万元工业产值单位能耗2.32吨标煤,其中青铜峡市高达3.16吨标煤。

2010年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铝、铁合金、电石高载能企业和造纸高污染企业被强制限产、停产,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⑤。

四、工业企业核心缺乏竞争力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和知识化的今天,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对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产业竞争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

从成功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来看,它们在工业化过程中,技术进步贡献份额大大上升。

但从吴忠市情况看,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⑤资料来源:吴忠市统计年鉴2010.中远未占据主导作用。

目前,吴忠市共有企业技术中心19个,其中: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2个、市级15个。

从吴忠市企业技术中心的数量和层级不难看出,吴忠市工业企业对科技进步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经费及其投入强度(R&D与工业增加值之比)、每万从业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每个技术开发人员占用技术开发经费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⑥。

另外,有影响的大企业少,需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淘汰落后技术和缺乏竞争力的中间技术。

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然滞后,比重偏小;另一方面,传统产业面临着一般性生产能力普遍过剩、技术改造投入不足导致产业升级缓慢等问题。

由于改造步伐缓慢,使得传统产业优势逐步弱化,发展空间和潜力日益缩小,如不能通过结构调整得到提升,就陷入低质低效的窘境,难以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

五、运行质量普遍较差2009年,吴忠市17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多达76个,亏损面为42.7%。

吴忠市工业企业的运行质量到底如何?值得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1998年起在全国正式实行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总量指标,可以用来考核和评价各地区、各行业乃至各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的实际水平和发展变化趋势。

通过对吴忠市2009年工业经济效益综⑥资料来源:吴忠市科技局提供。

合指数的测算分析,能够比较客观的判断出整个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状况。

总资产贡献率反映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也是评价和考核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2009年吴忠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7965万元,税金总额72860万元,利息支出77853万元,平均资产总额3696869万元,据此算出2009年吴忠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5.37%,低于标准值5.33个百分点。

这是一个非常不容乐观的数字,说明吴忠市工业企业获利能力极差,同时也说明工业资产状况很不好。

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净资产的变动状况,是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

资本保值增值率(%)=报告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上年同期期末所有者权益×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