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间序列分析教材(PPT 60张)

时间序列分析教材(PPT 60张)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年和2014年的GDP;时点时间序列不具有 可加性,如2013年末人口数、2014年末人 口数相加后没有意义。 (3)数值大小与时间的长短关系上: 时期时间序列数值大小与时间的长短有关 ,时间越长,同一现象同一总量指标的时 期时间序列数据就越大;时点时间序列数 值大小与时间的长短没有关系,如12个月 月末银行存款余额与时间的长短没有关系 。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地区之间的联系以及发展变化的差别。 时间序列数据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如:经济学、金融学、医 学、生物学、人口学、生态学、教育学、 历史研究等。 二、时间序列的分类 根据数据获取或意义的不同,可以将 时间序列数据分成:绝对数时间序列,相 对数时间序列,平均数时间序列。
经济管理类“十三五”规划教材
统计学
-从典型案例到问题和思想
主讲
第九章 时间序列分析
【典型案例10】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典型案例10】中国GDP何时达到 和超过美国?
2011年,《北京晨报》刊发报道《中 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0年GDP超日 本》称“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示,日 本2010年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为 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 GDP超过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沿途披荆斩 棘,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经过三十年的快 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创造了
【典型案例10】中国GDP何时达到 和超过美国?
“中国奇迹”。中国经济迈上了新台阶, 从总量上看,已经仅次于美国。20世纪前 ,中国GDP长期处于第一,人们自然提出 问题:中国GDP何时达到和超过美国,成 为第一经济体呢? 刘元春(2014)收集中国、美国2000 —2010年GDP的数据,作出该数据的线条 图9-1,推断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将步入到中 高速阶段,并在未来十年内成功赶超美国。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描述被研究现象的发展过程、历史状 态和结果; 分析被研究现象的增加量、发展速度 、趋势,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可建立计量模型, 进行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和预测,为更好 的决策提供依据; 将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进行 对比分析,可以研究同类现象在不同国家、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4)数据收集上:时期时间序列的每 个数据是每个段时期内连续登记的结果; 时点时间序列只需要收集事物代表性时点 上的数据。 2.相对数时间序列 指不同时间上的相对指标按时间顺序 排列而成的数据列,其反映了不同现象的 对比关系或或同一现象不同时间上的发展 情况。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三、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 1.时间一致 2.范围一致 3.内容、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一致
第二节 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一、时间序列的图形分析 二、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三、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四、水平分析与速度分析的结合应用
第二节 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一、时间序列的图形分析——线图 【例9-1】表9-1收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至 2013年我国的GDP(亿元人民币)和消费 者物价指数CPI(%)数据,GDP反映了 中国经济的年产值总量,CPI反映了历年物 价的变动情况。画出本章案例中从1978年 到2013年我国GDP和CPI的线图,并解释 线图所表示的GDP和CPI的变化特点和变 化规律。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列而成的数据列称为时期时间序列。如某 企业连续12个月的利润额。 时点时间序列:表示某个时点上的所 处的状态和所达到的水平,将不同时点上 的时点指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的数据列 称为时点时间序列。如连续12个月月初工 厂上班的工人人数。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注意】时期时间序列和时点时间序列的区别 (1)定义上:时期时间序列反映现象 在各个时期内达到的总量,因此实际中又 称其为流量数据;时点序列反映现象在各 个时点上所处的状态和所达到的水平,因 此实际中又称其为存量数据。 (2)可加性上:时期时间序列具有可 加性,相加后表示更长一段时期的总量, 如2013年GDP、2014年GDP相加后是2013
【典型案例10】中国GDP何时达到 和超过美国?
他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对未来 的预测,给出了乐观(每年平均增长7%)、
【典型案例10】中国GDP何时达到 和超过美国?
基准(每年平均增长6%)和悲观(每年平 均增长5%)三种情形下我国GDP超过美国 GDP的时间,分别是2018年、2019年和 2020年(见图9-1)。此外,基准情形下我 国人均GDP在2019年达到13041美元(以 2010年的不变美元计价),首次超过世界 银行在2010年所设定的高收入国家标准, 可以近似地认为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在 乐观和悲观情形下则分别是在2018和2020
一、时间序列的含义和作用 二、时间序列的分类 三、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一、时间序列的含义和作用 1. 含义:时间序列是不同时间上同一 现象的观测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的数 据列。 时间序列的两大要素:时间和观测值 。其中的时间可以是“年”,也可以是“ 季度、月、天”,还可以是“小时、分钟 、秒”。 2.作用
【典型案例10】中国GDP何时达到 和超过美国?
年达到高收入国家标准。这些为我国经济 的正常规划和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决策 依据。 该案例涉及到的2000—2010年GDP数 据是时间序列数据,其分析方法属于时间 序列分析,描述性时间序列分析是时间序 列分析的基础,其是本章学习的内容。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如:人均GDP时间序列。 由于相对数时间序列的比较基数不同 ,相对数时间序列不具有可加性。 3.平均数时间序列 指不同时间上的平均指标按时间顺序 排列而成的数据列,其反映了事物平均水 平的发展情况。 如:平均工资时间序列。由于比较的 基数不同,平均数时间序列也不具可加性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1. 绝对数时间序列 也叫总量指标时间序列,其描述现象 总量指标的变化,反映了各时间某个指标 发展的绝对水平。 根据绝对数时间序列的时间不同,我 们又可以将绝对数时间序列分为:时期时 间序列,时点时间序列。 时期时间序列:表示某段时期内的总 量,将不同时期的时期指标按时间顺序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