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过程的核算--说课

生产过程的核算--说课

生产过程的核算
说课稿
昆池职中孟小敏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产过程的核算》。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和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课堂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产过程的核算》是高教版基础会计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处于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之间,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要学习在生产过程中相关的账户设置,以及具体的业务处理。

本节课蕴含着企业具体生产过程发生的每一个步骤的相关核算,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从开设到销售产品获得利润的过程,并将每一个过程深入到核算当中。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生学习基础会计已有一段时间,对账户、复式记账法、会计凭证以及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有了一定的掌握,这些都为本内容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从学生的认知情况看,他们对实践操作较感兴趣,但对学习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存在着畏难情绪,理解能力较弱,对知识的掌握速度较慢。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2)理解生产过程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3)掌握生产过程
的账务处理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对账户的运用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学生对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习的乐趣
(2)增强自信心
(3)具有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生产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2、运用账户进行生产业务的账务
难点:设置的主要账户的性质和结构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本教学内容的特点,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情景导入法、案例教学法、图示法等多种教学法。

学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结合职业教育及学生际情况,将指导学生采用“发现法”和“探究法”进行学习。

(一)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
特点:配合“启发式、情景导入法”等教法,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养成连续性思维
特点:账务处理中,引导学生去发现业务处理的前后连续性,账户的对应关等,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决核算问题。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设疑导趣
情境导入:技工杨师傅的创业故事
技工杨师傅加工厂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企业越办越红火,越办越正规,杨师傅也被人们称为企业家了。

最近,他们又获得了加工一批办公桌的订单。

为此,加工厂购进了一批原材料,当月立刻开始了办公桌的生产。

生产过程中,领用了一批木材,共计120,000元。

根据有关计算,本月应付生产工人的工资7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10,000元;加工车间固定资产折旧20,000元;另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车间水电费等2,000元。

月末,该批办公桌全部完工,验收入库。

要求:请学生指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业务?
发生这些业务后,会计人员该做些什么呢?
【二】讲解释疑、探究知新
(一)、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进行分析、归纳
明确提出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1、领用材料(材料耗费)
2、结算职工工资和福利费(人工耗费)
3、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损耗)
4、支付或计算其他费用(其他耗费)
5、月末,结转制造费用
6、完工产品验收入库,结转其成本
明确了核算的主要内容后,教师提问:核算必须找到相应的工具—账户,那么完成上述生产过程核算应找到哪些账户呢?设疑引入下一内容:生产过程核算时设置的主要账户。

(二)、生产过程核算设置的主要账户及账务处理要点
(课件展示)
(三)举例说明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师生共同完成)
例:分配本月工资5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工人工资15000
元,乙产品工人工资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0元,
管理部门人员工资5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5000
-----乙产品20000
制造费用10000
管理费用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50000
【三】应用新知、提高技能
任务一:通过案例,运用设置的账户进行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
采用案例教学、自主探究、共同合作等方法:将指导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得出核算结果。

完成后,通过反馈,教师纠正偏差,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
作的品质,达成情感目标。

在教学中为了还原成企业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对会计核算的操作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账务处理采用填制记账凭证的形式。

任务二:请同学们归纳两个重点账户“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性质和结构。

【四】总结归纳,了解所得
【五】布置作业,层层巩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