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

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

摘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造成世界经济低迷,外部市场需求疲软, 经济危机所引起的就业压力、流动性不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跌等, 使我国纺织品行业在这轮危机中一度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

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充分暴露了中国纺织业长期以来依靠低成本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也给中国纺织业带来了一些新的困难。

据海关统计,2008 年我国出口纺织服装幅度较上年回落10.7个百分点。

2009年我国出口1670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10.1%。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为中国纺织工业抢占新的制高点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低碳经济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碳排放指标成为欧美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另一借口。

我国纺织行业必须尽快进行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现状,问题,策略;转型和升级IAbstractIn 2007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causing the world economic downturn, the external market demand weak, the economic crisis caused the pressure of employment, lack of liquidity,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fell, so that our textile industry in this round of crisis was faced with very difficult situati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not only fully exposed the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have long relied on low-cost expansion of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mode, but also to the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has brought new difficulties. According to customs statistics, China's textile and garment exports in 2008 over the previous year rate down 10.7 percentage points. 2009 China's export 167 billion U.S. dollars, down 10.1% over the previous year.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for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to seize the commanding heights of the new provides a rar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With the climate conference held in Copenhagen, low-carbon economy has been widespread concern about carbon emissions targets or restrict China's textile exports to Europe and America to become another excuse.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must restructure as soon as possible to speed up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Key words: Post-crisis era; Status of the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problems, strategie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现状 (1)(一)投资增长虽平稳但产能过剩 (1)(二)低价竞争造成恶性循环 (2)(三)出口形势向好但市场开发依然不足 (3)(四)贸易壁垒增多 (3)二.后危机时期我国纺织业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4)(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业影响 (4)(二)纺织业发展自带的问题 (4)三.纺织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5)(一)企业自身的发展升级 (5)(二)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 (6)(三)商业模式谋新 (7)(四)政府作用 (8)四.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1)谢辞 (12)引言长期以来,作为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业一直凭借国内丰富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快速发展,在出口创汇、解决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早在20世纪末,中国就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但在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的是中国纺织业一直以来依靠低成本扩张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而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将它充分地暴露了出来,更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改变这种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低附加值生产利润空间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加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必然选择。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现状2010年,是全球经历金融危机后经济回暖的一年,中国消费品市场也逐渐复苏,尤其是纺织品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轻纺产品出口增势良好,出口额超2008年水平。

主要轻纺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

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分别为771亿美元、129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4%、20.9%;虽然人民币汇率逐渐走高,而国外的订单数量却在不断回升,这是好的一面。

但是基于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产业,纺织业的发展对于吸纳我国庞大的就业大军、扩大出口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的纺织行业发展极为不平衡,纺织品行业并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投资增长虽平稳但产能过剩2010年上半年,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分别增长21%和22.9%,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

纺织行业实现利润701亿元,增长58.7%,增幅同比提高57.7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实现利润418亿元,增长63.8%,服装及其制造业实现利润202亿元,增长26.4%。

12 图表1①虽然投资增长利润回升,由于欧美国家掌握了核心技术,我国大部分纺织品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由于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核心技术便难以取得。

关键技术的无法取得,使得现阶段纺织行业使用设备落后,出口产品具有高度相似性,存在着产能过剩,盲目投资的现象,这给我国纺织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二)低价竞争造成恶性循环2010年上半年,纺织行业增加值增长12.2%,同比加快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6月,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比5月回落2.2个百分点。

图表2②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数目众多,且多注重数量型零增长而不注重质量型零增长,缺乏核心竞争力,工业增加值虽有所回落但弥补不了这些之前引起的图表1①:资源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图表2②:同上低价恶性竞争。

后危机时代,国外需求低迷,国外订单减少,外贸企业为求得生存,价格竞争更显激烈,这些又反过来导致了我国遭受反倾销增多。

(三)出口形势向好但市场开发依然不足2010年上半年,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6.3%,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比2008年同期增长7.1%。

6月,出口交货值增长19%,比5月加快1个百分点。

据海关统计,2010年上半年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均实现快速增长,其中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

6月月度出口值及进出口总值均创历史新高。

这一时期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888.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纺织品出口额356.5亿美元,增长32.3%,服装出口额532.3亿美元,增长16%。

出口形势好转但并不能说明市场开发广。

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等,2009年上述三者合计占同期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50.2%。

继2008年初欧盟取消纺织品配额之后,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协议业已到期,从2009年1月1日起美国也不再对我国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

但是在欧美市场上,我国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有来自印度、越南的更低成本优势威胁,同时也有像墨西哥地源优势威胁亦有像CBI(加勒比地区国家)等的零关税优势威胁。

(四)贸易壁垒增多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为保护国内产业,纷纷通过提高安全、卫生、环保标准和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构筑贸易壁垒,使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着严重的贸易摩擦。

2009年在WTO的贸易救济框架之下,国外对中国出口纺织类产品进行调查的立项和初裁就已超过30项。

“绿色环保”己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一大流行趋势,同时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美屡屡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纺织业亟待实现“绿色转身”。

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通过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努力实现纺织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政府应采用各种措施,加强我国纺织品绿色环保标准的监控,减少纺织品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危害,对违反这一原则的企业,给予惩罚。

面对各国贸易保护措施,纺织企业不能盲目抱怨、消极回避或一厢情愿地希望通过抗争来减弱各国贸易保护,行业协会要进行有效组织,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积极应对。

同时利用协会的专家优势,及时通过预警系统对纺织品服装出口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监测,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

通过信息收集网络,收集全球市场关于纺织品生产、销售、贸易政策等方面的信息,3建立预警信息资料库,并通过网络等方式将信息反馈给纺织企业,形成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良性互动。

二.后危机时期我国纺织业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纺织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加入WT0后,还是我国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

从2000年算起到2007年,伴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纺织业出现了连续8年的高速增长,被称为“黄金8年”。

但随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像印度、孟加拉、越南等国的发展势头迅猛,劳动力也更为廉价等因素冲击,导致国内传统的纺织企业的低价竞争优势渐趋劣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