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入学考试复习提纲医学基础课:单项选择题:1.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E )A.神经活动B.肌肉收缩C.腺体分泌D.反射活动E.动作电位2.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B )A.正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C.神经调节D.体液调节E.自身调节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A.反射B.反应C.适应D.正反馈E.负反馈4.下列关于刺激和反应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 )A.有刺激必然产生反应B.产生反应时,必然接受了刺激C.阈刺激时,必然产生反应D.有刺激时,不一定产生反应E.有时反应随刺激强度加大而增强5.人体内O2、C0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出胞E.继发性主动转运6.钠钾泵的作用是( A )A.将Na+泵出细胞外,将K+泵入细胞内B.将Na+泵入细胞内,将K+泵出细胞外C.将Na+泵入细胞内D.将Na+和K+泵入细胞内E.将Na+和K+泵出细胞外7.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B )A.钠平衡电位B. 钾平衡电位C. 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和D. 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差E. 锋电位与超射值之差8.人工地减少细胞浸浴液中Na+ 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 B )A.增大B.减少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少E.先减少后减少9.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B )A Na+B Ca2+C Cl-D K+E Mg2+10.低温库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 C )A Cl-B Ca2+C K+D Na+E 有机负离子11.影响红细胞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B )A.血浆胶体渗透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静水压E.毛细血管血压12.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将导致( D )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地中海贫血E.溶血性贫血13.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促进( A )A.铁的吸收B.蛋白质的吸收C.维生素B12的吸收D.骨髓造血和红细胞成熟E.雄激素的释放14.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 C )A. 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B. 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C.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D.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E. 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15.已知供血者血型为A型,交叉配血试验中主侧凝集,次侧不凝聚,受血者的血型为( D )A.A型B.B型C.AB型D. O型E.以上都不是16。
.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是( E )A. 盐键B. 二硫键C. 肽键D. 疏水作用E. 氢键17. 有关DNA结构的正确描述是( D )A. 两股螺旋链相同B. 两股链平行,走向相同C. 每一个戊糖上有一个自由羟基D. 碱基平面垂直于螺旋轴E. 碱基平面平行于螺旋轴18. 与mRNA中的ACG密码相对应的tRNA反密码子是( D )A.UGC B. TGC C. GCA D. CGU E. TGC19.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E )A. 底物浓度B. 酶的浓度C. 反应环境的酸碱度D. 反应温度E. 酶原的浓度20. 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是( A )A. Km↑,Vmax 不变B. km↓,Vmax↓C. Km不变,Vmax↓D. km↓, Vmax↑E. km↓, Vmax 不变21. 肝脏生成乙酰乙酸的直接前体是( A )A. β-羟丁酸B. 乙酰乙酰辅酶AC. β-羟丁酰辅酶AD. 羟甲戊酸E. β-羟基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22. 下列磷脂中,哪一种含有胆碱( D )A. 脑磷脂B. 卵磷脂C. 磷脂酸D. 脑苷脂E. 心磷脂23. 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起主要作用血浆脂蛋白是( C )A. IDLB.HDLC. LDLD. VLDLE. CM24.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 D )A. 氧化脱氨B. 还原脱氨C. 直接脱氨D. 转氨E. 联合脱氨25.合成尿素首步反应的产物是( B )A. 鸟氨酸B. 氨基甲酰磷酸C. 瓜氨酸D. 精氨酸E. 天冬氨酸26. 苯酮酸尿症患者缺乏( C )A. 酪氨酸转氨酶B. 酪氨酸酶C. 苯丙氨酸羟化酶D. 多巴脱酶E. 酪氨酸羟化酶27.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 C )A. GMPB. AMPC. IMPD. ATPE. GTP28.5-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机制是( D )A. 合成错误的DNAB. 抑制尿嘧啶的合成C. 抑制胞嘧啶的合成D. 抑制胸甘酸的合成E.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29. 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和糖代谢的物质是( E )A. 葡萄糖B. 6-磷酸葡萄糖C. 1-磷酸葡萄糖D. 1,6-二磷酸葡萄糖E. 5-磷酸核糖30. 酶的化学修饰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C )A. 甲基化与去甲基化B. 乙酰化与去乙酰化C.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D. 聚合与解聚E. 酶蛋白和合成与降解31.心室内压力达最高值在( C )A.心房收缩期末B.等容收缩期末C.快速射血期D.等容舒张期末E.心室充盈期末32.心室容积最小在( C )A.等容收缩期末B. 快速射血期末C.减慢射血期末D.等容舒张期初E. 心室充盈期初33.第一心音产生主要是由于( C )A.半月瓣关闭B. 半月瓣开放C. 房室瓣关闭D. 房室瓣开放E. 心房肌收缩3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能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 C )A. Na+内流,Cl- 外流B. Na+外流,Cl- 内流C. Ca2+内流,K+外流D. K+内流,Ca2+外流E. Na+内流,K2+外流3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4期恢复细胞内外离子正常浓度梯度靠( E )A.细胞膜渗漏B.单纯扩散 C通道易化扩散 D. 载体易化扩散E. 钠-钾泵主动转运36.对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可产生局部兴奋B. 阈上刺激能产生动作电位C. Na+通道失活D. 此期相当于心室全收缩期舒张早期E. 此期时间较长远37.自律细胞区别于非自律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主要特征是( E )A.0期除极速度快B.平台期较明显C.1期复极速度慢D. 3期复极速度慢E.4期有自动除极38.关于心肌动作电位和心电图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E )A.QRS综合波相当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B.S-T段相当于平台期C.T波反映心室肌3期复极D.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E.Q-T间期时程与心率成正变关系39.总截面积最大的血管( A )A.毛细血管B.小动脉C.小静脉D. 大静脉E.大动脉40.血流阻力主要来自( C )A.毛细血管B.微静脉C.微动脉D. 动脉E.大动脉41.收缩压为100mmHg,舒张压为70mmHg,其平均动脉压均为( C )A. 70mmHgB. 75mmHgC. 80mmHgD. 85mmHgE. 90mmHg42.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A )A.(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B.(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C.(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E.(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43.刺激心迷走神经时,心肌的作用可被下列哪一种受体的拮抗剂所阻( D )A.α -肾上腺素能受体B. β-肾上腺素能受体C.组织胺能受体D.胆碱能M受体E.胆碱能N受体44.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自( C )A.呼吸肌的舒缩B.肺舒缩运动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D.胸廓的舒缩E.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45.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由肺泡两型上皮细胞分泌B.主要成分是脂质C.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D.能增加肺的回缩力E.防止液体流入肺泡46.关于酶含量的调节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 酶含量调节属细胞水平的调节B. 酶含量调节属快速调节C. 底物常可诱导酶的合成D. 常物常阻遏酶的合成E. 激素或药物也可诱导某些酶的合成47.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DNA-pol)( C )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A. DNA-polⅢ。
DNA-polⅡ由多亚基的不对称二聚体组成BC. DNA-polⅠ有即时校读功能D. 都用NTP作底物E. 催化过程中,β、γ磷酸根分别生成游离磷酸48.PCNA是指( D )A. 一种顺式作用元件B. 一种反式作用因子C. 磷酸化得核苷D. 增殖细胞核抗原E.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9.原核生物参与转录起始的酶是( D )A. 解链酶B. 引物酶C. RNA聚合酶ⅡD. RNA聚合酶全酶E. RNA 聚合酶核心酶50.真核生物成熟mRNA5’-端得结构特点是( A )A.帽子结构 B. polyA C. 起始密码子AUG D. pppGpN-E. 核蛋白体结合序列AGGA51.核酶(ribozyme)( D )A. 是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B. 有NAD+辅酶C. 有茎环结构和随后的寡聚UD. 能催化RNA的自我剪接E.. 是由snRNA和蛋白质组成的52.翻译后一级结构的修饰不包括( C )A. 分泌蛋白水解除去信号肽B. 酶反应除去N端甲硫氨酸C. G蛋白共价连接疏水脂链D. 胶原蛋白赖氨酸羟基化E. 酪蛋白丝氨酸的磷酸化53.真核生物肽链合成起始的特点,错误的是( E )A. 真核mRNA不具有S-D序列B. eIF数目比原核多C. 真核核蛋白体是80sD. 需要帽子结合蛋白复合物E. 由甲酰甲硫氨酰tRNA起始5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产生( A )A. 5’磷酸基和3’羟基基团的末端B. 3’磷酸基和5’羟基基团的末端C. 5’磷酸基和3’磷酸基团的末端 C. 5’羟基和3’羟基基团的末端E. 以上都不是55.DNA克隆过程不包括以下步骤( E )A. 获取目的基因B. 选择与构建载体C. 筛选转化子D. PCR法合成目的基因E. 载体基因DNA测序56.真核细胞转染的常用方法有( C )A. 氯化钙转染B. 超声波穿孔C. 脂质体转染D. DEAE纤维素介导转染E. 以上都对57.维生素B2的活性形式是( B )A. 核黄素B. FMN和FADC. FMNH2和FADH2D. NAD+E. NADH+H+58.原癌基因是( C )A. 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和增殖的基因B. 存在于正常细胞基因组中的癌基因C. 突变的P53基因D. 体外引起细胞转化的基因E. 携带有转导基因的病毒癌基因59.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控制点是( B )A. 基因结构活化B. 转录起始C. 转录后加工D. 蛋白质翻译机翻译后加工E. mRNA从细胞核转运到细胞浆60.阻遏蛋白识别操纵子中的( C )A. 启动基因B. 结构基因C. 操纵基因D. 内含子E. 外显子医学专业课:单项选择题:1. 肝性脑病时,血氨增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最可能的机理是( C )A.干扰氨基酸代谢B.干扰大脑脂肪代谢C.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D.干扰大脑的水盐代谢E.对中枢的直接作用2. 女性,24岁,脐周隐痛伴腹泻1周,大便呈糊状,无粘液脓血,近半月发热,盗汗,钡剂灌肠示回盲部激惹症.为确诊应首选哪项检查?( B )A.剖腹探查B.结肠镜检查C.大便常规检查D.结核菌素试验E.腹部平片3. 肝硬化腹水患者,出现腹部剧痛,腹胀加重,尿少,腹部压痛,反跳痛,体温38℃,应进一步做哪项检查最有价值? ( D )A.血常规B.B超C.腹透D.腹水检查E.外科会诊4.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三天来上腹痛加重,反复呕吐,为胃内容物及咖啡样物,共三次约500ml,无宿食,吐后疼痛缓解,最可能合并( A )A.幽门梗阻B.上消化道出血C.穿孔D.癌变E.弥漫性腹膜炎5. 治疗原发性肝癌目前首选的方式为:( E )A.化学治疗 B.放射治疗 C.免疫治疗D.中医治疗 E.手术治疗6.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一般胃排空( B )A.前者增快,后者减慢 B.前者减慢,后者增快C.两者均增快 D.两者均不增快 E.两者均减慢7. 溃疡性结肠炎时,下列哪种情况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 B )A.暴发型病例 B.并发腹腔内脓肿 C.急性发作期D.磺胺类药物无效时 E.病情较重,病变范围较广8.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消化酶是:( A )A.胰蛋白酶 B.胰脂肪酶 C.胰淀粉酶D.磷脂酶 E.弹性蛋白酶9. 肝硬化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血腹、休克,最可能并发:( E )A.原发性腹膜炎 B.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C.结核性腹膜炎 D.原发性肝癌破裂 E.门静脉血栓形成10. 慢性胃炎伴哪项改变属癌前病变? ( D )A.浅表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B.浅表性胃炎伴脐状突起C.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D.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E.萎缩性胃炎伴假幽门腺化生11. 关于消化性溃疡的病理,最正确的是( B )A.胃溃疡多发生于泌酸最强的区域内B.胃溃疡的直径多数小于2.5cmC.对吻性溃疡仅发生于十二指肠D.一个以上的溃疡称为复合性溃疡E.溃疡的愈合多在2-4周1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 D )A.收缩压(SBp)≥160mmHg及/或舒张压(DBp)≥95mmHgB.SBp≥120mmHg及/或DBp≥80mmHgC.SBp≥150mmHg及/或DBp≥100mmHgD.SBp≥140mmHg及/或DBp≥90mmHgE.SBp≥130mmHg及/或DBp≥90mmHg13. 下述哪一种表现不属于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 ( A )A.双肺满布中小水泡音B.颈静脉怒张C.胸水和腹水D.肝脏肿大E.下肢凹陷性水肿14. 下列何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特征性表现( C )A 胸闷B 水肿C 咯粉红色泡沫样痰D 心悸E 以上都不是15. 下列哪种药物以降低胆固醇为主,也降低甘油三脂的:( A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