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考)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参考)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S3402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一、概况1、掘进工作面的位置和界限S3402掘进工作面位于+314m水平南翼六石门四采区下段。

设计巷道长度180米,北以杨家河河床煤柱为界,南以+314m水平南翼六石门为界,巷道布置在K11煤层中。

2、与临近采区的关系S3402掘进工作面以上为S3401回采工作面,南为五采区,北为杨家河河床煤柱。

掘进工作面相对地面为山区林地,无重要建筑、无居民村庄。

标高在580~830m之间,掘进工作面标高在314m,与地面高差约200-400m。

3、掘进工作面范围内已有的勘探钻孔掘136地质队提供的精查报告,该采面在9#勘探线以南,布置一个钻孔编号:1024、煤层倾角、厚度、结构以及变化情况本煤层为K1煤层,属瘦糠煤,煤层结构简单,倾向在110°-118°、倾角47°-49°之间、煤层厚度1.9-3.2米、平均厚度为2.2米、煤层含夹矸1-4层,平均厚度0.1米,夹矸为泥岩。

5、预定的断层、褶曲、裂缝、火成岩侵入体在区内的颁布情况掘进工作面的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断层和褶曲变化,主要是煤层+380m水平底板岩大巷地质说明书一、概况1、掘进工作面位置和界限+380m水平南翼岩石运输大巷位于+380m水平南翼五采区,二石门与三石门之间,长度400米。

岩巷走向与煤层走向一致,距煤层间距35~40m。

2、与临近采区与地面的关系该工作面岩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二迭系阳新统茅口灰岩中,灰岩含燧石结核,间夹砂质泥岩。

北四采区运输岩巷,掘进工作面标高380m,相对地面为山丘林地,无重要建筑物。

地面标高在800~1000m之间与地面高差约499~700m之间,无自然河流、河泊。

3、掘进区域范围内已有的勘探钻孔据136地质队提供的地勘资料表明,该区域在8~9号勘探线内,已有钻孔编号4。

4、岩石结构及变化情况岩石以浅灰、灰色中厚层石灰岩。

含较多燧石结核,间含硅质,较硬;富含腕足类动物化石,厚度甚稳定。

5、推定的断层、褶曲、裂隙、岩溶分布情况从136队提供的地质图形分析,在本采区未见断层分布,小褶曲较发育,方解石杂乱分布。

因岩巷布置在灰岩中,顺岩层走向掘进,受构造影响可能有裂缝,小岩溶存在,掘进过程中应采取先探后掘的措施。

6、岩性及其稳定性该巷道位于二叠系茅口灰岩中,岩石坚硬,其硬度F=6—10。

岩石完整性好、稳定性好。

7、瓦斯情况我矿属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主要有害气体有:沼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掘进时若发现有裂隙,煤层瓦斯可能,涌入工作面,威胁矿井安全,应加强工作面通风管理。

8、水文地质情况矿井涌入量较小,无大的水体与地面相通,但所掘巷道于茅口灰岩之中,该层部分地段有裂隙,或溶洞。

特别在雨季,有淋水或滴水,在掘进过程中,若发现水量增大或涌水量压力增大,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进的原则施工。

9、岩巷掘进特征二、图纸部分综合岩层柱状图。

高顶山煤矿生技科地测防治水小组2007年5月25日+314m水平底板岩大巷地质说明书一、概况1、掘进工作面位置和界限+314m水平南翼岩石运输大巷位于+314m水平南翼七采区,九石门与八石门之间,长度500米。

岩巷走向与煤层走向一致(20-21度),距煤层间距35~40m。

2、与临近采区与地面的关系该工作面岩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二迭系阳新统茅口灰岩中,灰岩含燧石结核,间夹砂质泥岩。

掘进工作面标高314m,相对地面为山丘林地,无重要建筑物。

地面标高在800~1000m之间与地面高差约500~700m之间,无自然河流、河泊。

3、掘进区域范围内已有的勘探钻孔据136地质队提供的地勘资料表明,该区域在8~9号勘探线内,已有钻孔编号4。

4、岩石结构变化情况及煤岩层特性本采区内煤层层位较稳定,标志层特别明显,主要可采煤层层间距离变化不大,易于识别和分辩,其对比方法如下:A:标志层(1)、第一标志层:(P21-2石灰岩)为灰色、棕灰色含遂石石灰岩,厚度13-23米,一般厚度16米,层位及厚度稳定,是对比P21-2含煤段的明显标志。

(2)、第二标志层:俗称小铁板、为灰色、深灰色含硅质石灰岩,组织致密,岩性坚硬上部含较多的生物碎屑及钙质碎屑,厚度 1.05—2.63米,平均1.88米,层位稳定,岩性特殊,是预见煤的重要标志。

(3)、第三标志层:(铝土岩)为灰白色铝土岩,组织较致密,参差状断口,性较软易风化破裂,断面具滑感,层间夹有较多的高炭质碎屑我。

黄铁矿结核在中下部分分布有较多的微粒及微粒集合体。

厚度0—10.67米,平均2.15米,是工第揭露完好的良好标志。

B、层间距K1煤层上距一号标志层8.42—15.49米,平均12.37米,上距二号标志层1.12—6.08米,平均3.76米。

K1煤层:黑色、条痕为灰黑色,玻璃光泽,条带状结构及层状构造,参差状断口,内外裂隙发育,上部性硬易脆,多成块状。

煤岩为半亮型,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具条带状分布的镜煤和小的丝炭透镜体。

岩石以浅灰、灰色中厚层石灰岩。

含较多燧石结核,间含硅质。

性硬,富含腕足类动物化石,厚度甚稳定。

5、推定的断层、褶曲、裂隙、岩溶分布情况从136队提供的地质图形分析,在本采区未见断层分布,小褶曲较发育方解石杂乱分布。

因岩巷布置在灰岩中,顺岩层走向掘进,受构造影响可能有裂隙、小岩溶存在,掘进过程中应采取先探后掘的措施。

6、煤层瓦斯、煤尘情况邻区的自然发火情况具广安市矿山救护大队2010年度提供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本煤层属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24。

82m3/吨。

绝对瓦斯涌出量6.8m3/min。

煤尘具有爆炸性,具爆炸指数16.29%,该煤层为自然煤层,发火期12—15个月,相邻采区无自然发火情况。

二图纸1、底板等高线图2、地层柱状图高顶山煤矿314m水平南翼运输大巷地质说明书高顶山煤矿生技科二○一一年一月煤系第地层柱状图N3301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一、概况1、掘进工作面位置和界限N3301掘进工作面位于446水平北翼八石门以北250m,设计巷道长度400m,巷道终端距井田边界(矾石湾煤矿)50m,属矿井北翼最末一个采区上阶段回风煤巷,回区石门距北二采轨道上山230m,巷道布置在K11煤层中。

2、与临近采区的关系N3301掘进工作面以上是原高顶山采空区(四川省煤管局1977年[27]号文件划拨高二矿开采),与老空区水平煤柱不详,北属矿井边界,预留50米煤柱与矾厂湾煤矿隔开,南临北二采空区,巷道下部属3301回采工作面(未采)。

工作面相对地面为山区林地,无重要建筑物,无居民村庄。

标高在+825m—+1050m之间,工作面标高446m,与地面高差约480—600m。

3、掘进工作面范围内已有的勘探钻孔据136地质队提供的精查报告,该掘进工作面13#勘探线布设有两个钻孔,孔号118.CK2。

4、煤层倾角、厚度、结构以及变化情况本煤层为K1!煤层,属瘦糠煤,受局部F22断层影响,在12#勘探线受构造作用煤层分叉成两层(K1、K12)。

煤层倾向112°-120°、倾角47°-50°,煤层厚度K11煤层1.0-1.5 1米,K12煤层0.8-1.0米。

K11、K12均含矸1-3层,平均厚度0.1米,夹矸为泥岩S3502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一、概况1、掘进工作面的位置和界限S3502掘进工作面位于+314m水平南翼七石门五采区下段。

设计巷道长度400米,北以六石门为界,南以+314m水平南翼七石门回风上山为界,巷道布置在K11煤层中。

2、与临近采区的关系S3502掘进工作面以上为S3501回采工作面,南为六采区未采,北为3402回采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相对地面为山区林地,无重要建筑、无居民村庄。

标高在780~1000m之间,掘进工作面标高在314m,与地面高差约450-700m。

3、掘进工作面范围内已有的勘探钻孔掘136地质队提供的精查报告,该采面在9#勘探线以南,布置一个钻孔编号:1024、煤层倾角、厚度、结构以及变化情况本煤层为K1煤层,属瘦糠煤,煤层结构简单,倾向在110°-118°、倾角47°-49°之间、煤层厚度1.8-2.3米、平均厚度为2.0米、煤层含夹矸1-4层,平均厚度0.1米,夹矸为泥岩。

5、预定的断层、褶曲、裂缝、火成岩侵入体在区内的颁布情况从136队提供的地质报告分析,在本采区未见断层分布,小褶曲较发育,方解石杂乱分布。

6、煤性及其稳定性该巷道位于二叠系龙潭,其硬度F=1—3,稳定性较好。

7、瓦斯情况煤层瓦斯、煤尘情况邻区的自然发火情况具广安市矿山救护大队2008年度提供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本煤层属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24。

82m3/吨。

绝对瓦斯涌出量6.8m3/min。

煤尘具有爆炸性,具爆炸指数16.29%,该煤层为自然煤层,发火期12—15个月,相邻采区无自然发火情况。

我矿属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主要有害气体有:沼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掘进时若煤层变化,煤层瓦斯可能涌入工作面,威胁矿井安全,应加强工作面通风管理。

8、水文地质情况矿井涌水量较小,无大的水体与地面相通,但所掘巷道于煤层之中,若有淋水或滴水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进的原则施工。

9、煤巷掘进特征二、图纸部分综合煤层柱状图。

高顶山煤矿生技科地测防治水小组二00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地质预报采煤一队:你队施工的S3302回采工作面距回风眼只有40米。

根据已揭露的地质资料(上、下平巷掘进资料)推断前方会出现:1、预计工作面煤层厚度会逐渐变化,上部煤层2.1—2.0米,下部1.9—1.6米。

使用木盘支护小眼时,应注意顶、底板岩性,木盘四周应充填结实,确保支护质量。

工作面下段顶板破落,掩架放到位,控架支柱应落在硬底上,防止趴架窜矸,尾架拢煤柱。

距停采线较近,压力大,伪斜角应符合作业规程2、煤层厚度变化会出现瓦斯涌出量增加,工作面应加强通风,延长放炮后间隔时间,认真做好瓦斯检查,严禁瓦斯超限作业,坚持“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请示报告制度。

3、水情水害该工作面顽点,由于上部采空区有部分淋水现象,受采动影响顶、底板有淋水现象,请你队将上回风巷内流水用管道排入回风巷内,防止流水直接进入工作面。

下平巷水导入原联络石门,流入南大巷,排出地面。

请你队认真执行作业规程和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高顶山煤矿生技科地测防治水小组二00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地质预报采煤二队:你队施工的S3501回采工作面距回风石门270米,根据已掘的上平巷、下平巷,揭露的地质资料分析推断,前方会出现:1、预计工作面煤层会逐渐变化,软分层厚度0.—0.05米,含夹矸1—3层,瓦斯会增大,应加强工作面通风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