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优质课课件
郭晶晶与吴敏霞
导入新课
跳水皇后郭晶晶 我们大家都很熟悉, 可在1982年的新德 里亚运会上,中国首 次在金牌总数上超过 历届第一的日本队, 其中夺得10米高台跳 水比赛金牌的女运动 员是谁?今天我们就 通过一篇特写去一睹 她为国争光的英姿。
3 “飞天”凌空
新 闻 特 写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 的一些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 言。(重点) 3.细读课文,揣摩新闻特写的一些常用写法。 4.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鼻,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气味 是否正常,若不正常,要尽可能地感受出是个什么 气味;要呼一呼空气中氧的含量是否正常,若不正 常,也要尽可能地体验出是个什么感觉。
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舌头去舔一 舔,或把东西放进口里嚼一嚼,看是什么味道,是 甜,是咸,是苦,是辣,还是酸。
身,也不能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要感受 现场的风向、风力。对有关东西,还要用手掂一掂, 提一提,拉一拉,推一推,抱一抱;还要用肩背一 背,挑一挑,以感受东西的轻重。对于有关路程, 还要迈开双腿去丈量一下,看有多远。
2、第二段中“被空气托住”
犹如定格空中,表现出吕伟身材修长、美 妙、轻盈的特点,为下文精彩表现埋伏笔。
3、第三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
中转体三周”“哧”地插进碧波“
镜头似地特写,有力地突出了
吕
完美、
震撼人心!
二、除了动词,还善用修辞,你能找出来吗?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 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 星……
第一部分:(1-4)记者利用特写镜头,细 致刻画吕伟从准备、起跳、腾空到如水的 精彩瞬间。
第二部分:(5-8)写了外国记者、观众 等对吕伟精彩跳水动作的赞赏。
一、品读课文二三四段动词的精妙 语言品味
1、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
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 舒展,充满了动态美。
记住重点词语
翘首: 抬起头来 屏息: 暂时抑制呼吸 酷似: 好像 慷慨: 大方、不吝惜 轻盈: 形容动作、姿态轻柔优美 由衷: 指衷心、发自内心的,不是假装的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形容刚刚从糊涂、
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要震聋了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以漂浮的白云、飞鸟掠过的动态, 与吕伟“沉静自若”的静态形成 对比,衬托出她“沉静自若,风 度优雅”的特点。
写作手法
认真通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本文采用了什么描写 方式?有什么效果?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1-4段,正面描写(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 写出吕伟整个跳水动作完美、精彩、令人难忘。
5-8段,侧面描写,通过记者、观众的 反映,衬托出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同时将特写推向高潮,将体育健儿奋力 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
主题
正面描写 跳水精彩瞬间
“飞天” 凌空
(特写镜头)
侧面描写 记者、观众的反映
拼搏 奋进 爱国
这是一篇人物特写,全文500多字, 巧妙记叙了中国跳水冠军吕伟夺冠 时的精彩表现,体现出中国运动健 儿拼搏、奋进的爱国精神。
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 一点,在一秒七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 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 动静相宜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 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 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 我们细细品鉴。
正面描写 跳水精彩瞬间
“飞天”凌空
(特写镜头)
侧面描写 记者、观众的反应
拼搏 奋进 爱国
归纳整理
飞天前 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对比
飞
天 凌
飞天时
凌空翔空从容不迫 自天而降
烘托
空
侧面
飞天后
沸腾、如梦初醒、 描写 惊讶不已
• 归纳总结:
• 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全文 只有五百多字,却巧妙地捕捉到了跳 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那一刹那,生 动形象地展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国跳水姑娘夺取冠 军时的完美表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表现出中国运动健儿拼搏奋斗的 爱国精神。
什么是新闻特写?
1、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2、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 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 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 件、场景。 3、属于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的特点:
• (1)落笔集中,突出一点 • (2)浓淡相宜,真切再现 • (3)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
• 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 的掌声、欢呼声,表达了他们对吕 伟精彩表演的由衷赞赏,从侧面衬 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精彩。
3、最后一段引用一个印度观众的话有何作 用?
一个印度观众的话,将体育健儿 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突显 出来。这是侧面描写,深化了文 章主题。
拓展延伸
对比一下,消息和新闻特写有何异同?
• 写作背景:
•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 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中 国运动会吕伟夺得女子10米高 台跳水赛冠军。本文记者目睹 了吕伟在1.7秒的时间跨度里夺 冠的精彩瞬间,并对此作了热 情洋溢的报道。
飞天凌空:这一标题运用比喻的修 辞,把运动员吕伟高台跳水比作飞天凌 空,形容吕伟跳水如仙女般优美绝伦, 表达了作者对其动作的感叹和赞美。
新闻特写的定义:
• 新闻特写(feature story)是截取新闻事实的 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 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 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 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是以描 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 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 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同: 1、都属于新闻体裁; 2、具有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 性的特点
对比一下,消息和新闻特写有何异同?
异: 1、篇幅:新闻特写一般比消息要长。 2、时效性:比消息略差 3、表达方式:以形象化描写为主要表现 手段,侧重于再现,兼备新闻和文学的特 点;消息则是以记叙为主,辅之以必要的 议论。 4、前者适合一般性的报道,后者适合更 进一步的深度报道。
拓展延伸
怎样写好现场短新闻?
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 眼,要像一部摄像机。要把事件中主要人物的肖像摄下 来,要把主要人物的行动摄下来,要把能深化主题的细 节摄下来,要把现场的景物摄下来。 耳,要像一部录音机。要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 来,要把其他人物的有意义的话录下来,要把现场物体 发出的声音录下来。
四、巩固新知
• 1、这篇特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中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生动形 象地展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取桂冠 1.7秒中精彩的表现以及观众给予的由 衷赞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吕伟 精彩表演的赞美之情和为国 争光的自豪之感。
2、第五段写外国记者的赞叹和观众的掌 声、欢呼声有什么作用?
• “飞天”凌空标题解说:
• 飞天,佛教壁画或时刻中在空中 飞舞的神。而课文标题则比喻中 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冠的精彩瞬间
如仙女般优美绝伦,新颖、醒目, 引人注目。
读准字音
优雅( yǎ )掠过(lüè ) 翘首(qiáo)屏息(bǐng)一刹那(chà ) 慷慨( kǎi)哧地( chī )悄然( qiǎo)
比喻 将吕伟跳水速度比作“旋风”“流 星”,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跳水速度 之快,动作之娴熟。
拟人 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 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 线条
写作手法
认真通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本文采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有什么效果?
1、动静结合,对比衬托的写法:
“她站在……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1.读课文,思考: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 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 的?
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 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
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2.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 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课文分为2个部分:
背景介绍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 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 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 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 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 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30多年了, 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 刚发生的一样,现场动感十足, 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 们了解了新闻而且具有美学价值, 因此作品被评为当年好新闻“一 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