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篇一: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萧县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按照县政府《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制定萧县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中央城镇化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一注重,五统筹”这个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促进”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实现城乡建设“提质、提效、升级”的总体目标,确保“十三五规划”新型城镇化任务的完成,以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快“五个萧县”目标实现。
二、基本原则1、科学规划。
注重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导向性,做到各项规划有机衔接,城镇发展统筹安排,提升规划执行力,增强规划引领作用。
2、统筹城乡。
以“两化”互动,带动“三化”联系,以“三化”推动城镇规模发展,引导人口向城镇和新型社区聚集,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3、互动发展。
坚持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以特色小城镇推动城镇扩张。
夯实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城镇配套功能,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4、创新理念。
更新观念,扩大开放,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建立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体制机制。
三、总体目标:到2020年,县城规划面积55万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到55%。
城镇化而已和形态更加优化、城镇化清道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四、具体任务:强力实施《萧县十三五规划》城乡建设“114战略”:[1]是打造凤北为主体的新城区,坚持高标准的规划、高品牌的引入、高水平的建设。
加快凤山隧道、龙腾大道建设,使新老城区紧密相连;加快岱湖开挖及沿湖景观、道路、文体娱乐,使凤城真正成为山水生态新城;加快引入建设高品牌新区医院、中小学、幼儿园、老年公寓、凝聚新区人气,以人气推进新区经济发展;加快以高铁萧县北站为中心的物流、人流项目建设,突出高铁经济特色;加快实施凤城新区“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停车场等民生工程建设,彰显新区“新”字特色。
2020年凤城新区主、次干道全面完成;新区医院、中小学、幼儿园、老年公寓、星级宾馆逐步建设完成;以高铁站为中心的商贸城初具规模;商业开发小区、商业综合体等项目投入使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00亿元以上,2020年凤城新区初具规模,总之,打造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一流的新区。
[1]是提升改造现有老城区,围绕“改善人居环境,扮靓老城”的目标,主要做好:棚户区改造、排污治污,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修复毁损路,提升防洪能力,使老城形象有一个全新变化。
老城区排污治理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的任务“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2018年底基本完成。
[4]是亮化县城四个出入口:实施四个出入口整治、美化、亮化,打造整洁优美,畅通靓丽的城市“窗口”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城市环境。
开展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重点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公共基础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智慧规划、智慧管网、智慧建筑、智慧城市排水防涝、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房管、智慧能源、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社区等项目。
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申报实施贷河沿线整治工程、龙河生态整治工程、岱湖公园整治工程等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
全面加快落实融入徐州经济圈的顶层规模设计,以项目为支撑,加速推进,实现经济互补、到利双赢,萧县城乡经济发展的持续发展增加后劲。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做强县城、做优名镇、做美村庄”为发展思路,以黄口、张庄寨两个全国重点建设镇为重点,辐射周边城镇经济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乡镇路网结构建设。
科学编制县城乡体系规划,以产业为依托,本胆探索创新,积极迎难而上,促进全县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城级面貌。
至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5%,使我县级小城镇建设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升、产业不断凝集、人口不断集中”的良好态势。
五、主要措施总在要求是,突出以人为本理念,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找准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发力点,促进经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民生改善良性互动,切实办好民生实事项目,让人民群众在新型城化建设中普遍受益受惠。
1、优化功能布局。
贯彻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理念,完善城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乡建设整体水平。
加快健全以县城总体规划为统领,以控制性详规为核心的城镇规划体系,不断提高乡镇规划编制水平,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确保城乡建设依法依规有序开展。
严格按照县城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三类空间的均衡发展,形成城镇建设有序、产业定位清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空间开发总体战略格局。
2、实施内联外接。
启动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加快构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贯通新老城区路网,确保凤山隧道、龙腾大道、岱湖路工程等项目建成通车;加快新区道路建设,推进站前路、迎宾路建设;加快老城道路改造,修补毁损道路。
在项目改造中实施计下综合管廊建设,继续实施农村“断头路”畅通工程;加快重要交通干线建设,确保宿萧砀快速通道萧县段、萧管路全线通车;加快符离大道萧县段建设步伐;加快县乡村三级道路建设。
3、加快县城建设。
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突破年”活动,继续推进“555”工程,强力实施城市建设“114”战略。
加快新区路网、公共设施、环境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岱湖项目建设;突出高铁经济特色,引进高品质星级宾馆、医院学校、商业购物、文化休闲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
着力改造提升老城区,完成棚户区改造规划和计划,加快解决排污治污、断头路、瓶颈路等难题,加快重点区域改造步伐,持续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
全面启动县城四个出入口整治工程,真正做到美好、亮化,展现县城新形象。
4、突出城市管理。
深入推进“三治三增三提升”。
开展园林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廊建设,加快龙河、龙潭沟、虎山沟等城区沟河治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雨污分流管网、黑臭水治理改造工程。
加强路灯维护,确保亮灯率95%以上。
启动数字城管平台建设,实施风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市政道路、给排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领域的应用。
推进农贸市场规范建设管理,开展社区便捷生活服务圈建设。
5、支持改善镇村建设环境。
为加快美好乡村建设,采取九项保证措施。
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加快美好乡村建设,积极申报美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县,完成乡镇驻地及所在行政村中心村建设及建成区环境整治任务。
持续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治理,确保农村环境不断改善。
鼓励秸杆综合利用,巩固综禁工作成效。
加强互联网与“三农”整合发展,改善县乡互联网服务,推进信息篇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新型城镇化城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研究背景、意义与思路 (1)第二章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与新型城镇化概念解读 (2)我国城镇化与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历程 (2)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与特点 (2)各阶段城市规划工作主要任务和特点 (3)新型城镇化概念解读 (6)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核心理念...................................... 9 ?新型城镇化?的诞生 (6)《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要内容 (11)第三章新型城镇化时期城市规划的发展 (12)城市规划理念和任务变化 (12)当前中国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 (12)新型城镇化对城市规划的新要求 (13)城市规划体系的变化趋势 (15)城市规划管理的转型驱动 (16)城市规划参与主体的扩大化 (18)城市规划涉及内容的综合化 (18)城市规划实施思路的开放化 (18)城市规划技术应用的深入化 (18)城市规划管理主体的多样化 (19)城市规划管理方式的多元化....................................... 19?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空间诠释................................... 12 城市规划及其管理转型...............................................18第四章国内外城市规划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 (20)国外先进经验借鉴................................................... 20 国内先进经验借鉴 (21)营造城市特色风貌,破除?千城一面? (21)提升城市空间环境质量 (21)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特色 (22)注重城市景观建设的有机整体性 (22)加强对城市功能空间的引导 (23)小结...............................................................23第五章城市设计发展支持城市规划转型 (24)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关系及其变化 (24)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24)城市设计成为城市规划工作新抓手 (25)城市设计的五位一体理念 (28)城市设计的重点控制内容(城市设计管理重点控制内容) (28)城市规划体系转型中的城市设计 (27)城市设计的广泛参与形式创新..................................... 29 新型城镇化的信息化支撑......................................... 30 城市设计管理的三维信息技术保障................................. 30 城市设计的信息化建设与创新.. (30)第六章南京城市设计工作发展与提升 (33)南京区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现状................................... 33 城市设计管理工作发展思路........................................... 34 城市设计管理信息技术平台设计实施要点. (34)第七章结论.............................................................37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规划在从1950年代开始的建国以来各大重要历史阶段也各有特点,不断发展变化。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突破50%,城乡关系发生历史性转变。
城市规划工作也在近期出现的社会经济与空间发展新问题和新形势下面临转型。
本研究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过程及在各阶段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分析总结开始,对在当前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诞生的?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与核心理念进行了解读。
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是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科学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