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地电磁学

大地电磁学

3.6
0
3.2
-2
-2000
2.8
-4
-4000
2.4
-6
-6000
2
-8
-8000
1.6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0000 20 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1.2
0
-2000
-2
-2000
-2
TE
-2
-2
TM
-2 -4 -4
TE/TM
-4
-6
-6
-6
-8
-8
-8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
-2
-2
-4
-4
-4
-6
-6
-6
-8
-8
-8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2
1.5
1.8
2.1
2.4
2.7
3
3.3
3.6
1.4 MT资料处理解释方法简介
复杂模型反演效果-2D(最终结果)
(1)加拿大凤凰公司(phoenix)的V-5,V5-2000,V-6、V8电磁系统, 这三套系统能做天然场和人工源,目前,国内主要用来采集天然场 信号,用于深部研究; (2)美国EMI公司的MT-24,EH4系统,其中MT-24仅做天然场观测,主 要研究深部构造,EH-4能做天然场和人工源,其勘探深度有限,用 于浅部研究(小于1km); (3)美国的LIMS仪器系统,用于深部构造研究,据称周期可达2、3万 秒。 (4)德国Metronix公司,MMS-04大地电磁系统。在我国廊坊物化探所 自行研究生产的CLEMP分布式被动源电磁系统。目前国内引进的测深 仪器主要有:MT-24,V-5,V5-2000,EH-4等。
第一章:绪论
• 目前,我国电磁勘探技术,无论在仪器还 是软件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硬件方面,仪器灵敏度高,且小型轻便; –软件方面,三维反演技术逐渐成熟,并在实际 资料处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此外,航遥中心、中国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所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 并正在研制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中国地 质大学自行研制成功海洋大地电磁系统, 真正实现了电磁方法的上天、下海!
MT噪声分析与去噪
静态校正方法研究
常用反演方法 一维反演 模拟退火法 Occam反演 共轭梯度法 二维反演 Occam方法 应用与成 像分析
RRI快速反演
成像反演 二维、三维概率 成像
1.4 MT资料处理解释方法简介
大地电磁测深处理与解释软件
1.4 MT资料处理解释方法简介
复杂模型反演效果-2D
第一章:绪论
• 电磁法的分类:
1. 按其勘探方式可分为电磁测深法和电磁剖面 法; 2. 按接收信号的类型分为时间域方法和频率域 方法; 3. 按信号的来源课分为主动源(人工源)和被 动源(自然源); 4. 按接收信号的频率高低分为高频电磁法和低 频电磁法
第一章:绪论
• 电磁法的总的特点
1. 电磁法种类繁多、分支较多 2. 电磁法理论复杂 3. 电磁法可应用的频带宽,高频方法分辩率高、 探测深度小,低频探测深度大、分辩率低。 4. 与地震勘探相比,电磁法的成本低、工作方 法简单、工作效率高,可在地震无法完成任 务的地方施工。
1.2 大地电磁法的发展
• 大地电磁法的优点:
1. 2. 3. 4. 探测深度大,很容易达到100~200Km 不受高阻屏蔽影响 对低阻层反应敏感 成本低、施工灵活
正因如此,上世纪60年代后,MT方法开始受到 重视,70年代以来,由于张量阻抗分析方法的 提出,方法理论的研究出现突破性进展,并随 着电子、计算机、信号分析等技术的突飞猛进 的发展,MT测深无论在仪器研制、数据采集、 处理技术与反演、解释等方面的研究,都融合 了当代先进的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使得MT测 深法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电法勘探众多方法 技术中最为成熟的方法。
-4000

-4
-4000
-4
-6000
-6
-6000
-6
-8000
-8
-8000
-8
-10000 0
-10 0 2000 2 4000 4 6000 6 8000 8 10000 10 12000 12 14000 14 16000 16 18000
-10000 18 20000 20 0
-10
2000 0
1.2 大地电磁法的发展
• 大地电磁理论方面的发展 大地电磁的基本原理:MT是研究地壳和上地幔构 造的一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它以天然交变电磁 场为场源。当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由于 电磁感应的作用,地面电磁场的观测值将包含有 地下介质电阻率分布的信息,而且由于电磁场的 集肤效应,不同周期电磁信号具有不同的穿透深 度,故研究大地对天然电磁场的频率响应,可获 得地下不同深度介质电阻率分布信息。
大地电磁学 Geo-electromagnetism Magnetotellurics(MT)
地球物理专业用
成都理工大学
Mao Lifeng 2009年9月1日
课程性质
• 专业任选课 • 学 分 数 :2.5分 • 总学时数 :40学时=30学时(理论课)+10学时 (实验课) • 适用专业 :地球物理学 • 先修课程 :《场论》 、《数学物理方法原理》、 《电法勘探》等 • 主要教学参考书 :《大地电磁测深法教程》石应 骏、刘国栋等编 • 考核方式 :卷面成绩(80%)+平时成绩(20%)
1.3 MT资料采集方法简介
1.3 MT资料采集方法简介
十 字 布 极 法
思考:哪种测网不科学?
(二)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1.4 MT资料处理解释方法简介
MT资料处理和反演成像方法研究框图
MT 二维地形影响分析 与地形校正 资 料 处 理 技 术 大地电磁 测深资料 处理和反 演成像方 法与应用 研究 反 演 成 像 方 法
1.2 大地电磁法的发展
• 此外,MT测深作为一种综合地球物理方法 之一,成功应用在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方面; 有人认为在研究结晶基底起伏方面,它的 精度不亚于人工地震勘探。
1.2 大地电磁法的发展
• MT的缺点:
1. 存在静态效应问题,造成资料解释的困难, 目前无理想的静校正方法。 2. 以天然场为场源,能量弱,特别是中低频段 信号,且随季节变化,“靠天吃饭” 3. 分辩率较低,只能找大的构造。
第一章:绪论
• 我国正在研究和应用的地球电磁技术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大地电磁测深(MT)、音频大地电磁法(AEM) 电磁阵列剖面法/连续电磁剖面法( CEMAP/CEMP) 瞬变电磁法(地面、井中和航空)(TEM) 激发极化/频谱激电法(IP/SIP)、复电阻率法(CR) 探地雷达法(GPR) 井间、井地电磁法(LOGGING)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时间域和频率域) 甚低频法(VLF) 人工和天然混合场源电磁法(EH4设备) 其它各种人工源电磁测深(频率域、时间域)
4000 2
6000 4
8000 6
10000 8
12000 10
14000 12
16000 14
1.2 大地电磁法的发展
• 我国的MT测深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 60年代 曾研制成功基于静磁原理的磁变仪。1970年国家 地震局研制了模拟MT测深仪,随后又研制了LH-1, 1976年,地震局等单位联合研究了SD-1型数字式 MT测深仪。又改进为SD-2型,达到世界同类仪 器水平,70年代中期以来,早期的量板法逐渐被 淘汰,代之以计算机联合反演,常用的反演方法 有:Bostick反演、高斯牛顿法、梯度法、广义逆 反演、连续介质反演、MT拟地震反演等,这项都 是一维的;当前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国外的二维反 演方法,如RRI、OCCAM、NLCG、REBOOC等。
1.2 大地电磁法的发展
• 大地电磁仪器方面
1957年苏联研制出第一台MT测深的地磁仪,60年代美国、 苏联、加拿大等进一步着手仪器的研制工作,记录数据由 模拟方法变成数字磁带记录,大大提高了资料的整理速度 和精度。并可在野外现场完成数据的初步处理和解释工作。 国际市场上的电磁测深仪器主要有以下几类:
Ex Z 其中 Ex、Ey、Hx、 Hy H为波阻抗(标量阻抗), x
Ey
T 0 .2 Z
1.2 大地电磁法的发展
• 理论研究开始对围绕场源模型和介质模型两方面 问题。平面波源模型引起激烈的争论,许多人提 出异议。在地壳和上地幔这一深度范围内的探测, 其观测信号周期小于1000~10000秒,场源平面波 模型是适用的。而对更长周期的信号,平面波的 场源模型的计算就必须引入校正项,或采用球面 地球模型来计算。 • 尽管目前三维正演的研究已经成熟,并有实际资 料处理的例子出现,但层状介质模型的假设下的 解释仍是实际资料处理解释的首选,而且是最具 成效的。
1.2 大地电磁法的发展
• 法国学者卡尼尔(L Cagniard)论证了场源为垂直入射的 平面波在水平均匀层状介质条件下的大地电磁场的解,并 2 把阻抗响应变换成习惯的视电阻率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