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发展规划
划高速联络线为交通功能轴,
草临路、纺渭路、港务西路为 八区分别为:集装箱作业 区、综合保税区、国内贸易区、
综合服务区(物流 CBD )、居
住配套区、应急物流园区、产 业转移承接区、城乡统筹建设 区。
功能布局
合理布局产业 依据总体规划八大功能
布局,确定了西安国际港
务区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及综合保税区为依托,由
远景发展用地
规划意向
起步区详细规划意 向 —— 规划力求把西安 国际港务区打造成宜居、 宜商、宜业的东部新城, 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的增
长点、城市建设的新亮
点。
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拉动西咸经济一体化,服务 陕西三大经济区域、四大产 业基地,
地理优势
规划定位 功能布局 确立发展
地理优势
西安具有优越的区位和发达的交通通信条
件
打造“西三角经济圈”,壮大西部地区经济 实力的需求
全国地理的几何中心
全国八大铁路枢纽之一
也是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
发展定位
远景发展用地
北向南,由西向东的物流
用地布局。商贸物流产业 用地兼容仓储、加工、办 公管理、研发、培训、展 示交易等功能。
远景发展用地
功能布局
完善服务设施
按照现代化新城的标准,结合 人口分布和城市功能布局,西安国 际港务区将形成功能互补的多层次, 多元化的城市级——居住片区级公 共服务及市政基础体系。按照 规划在一期建设区内设置市级 商务办公中心、商业中心、文化活 动中心、体育中心、医院及教育培 训基地、居住区级中学、小学、托 幼等两个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设置公交枢纽站、社会停 车场、公交保养场、地铁车辆段、 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天然气门站、 区域锅炉房、城市应急供水厂、雨 水加压泵站、电信端局、邮政局、 消防站等市政基础设施。
(1)科学确定发展定位,构建商贸物流体系; (2)加强城市路网衔接,疏导内外综合交通; (3)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合理规划功能布局; (4)完善公共基础配套,凸显东部新城形象。
功能布局
确定布局
规划本着因港而生,由港 而兴的规划理念,将物流园区 的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 形成有利于港城共生共荣的城 市功能布局。规划形成六大功 能主轴,八大功能分区的功能 结构模式。 六轴:绕城高速 -三环路、 西禹高速、规划高速联络线、 草临路、纺渭路及港务西路。 其中绕城高速、西禹高速、规
1、完成一期村民安置,全面启动物
流基础设施建设:集装箱中心站建设、 综合保税区一期建设、物流信息平台 建设等。 2、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及物流CBD建设, 启动物流园区建设。 3、启动园区环境建设 4、初步形成八大功能区:集装箱作 业区、综合保税区、国内贸易区、综 合服务区(物流CBD)、居住配套区、 应急物流园区、产业转移承接区、城
城乡统筹建设区 (新筑小城镇建设示范区)
远景发展用地
确立发展
从区域发展考虑, 合理确定设施容量,完 善城市功能,对区域供 水、排水、电力、电信、 燃气、热力、环保环卫、 综合防灾等市政公用设
施进行综合部署。加强
节能减排措施,减少能 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
(近期建设2009-2013年)
建设重点:定格局、打基础
远景发展用地
远景发展用地
功能布局
打造宜居新城 规划从长远出发 ,力 求形成配套功能良好,以 人为本的宜居环境。西安 国际港务区内居住用地主
远景发展用地
要位于灞河东岸港务西路
两侧及原新筑镇周围,与 浐灞生态区隔河相望,利 用灞河沿岸的生态景观优
势,建设宜居新城。
新筑小城镇建设示范区 面积约4.7平方公里。
绍
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
以西北五省和成渝地区为 主,兼顾中部地区和环渤 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设对于推动陕西省产业升
级换代,完善产业结构, 统筹关中、陕北、陕南三 大经济区域,加快实施陕 北、关中、陕南、渭北四 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 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 协调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乡统筹建设区。
(远期2014-2020年)
建设重点:显布局、展魅力、促
发展、创和谐
建设范围:44.6平方公里 1完善城镇(市)基础设施建设.
远景发展用地
2、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3 、扩大招商引资,建设一批有 影响、带动力强,体现园区“魅力” 的重点项目。 4 、全面启动综合配套区建设, 提升园区环境,打造宜居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