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外资在华并购的特点1.中国在全球企业并购格局的重要影响地位在世界上主要国家外资规模都在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则成为吸引国际投资的“热土”。
到2002年11月,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已达到486亿美元。
尽管中国的外资流入仍以新建投资为主,但并购所占比重提高的趋势则是明显的。
外资愈加倾向于采取收购的方式,从与中方合资转向独资经营,外资在华并购在今后几年将呈现不断升温的趋势外资在华并购以及受此影响的中国本土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部将对全球投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的全面国际化推动着本土企业的外向联合,这恰与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中的理想投资方式相契台。
从而,中国的外资并购以及本土企业之间的并购,在全球企业并购格局中的地位都将显著提高。
同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活动,将改变它们自身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地位。
对它们如何掀起下一轮的全球企业并购浪潮,以及在新的浪潮中充当重要角色,都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在华并购是跨国公司全球竞争战略的重点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对于任何一家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在其全球资源配置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跨国公司之间在中国的频频发起的并购活动,就是针对其他国际竞争对手的一种反应。
据调查,有近八成的外商企业认为,目前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的国外竞争对手,而非来自中国国内的企业。
对中国企业实施战略并购,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与其他外国公司竞争的必然选择。
例如,世界汽车巨头经过一年来在中国的加速扩张,与它们对世界市场的控制相同,9家外国汽车企业在中国轿车市场的份额已高达95%。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成西方汽车列强的竞争。
3.中国企业在外资并购活动中的弱势地位就中国企业而言,在外资并购活动中,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纳入跨国公司经营系统之中。
不少跨国公司的高层主管人员都认为,在进行行业分析或者外部基准化时,根本不必考虑中国的国内企业,而是重点分析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外资企业。
事实证明,对于中国企业,外商企业从整体上在早巳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在跨国公司在中国正在掀起并购浪潮形势下,众多国内企业面临着是否能与跨国公司合作的严峻选择。
尽管受到种种因素的制衡,但在强大的竞争压力和可能带来的利益诱惑,本土企业不能不纷纷期待着与外资的合作,甚至被收购。
在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面前,国内企业大多将处于合作中的从属地位。
从近年来国内的外资并购形势中,可以看到,许多并购事件我方部是处于被动地位,跨国公司很轻易地将合资企业纳入其经营系统,并通过收购剩余股权,从台资走向独资。
4.本土企业享有更多的选择外资空间首先,由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面I临着全球性竞争,也亟需不断寻找中国的合作伙伴,这会加大中国企业向外方讨价还价的余地,提高我方在并购中的谈判地位。
有利于保证自身的短期和长期利益。
其次,我方依托本土文化优势,通过采取跟进和学习策略,可与跨国公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格局。
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中国企业不仅将决定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空间,而且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大大提高,并最终以更强的实力参与到国内外的企业并购活动中。
5.母公司主导的对华并购现象突出入世后中国外资流入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跨国公司母公司为主的系统化投资显著增加。
母公司在中国追求的目标.是建立主导性的全国范围的市场地位和开展世界级的业务为落实总体竞争战略。
在这种雄伟目标的指导下,母公司直接出面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活动,重组它们在华投资集团体系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华不断增加的状况中,外企母公司对中国投资重视程度也略见一斑。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说明母公司开始着眼于在中国市场的整体投资和战略投资.并对在中国分散的单个投资项目进行重新优化组台.以新的重组集团体系产生整体效应。
三、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主要特征1.发展较迅速.规模呈扩大趋势无论从总体规模和单笔交易量来看,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态势逐渐扩大(见表1、表2)。
尤其难得是,2001—2003年,全球的跨国并购步伐放缓减弱之际,中国还能取得较高的并购增长,可见国内巨大的市场前景与持续的经济发展,着实令世人瞩目。
2.并购对象以实力较好的银行和龙头企业为主从上述十大并购案例可见,以银行为对象的并购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04年,银行首当其冲。
其它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成为外资眷顾的重点,如格林科尔对科龙、美菱的并购,法国达能收购乐百氏、娃哈哈等饮料企业,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和羽西等化妆品企业。
3.并购者以港、美、日、欧的跨国公司为主无论是吸收的外资,还是并购的主导者,香港企业都是一枝独秀,尤其在中港CEPA协定(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之后,华南9省与港澳推动泛珠江三角洲(9+2)区域合作,将创造出一个经济规模与欧盟相当的经济区块。
而中国不断增强的购买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令美日欧的跨国公司垂涎三尺。
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及并购的力度。
很多跨国公司已把地区总部从台北迁往上海和香港。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关注中国市场,如印度、韩国等。
4.并购的行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近年来服务业一直是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部门。
服务业的出售占到67%,而制造业的比重则降至29%。
尤其在电讯,电力服务以及零售贸易部门。
国际上金融服务业的并购多发生在上世纪的最后十年。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也顺应了这一潮流,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宏观政策的调整,放开了曾经的管制行业,如银行的并购狂潮,另一方面是由于服务业回报高的诱人前景。
(二)跨国并购在我国的并购特征1.从并购规模上看,跨国公司并购金额稳中有升。
据不完全统计,2000-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企业并购活动中,半数以上并购案例涉及金额都超过1亿美元,其中更有并购案值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跨国并购案。
如在通讯服务顶域,中国移动(香港)并购内地8省移动公司100%的股权;在消费品制造领域,美国宝洁公司并购和记黄埔(中国1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在金融服务领域,香港汇丰银行并购中国交通银行19.9%的股权。
这些案例涉及金额均超过10亿美元。
2.从并购行业上看,跨国公司并购主要集中在能源生产和供应领域、基础材料工业领域以及具有巨大市场规模和长期增长潜力的消费品生产领域的行业。
具体来说有电力燃气、钢铁、化工原料、酒类、药品、化妆品等行业。
随着我国吸引外资产业政策的逐步放宽和调整,跨国公司对批发零售商业、金融服务、保险、旅游等服务业的并购也逐渐增多。
诸如美国新桥收购深圳发展银行股权、德勤并购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摩根士丹利收购永乐家电股权、世界第三大连锁零售商TESCO收购乐购连锁超市等大型服务业并购案件频频发生。
从服务业整体来看.不论是案件数量.还是并购交易额都超过了同期外资在制造业领域的并购投资.预示着今后几年服务业对华并购投资将进人较快发展阶段.增长速度甚至可能超过制造业。
3.从并购类型上看.我国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关注.跨国公司已把并购上市公司作为进军中国市场的跳板。
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外商控股国内上市公司,进人了借助证券市场对我国企业进行并购的新阶段。
截至2004年,据Wind资讯统计,中国证券市场仅沪深A、B股中就有88家上市公司拥有非流通的外资法人股,其中B股沪深两市共15家根据我国加人WT0的承诺,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和区域等方面的限制将逐步放开。
可以预见,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将掀起新的浪潮。
4.从并购对象上来看.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这三个“必须”成为一些跨国公司目前在华并购对象的基本要求。
拥有核心资源的企业将会成为外资的并购对象,如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如青岛啤酒、深圳万科):具有品牌优势或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如青岛海尔、中兴通讯);拥有较完善的本地营销网络或进入许可的公司(如上海医药、电广传媒);稀缺资源类公司(如红星发展);已与外资建立合资或战略合作的公司(如熊猫电子、东方通信)。
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外资通常会偏好股权结构分散、治理结构规范的上市公司。
5.从并购方式上来看,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方式可以分为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两种。
其中股权收购是主流,占到总数的93%,可见外资比较看重对公司股权的控制。
另外,外资的收购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协议收购的基本方式,一些其他的金融创新方式在市场上不断地出现,定向增发、收购流通股、定向发行可转债、收购母公司等方式不断创新。
例如,青岛啤酒通过向AB公司发行定向可转换债券的方式来实现并购,其交易方式的创新令人眼前一亮;而2005年最新发生的香港名力集团通过QFII恒生银行在A股市场上直接举牌收购爱建股份的方式,令关注外资并购的人士刮目相看。
又如,外资购买资产管理公司拟处置的不良资产.以债转股的方式直接或间接进入上市公司。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外资可以较快地进人中国的资本市场。
6.从并购者来看.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并购者占主导地位。
从正式对外披露的30多起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案例来看.来A美国企业的并购案件最多.占30.2%;欧盟企业次之.占27.3%;来A东盟国家和香港的企业都占到9.1%;日本企业为2例.占6.1%;加拿大、印度等各1例.占3.1%。
其中服务业的大型并购投资多数是由在这些领域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欧美跨国公司进行的。
7.从并购投资区域来看,投资区域将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呈增长趋势。
截至2004 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平均额,东部地区占86.37%,中部地区占9.35%,西部地区占4.76%。
这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发达的经济,宽松的政策环境,良好的产业基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较好的投资基础有着中西部地区难以企及的区位优势,这些优势将影响外资并购的区位选择。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及西部、东北地区巨大市场的吸引,跨国公司也会适当调整投资战略,抢占东北老工业区和西部市场。
目前,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主要特点有:(1)从并购的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原先己经进入的制造业行业。
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并购目前多发生在制造业,主要是因为它们通过合资等方式比较早地进入了我国的制造业,对这个行业比较熟悉,进入的威胁、供求双方力量上都存在有利的因素,并购后竞争对手也随之消失,面临的竞争也大大降低。
随着制造业重组的深化,竞争的激烈和我国服务业的逐步开放,跨国并购必将向服务业发展,我们必须有这个思想准备,未雨绸缪。
(2)从并购的方式看,还主要是以间接并购为主。
通常采用整体或部分购买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控股企业,从而通过迂回的方式间接控股上市公司。
当然除此之外,也有采取直接并购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