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课 鸦片战争(陈爱辉)

第12课 鸦片战争(陈爱辉)



宁波
福州
广州 汕头 厦门 南
淡水
台湾

观察右图, 并结合史实分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 的危害及影响。
汉口
天津 烟台
营口
南京
镇江 九江
上海 宁波
为什么说第二
次鸦片战争是鸦
福州 广州 汕头 厦门
琼州
淡水
片战争的继续和
扩大?
台湾
1.你知道“继续”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对前一事件有本质连续关系的另一事件 2. 战争中最能体现其本质的因素是:
曾国藩
洋务运动的兴起
李鸿章
左宗棠
洋务运动的兴起
张之洞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学习 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建设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 洋务运动,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洋务运动的兴起
窃臣等酌拟大局章程六条,其要在于审敌防边,以弭后患。 然治其标而未探其源也。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 先练兵。
害 甚 巨 , 法 当 从 严 。 若 犹 泄 泄
“ ( 鸦 片 ) 流 毒 于 天 下 , 则 为
——
虎门销烟
(1839.6.3—6.25)
虎门销烟:民族尊严的象征 虎门销烟广场
《林则徐、邓廷桢、怡良奏虎门硝烟一律完竣奏折》
虎门销烟后,林则徐等人将销烟过程上奏道光皇帝,道光帝在奏后朱批: “可称大快人心事。”
D
5.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其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较少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英国商品价格比较低廉 D.中国对英国输出商品较多 6.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贸易逆差 B.毒害中国人民 C.打开中国市场 D.寻找战争借口
B A
7.“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 系大皇帝百姓。”此话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期清朝 怎样的实质问题 A.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B.皇权至高无上
• 甲午战争(日)1894-1895 • 辛亥革命(资)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94-1912 1900-1901 • 五四爱国运动(学、工)
1919
19C末-1901
中国近代的基本线索
1. 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以及相应的政治、经济、文 化侵略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对外政策)
马戛尔尼来华──高高在上的 清政府
虎视眈眈的东印度公司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贸易状况)
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 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 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 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 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南京条约》抄本
签订《南京条约》(1842年8月)
《南京条约》的签订
中英《南京条约》抄件(局部)
《中英南京条约》是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 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942年《南京条约》的内容
⑴五口通商;
⑵割地
⑶协定关税
⑷ 赔款 ⑸取特权;
《南京条约》签订后,1943年7月 英国又胁逼清政府签订《五口通 探究活动2:请结 商章程:海关税则》 ,10月又在 合《南京条约》的内 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 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 容,分析归纳鸦片战, 《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 则 争的影响(提示:可 作为《虎门条约》 的附件。中国 丧失了下列重要权利:1.关税自 以从经济、政治、外 主权 。2.对英人的司法审判权 。 交、思想、社会性质 3.片面最惠国待遇。 4.英舰进 泊通商口岸。 允许英人居住、租 变化等来分析) 地。等等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根本原因 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何以战败) 1.战争进程
2.《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3.中国战败的原因
鸦片战争形势图
鸦 片 战 争 形 势 图
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1840年,英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前来远东。4月7日,英国议会下 院通过了政府的对华政策。就这样,英国侵略者“为鸦片走私的利益而发动了第一次对华战争”。 战争历时两年,最终以清朝失败而告终。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
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 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 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 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 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 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 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 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 对吗?为什么?
同文馆的成立
同文馆旧址
封闭所以落后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用国歌形容中国崛起
课后思考:
历史上圆明园被洗劫、焚毁说明什么? 如今遗失的圆明园国宝牛头、猴头、 虎头等的回归又说明什么?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C )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的 失 败
清 政 府 被 迫 应 对 变 局
权 力 机 构 的 变 化
总理衙门 的设置 总税务司 的设置
洋 务 运 动
兴办近代军 事民用工业 设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
中 国 现 代 化 运 动 开 始 起 步
战后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洋务运动的兴起
奕 洋务派重要官员
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
一、虎门销烟(战端因何而起)
1.渐行渐远 ——战前的中国与世界 2.危机乍现 ——鸦片的输入 3.临危受命 ——林则徐赴粤禁烟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经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政治)
至高无上的中国皇帝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军事)
中国士兵
英国军舰
2. 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内容:反帝反专制、争独立、求民主 经济工业化 追求现代化 政治民主化 思想理性化 过程: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
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第12课
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远的两个国
《南京条约》的影响
一、外交方面 提示:中国 1.开与外国订约的先例 人“开眼看 2.中国的国际地位下降 世界”、提 二、国家主权方面 出“师夷长 1.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技以制夷” 2.丧失领事裁判权 3.丧失关税自主权 4.给予列强最惠国待遇 三、经济方面 1.国民经济大受打击,鸦片为患 2.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 国 英 国
先进的资本主义 政治 专制主义,日益腐败 国家 自然经济落后 完成了工业革命 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商品经济发达
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外交 闭关自守,盲目自大
船坚炮利 殖民扩张
综合 专制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 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有何 争论?道光帝最终采纳了哪一种建议?
人均934.5便士
1
1246
洪都拉斯 14600人
1. 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2.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 查人员,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3.英国将以什么办法改变这种局面呢?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战端因何重起)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目的、时间、参与国、过程)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 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 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 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 不必更多,那英格兰 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 不应求了” 。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 例
中国
3.6亿
人均 0.75便士 人均 0.75便士
你是否赞同上面的说法? 鸦片战争 在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同时,有没有 促进近代中国的发展?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造成 了巨大灾难,但也给中国人学习西方 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终于 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 士大夫开始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 世界”,“师夷长技”,清政府权力 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现 代化运动由此蹒跚起步……
英国
入 正 出 当 超 贸 超 易
扭转逆差 打开市场
对华倾销鸦片
中国
财政 危机
严重灾难
“弛禁论” 与 “严禁论”
危害 身心
林 则 徐 禁 烟
吏治腐败 军备废弛
饷 之 银 。 林 ”
则 徐 上 道 光 帝 奏 折 节 选
无 可 以 御 敌 之 兵 , 且 无 可 以 充
视 之 , 是 使 数 十 年 后 , 中 原 几
A、英国人来华商讨通商失败
B、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C、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D、林则徐禁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2、禁烟运动中的林则徐代表了谁的利益(B )
A、清朝政府
C、人民群众
B、中华民族
D、禁烟派
3、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自由通商 C.平等往来 D.出卖利权
A
4、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B.军事指挥的失误 C.战争准备不充分 D.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落后于西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