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师评课方法及要点

小学教师评课方法及要点

小学教师评课方法及要点
一、听课
听谁的?为什么听?想解决什么问题?
注意:1、要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有一定恰当的评价。

2、要注意各环节,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关系。

3、要注意教学的真实性,真实成分有多少。

4、要记下自己的随想,边听边记。

5、要记下教师最重要的优缺点。

二、评课
1、抓主干,去枝叶。

2、在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评出教育改革的方向。

4、评课要与本学期的教学计划重点一致。

5、评价要允许教师有不同的方法。

三、评课指南
1、指导思想
2、学习效果
3、学习内容
4、问题设计
5、指导方法
6、学习状态
7、学习氛围8、教具和学具的使用
9、指导效果10、学习指导程度是否灵活、形式开放
四、评课方法
1、三阶段
(1)评课前准备
(2)课堂的观察——教师、学生活动
(3)课后分析交流
提出、研究、解决问题
2、听课四要素
看——师生的活动,听——教师的语言
记——运用规范的符号记录,便于分析、统计
想——教学思想、目标、结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师板书、学生活动3、评课五不要
不要挖苦讽刺,不要轻易下结论
不要以个人的倾向品评,不要信口开河
不要居高临下、趾高气扬
4、评课三为主
肯定成绩、帮助提高、鼓励改革
5、评课突出:重点特点
6、评课的五个关注点:
研讨课:谈建议、主张、关注未来
示范课:关注闪光点交流课:多些商量、互动
调研课:注重分析观察、关注原因检查课:评价目标,关注在综合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评课
1、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更新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评课应当首先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情感倾向透露出来的或隐含着的价值趋向。

教师应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课堂教学的着眼点,以学定教,设计教学过程,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

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把概念定理讲解证明完毕,让学生做几个习题,掌握几个知识点。

还应在教学中体现数学思想方法与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

若教师能尽量组织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通过讨论启发完成学生对定义定理的理解,从尽心的教课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来学,必将体现出新旧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

这是评价一堂数学课首先要把握的方向。

2、教学是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的抽象程度远远超过了自然学科的一般抽象。

虽然数学的形式是抽象的,但内容却是非常现实的。

新课程提出“有意义的数学是现实的”,这说明我们的数学教育只有回归现实生活才能体现课程改革的真谛。

教师有无将数学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特别是有无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在解决问题时体验到数学的作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堂好的数学课,它的教学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

如在讲解异面直线时,因其概念十分抽象,仅靠语言描述学生通常难以理解,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直观材料:房子、桌子、书本等组织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再利用不同的图形变式,作为直观材料与抽象概念的过渡,就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具体含义。

评课时就要看教师能否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和发展数学。

3、看学生的学习方式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评课要看教师是否提倡和推动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主动观察、发问、思考获得自己的体验。

教师应通过每一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

新课程理念下,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不仅要看教师如何来教,更要看学生如何来学。

4、看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基于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沟通理解的教学关系,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

评课者可从两个方面看师生关系:(1)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否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起着为学生提供选择、组织、加工知识的引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是否由课堂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对话者,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交流讨论。

(2)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以一种全新的观念看待学生。

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在教学中既要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

5、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新课标提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
仅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的得力助手。

但并非课堂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得越多越精彩,这堂课就上得越好。

适时、适当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能凸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引起学生的共鸣。

评课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看课堂效果,运用多媒体后教学效率是否提高了;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否兴奋,喜欢。

还要看实际效果,热烈的课堂气氛之后教师是否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体现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评课者可当场出题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6、看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学生的反应如水到渠成,是每个教师都追求和期盼的,也是评课者乐于见到的。

课堂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师生是战友,“未知”是对手。

课堂教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反思教学中的问题。

如若能根据课堂出现的突发事件,因势利导,据此引申出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就可能打出非常精彩的漂亮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