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案例分析
• 应届中职毕业生王某与某公司及学校签订 了三方《就业协议书》,并如约到该公司 上班,可是他才工作1个月(试用期内)就 提出了辞职。公司将他告上法庭,要求赔 偿2000元违约金以及因辞职引起的安排人 员加班支付的加班费2500元等。法院审理 后认为,王某在试用期内辞职,不但不用 向该公司赔偿,而且还可以领回1月的工资。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 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须具备两个选择性条件:一是盗窃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500元至2000元以上。如果多次盗窃未作处理 的,应将数额累加计算。二是多次盗窃指1年之内入户盗 窃或在公共场所扒3次以上。 在上述案例中,周某盗窃刘某等同学的财物,虽每次 数额都不满100元,但其多次盗窃未经处理,刘某等同学 可将其几次的盗窃数额累加计算,来最终确定周某的行为 是否达到盗窃罪的起刑点。因此,刘某等同学可以将周某 所窃财物价值进行相加,如果达到了盗窃数额的起刑点, 则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周某的刑事责任。
第三单元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公交车上、考试的时候需要我们遵守什么 纪律?纪律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1.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 (1)纪律的含义 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 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一定 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课堂小结
• 本堂课主要了解纪律和法律都是规范我们 行为规则。中职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 道德素质,也要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要 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的观念。遵纪守法是长期的,要持之以恒, 贯穿始终;遵纪守法是自觉的,要转化为 自身的实际行动,勇于和学会与违法乱纪 行为作斗争,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 • • • •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包括? 3、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作业
• 1.在践行职业道德中以什么方式养成良好的 职业行为习惯? • 2,纪律和法律的区别? • 3,课本P73案例一 • 4,P74案例
(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纪律
制定主体 适用范围 企事业单位、社团、等 政党 某单位或组织成员
法律
国家立法机关 全部国家机关、企事业 单位和社会组织及全 体社会成员 政府、公安机关、法院、 检察院等国家机关
实施主体
制定纪律的单位
(3)法律的作用
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解决人与人之间的 纠纷或矛盾的 作用。
2.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 案例分析:某镇一小学,有几名学生无故退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学校调查得知,这几名学生的家庭都有足够的 条件供其子女上学,他们退学的原因是其家长让 孩子外出做工挣钱。学校领导先后多次上门做学 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但学生家长仍然拒绝让孩子 复学。学校只好会同镇教育管理部门向人民法院 起诉这几名学生家长。法院依法责令每名学生家 长督促孩子尽快返校。几日后,这几名学生由家 长亲自送回学校。 • 这几名家长剥夺了几名孩子的什么权利?说明法 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
(2)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提问:遵守纪律要时 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是不是就没有自由?
(3)纪律的作用
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
(4)学校生活必须有纪律
• 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制定的有关《学生守 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管 理规定》等都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纪律规则。 遵守学校纪律是维护正常的教学和校园秩 序的重要保证。
这几名家长剥夺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违反 了《教育法》。法律非常重视保护未成年人 的受教育权,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 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各级人民 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 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 育。通过案例,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律保护我 们健康成长。
(1)法律的特点
• 《劳动合同法》规定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 合同,对于劳动者而言,不需任何理由, 只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但是, 对于用人单位解除试用期内员工的劳动合 同均有相关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被证明 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才可以单方 解除劳动合同。
(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 家 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的行为规范体系 ,体现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 要工具。
3.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以遵纪守法为 荣, 以违法乱纪为 耻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如何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 为”
课堂练习: 漫画中反映了什么?我们该如何做?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学以致用
案例播放:《偷盗可耻》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 • • •
一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四是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案例分析
• 周某与刘某是同班同学,周某见到刘某及 同班其他同学经济状况比自己好,于是经 常偷刘某及其他同学的东西,但每次盗窃 数额都不超过100元,刘某听说如果盗窃 行为一次不满500元就不构成盗窃罪,所 以虽然心里非常生气,又苦于没有办法。 :周某的行为是违纪还是违法?能否构成 盗窃罪?刘某应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