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岁——、岁
、岁、岁 初中阶段 青春期,少年期
、岁、岁 高中阶段 青年初期
概述
少年期,是指儿童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又称青春期,是身体发展的加 速期,也是身心发展矛盾的高发期,面临众多的心理危机。
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闭锁性与开放性等
排中律: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通常被表述为是或不是。传统逻 辑首先把排中律当作事物的规律,意为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具 有某属性或不具有某属性,而没有其他可能。排中律同时也是思 维的规律,即一个命题是真的或不是真的,此外没有其他可能。
既说“此矛锋利,无坚不摧”,又说“此盾坚固,任刺不入”,这
(三)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点: 在校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趋势: 初一年级开始掌握。 初三年级迅速发展,转折期。 高中趋于占优势。 原因:
思维监控的功能:
、确定思维的目的。
、管理和控制非认知因素
四、青少年创造思维的发展
发展速度不均衡,高二是高峰期,初一和初三是 低谷期。
补充:少年期思维品共存 ㈡批判性和片面性共存 ㈢思维的自我中心再度出现 初中生思维的自我中心:和幼儿相比,能区分自己与别人的
(二)性成熟引起性意识的萌发 性意识的觉醒和萌发,性心理开始发展(重要心理
特征) 、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潜伏期(岁以前) 两性疏离期(岁) 两性爱慕期(岁) 恋爱期(岁以后) 、性心理的特点:
)渴望了解性知识 )对异性爱慕与好奇 )接触异性身体欲望的出现
(三)早熟和晚熟对心理的影响 、早熟
男生:平均成熟年龄为岁,若早熟为岁左右。 表现:懂事、沉稳、容易产生被信任感,有利于 自信心的建立,利于与异性进行交往。 女生:平均成熟年龄为岁,早熟为岁左右。 表现:孤独、归属感较小,羞涩、需给予更多的 帮助和支持。 、晚熟 男生:晚熟为岁左右 表现:处在被动、不利的地位,产生紧张和自卑
想法,但不能明确区分他们自己关心的焦点与他人关心 的焦点是不同的。 表现在: .假想观众(由于别人的过度关注):当初中生和别人在一起 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欣赏着自己,而并不过多地去关心 别人,事实上。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观众和演员。 .个人英雄: “个人寓言”(个人虚构):唯一独特的自我, 夸大自己的感受: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出现偏差,认为自 己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你们怎么能了解我的感受 呢?”
(三)反抗心理 、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独立意识的突然高涨 、反抗心理产生的表现 幼儿期反抗针对身体,青春期反抗针对心理内容,具体表现为 独立意识受阻 自主性被忽视 个性伸展受阻 被强制接受成人观点 反抗方式的多样性 强力反抗(外向型)—态度强硬,举止粗暴,发生迅速,猝不及防 软反抗(内向型)漠不关心,置之不理,内心反抗,行为不显 反抗的泛化与迁移
(一)身体外形的改变
、身高:第二个生长高峰期的到来 ) 初中生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高
的迅速增长 一个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期,第一 个高峰期发生在岁左右,那是身高一般增 加以上。第二次生长高峰期发生在初中阶 段,在青春期以前,儿童平均每年长高— 厘米,而在青春发育期,每年至少要长高
)初中生的体重也增长很快 体重的增长反映身体内脏的增大、肌肉的发达和 骨骼的增长变粗,也反映出营养及健康状况等, 所以,体重也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成人感突出、模仿、夸大、要求得到权利、尊重。若得 不到满足便产生逆反,反抗过度会引起适应不良,影响他 人对自身的评价。处理不当会引起心理的紧张和矛盾。 、身心发展的不协调: 心理发展滞后于身体发育 ,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失衡:产 生心理的错位和矛盾,生理成熟提前,但心理成熟却后退 。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各种心理危机出现:
三、道德的发展
青春期以天真的利己主义(第二阶段)和” 好孩子“定向为主(第三阶段)
青年期进入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第四 阶段)
四、人际交往
(一)同伴关系 、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 、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日益重要。 、异性交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
异
性 交
自我约束
往 相互激励
网络成瘾
临床上是指由于个体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 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 损的现象。“网络成瘾综合症”的主要表现, 就是因过份依赖网络而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 。
) 男女初中生的身高变化是有差异的
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岁 左右,然后速度逐渐下降。女生的这一过 程要先于男生近两年,大多数女生从岁左 右开始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岁左右达到 高峰。
)个体与个体之间在身高增长的速度和时间 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第二性征的出现
男性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变粗 、生长胡须、腋毛、阴毛、阴茎睾 丸变粗变大等。
初一知识简单、缺乏深度和广度;初三知识变 得系统、深刻;高中知识更加复杂深刻。
初一独立性差,初三开始克服依赖性,高中开 始独立自治。
三、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
思维监控: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 维过程中将思维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 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定向、控制、调节的 能力。
青少年思维发展的显著特点和思维成熟重要 标志
第三节 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情绪的特点 三、道德的发展 四、人际交往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岁左右是自我意识的第一个飞速发展期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的第二个飞速发展期 主动关心内心世界及内心世界丰富导致的个性的暂时不平衡
表现为 、自我中心,唯我独尊 、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清高 、压抑、孤独、神经敏感 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表现: 、独立意向发展 、自我意识成分分化 、强烈的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自我评价的成熟 、有较强的自尊心 、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青少年思维成熟性主要标志: 、成分基本趋于稳定 、个体差异趋于定型 、可塑性大大减少
(二)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特点: 、概念的发展
初二自此概念的转折点、几何概 念、分类能力
.逻辑推理的发展
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不平衡,归 纳推理高于演绎推理
.运用逻辑法则 初中生对逻辑法则的掌握的能力在不断增长,但发展是不平衡的,
的 优
优势互补
点
思维互补 性格互补 能力互补
异性交往的原则: 自然
适度 适时
第四节 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问题: 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准
则与行为规范,或不能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 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问题。 主要几种: 成瘾问题(吸烟成瘾、游戏成瘾、网络成瘾) 内部失调(抑郁、焦虑、青春期精神分裂、自杀倾向) 外部失调(反社会行为、青少年犯罪)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年之后性器官才达到成熟。
、 第二性征的发育
第二性征是个体在青春期表现出来的身体形态上 的性别特征,也是青少年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发育过程前后需年左右的时间
少年正是从这些身体的变化中察觉并最终确定自己 已经步入青春期的
二、少年期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 身体变化对心理的一般影响 、对体态、体貌的高度关注 心理产生:得意、沾沾自喜;或自卑、羞怯、不安、焦虑 、 强烈的成人感与独立意识突出表现
(四)各种心理危机出现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希望进入成人
世界而不能,性的渴望与压抑) .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独立性与依
赖性的矛盾): 成熟性:身体的发育成熟引起强烈的成熟感 幼稚性:认识水平、思维方法、人生经验都
不成熟 成人感和幼稚性的并存造成心理的冲突和矛
盾 、反抗性与依赖性 心理断乳期;第二反
抗期
第二节 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一、基本特征 二、青少年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 四、青少年创造思维的发展
一、基本特征
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但仍需要经验的支 持,这时的思维仍属于经验性的
抽象思维发展的两个阶段:形式逻辑思维和辩 证逻辑思维
经验型——理论型
二、青少年逻辑思维的发展 (一)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特点: 假设预计性形式化自我意识与监控能力明显
错 综矛盾的时期 、处于第二生长高峰期,生理迅速走向成熟 、生理发展对心理带来重要影响。身心发展不平衡,带来很多心理危机。 、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辩证思维开始迅速
发展 、自我意识高涨反抗心理突出出现情绪的矛盾特征 、同龄朋友在交往中占主导的位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三)性的发育和成熟
性的成熟包括 第一性征的发育成熟(性器官、性机能) 第二性征的出现(性的体形、体态)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
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第一性征的成熟(性器官、性机能)
男性 第一性征岁左右开始出现显著变化
岁左右发育成熟,接近成人
女性 第一性征岁左右开始出现显著变化
青少年身心地发展 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第一节 青少年身心地发展
一、青春期生理变化表现的特点 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
的第二个高峰期。在这一时期,初中生的身体和 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身体外形的改变 (二)体内机能的增强 (三)性的发育和成熟 这是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三大巨变。
(二)自我概念 特点: 抽象,整合性、组织性提高,结构分化 影响因素: 生理、认识水平、父母的自我观念(同向)、成败经验积累 (三)自我评价 青年早期开始成熟。 整体相对偏高倾向。
(四)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 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 “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玛西亚()根据探索和投入程度评定为四种状态: 同一性扩散:既没有探索,也没有投入 同一性早期封闭:作出了自我投入,但没有探索 同一性延缓:同一性危机,无明确的责任或义务。 同一性完成:进行了探索并积极投入 同一性发展主要表现: 扩散状态向提前封闭或延缓转变 提起封闭向延缓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