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国学孝经上册教案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五、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含义:
1、学生自由说理解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
六、教师小结:对读与背中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
七、布置作业:将《开宗明义》读给家长听,并预习下一章。
教学反思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案序号:2
课题
天子章第二
课型
谁愿意领背,(课前一分钟开始)
还紧张吗(不紧张)那好,咱们开始上课。
一、复习。
1.齐背《开宗明义章第一》
师:背的真好。
2.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回答,也就是老师留的作业,看看大家谁完
成的好。想一想,第一个作业是什么(生答)谁做到了,请举手。
师:(小结)你们做的真好,老师知道你们在家都是孝顺的孩子,当一个
化,当我们看到先辈的美德,并继承发扬下来的时候,人类也就前进了、 进步了。
五、作业
1.从今天起每天要感谢父母来接我们。
2.在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教学反思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案序号:3
课题
诸侯章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能琅琅上口,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表达 含义。
2、读要体现节奏的美、情感的美。
人懂得自己爱自己,自己照顾自己,使自己不受到伤害,不用父母操心, 就是孝顺的开始。在社会上独立的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使自己的名声在
后世中传扬,以显示出父母的教育,这是孝顺的结果。这样你就是一个孝 顺的孩子,是一个少年君子。
二、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解题《天子章第二》
2.谁知道天子一词是什么意思(生;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注意句子停顿
教学方法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 乃至读通全篇。
教具
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指名学生朗读《天子章》。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孝经》选篇中的第三篇《诸侯章》
3、板书课题《诸侯章》
二、初步感知,听读:
1、教师范读
教具
录音磁带、录音机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孝经第一章
二、初步感知,听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3、学生跟着录音进行试读
三、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许多道理,念时要 轻松、流畅)
3、指名学生诵读
4、学生评议
四、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师;天子就是古代的最高领导人,也就是古代的皇帝。。
3.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4.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放到书上和老师一起读课文。
5.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6.指名读。
7大家一起读。
师:这一章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呢(生:答)
师:这一章主要是说明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应当尽的孝道,要博爱广敬,
感化人群。接下来我们看课文有几句话(4句)我们先学习第一句,谁 来读一下。(生:读)
这就是天子的孝道。
三、拓展延伸
师:我们学习了这么时间是不是累了。 (生:是)愿不愿听故事(生:愿意) 那同学们坐好听老师讲故事, 听完故事老师还有问题问大家, 谁回答的好 就奖励给他一颗红星。
师:讲故事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的儿子,他是汉朝的第五位皇帝,虽然他贵为皇 帝,却很孝顺自己的母亲。虽然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公务,他从没有忘记到 母亲的房间问候,后来他的母亲病了,他就日夜精心服侍,有时整夜守候,
三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案序号1
课题
开宗明义章第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能琅琅上口,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表达 含义。
2、读要体现节奏的美、情感的美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注意句子停顿
教学方法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 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
字音,乃至读通全篇。
师:这一章的意思我们都理解了,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课文。(生:齐读)
师:(小结)这一章首先是从天子开始讲的,换句话说就是古代的最高领 导人,古代的天子讲的是“以身作则、教化百姓。”天子的一言一行不但
要考虑当时的效果, 而且还要考虑长远的效果, 天子以爱和敬的心情对待 父母,就可以把自己的所行施教于百姓,树立典型于四海,百姓加以模仿,
师:你读的真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生;说)
师:子曰,就是孔子说的话,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 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的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
师:这句话的意思我们理解了,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再读一遍。(生:齐读)
师:大家读的真好,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句,谁来读一下。(生:读)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要把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
2、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3、学生跟着录音进行试读
三、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许多道理,念时要 轻松、流畅)
3、指名学生诵读
4、学生评议
四、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五、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含义:
力地侍奉双亲,而他的身教德行就像风吹草一样,自然风行于大地,很快 的普及到老百姓的身上,就是外国人看到了,也要模仿实行,争相遵从效 法。接下来我们一起读第三句。(生:齐读)这句的意思就是:这就是天
子的孝道呀!
师: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理解这句的意思。
《尚书 》里说:天子一人有善行,那天下千千万万的老百姓都敬 仰他,信赖他,而向他学习,去敬爱他们自己的父母了。
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覚,每天母亲吃药时,他都要先亲口尝尝,从不懈怠。 长达三年之久,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 兴旺。后来,汉文帝侍奉母亲的故事,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
问题: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讲的是谁的故事
3.他是干什么的
4.他侍奉母亲几年
四、总结
从这个故教学
目标
1、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能琅琅上口,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表达 含义。
2、读要体现节奏的美、情感的美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注意句子停顿
教学方法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 乃至读通全篇。
教具
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 学 过 程
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校长来听课,紧张吗(生:紧张)。 师:那我们先来背诵几首古诗,放松一下好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