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蛙心起搏点观察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观察实验报告

蛙心起搏点观察实验报告篇一:蛙心起搏点蛙心起搏点实验报告20081217 01:15:25 阅读17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实验目的】1 了解在体内观察器官生理特点的方法,并确定蛙心起搏点及传导途径2 理解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实验原理】哺乳动物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的节律性高低不同。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的兴奋向外扩布,依次激动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心室内传导组织和心室肌,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

由于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分,故称之为正常起搏点;其他部位自律组织受窦房结的“抢先占领或超速驱动压抑”控制,并不表现出它们自身的自动节律性,只是起着兴奋传导作用,故称之为潜在起搏点。

一旦窦房结的兴奋不能下传时,则潜在起搏点可以自动发生兴奋,是心房或心室依从节律性最高部位的兴奋节律而跳动。

两栖类动物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在正常情况下,其心房和心室在静脉窦冲动作用下依序搏动,只有当正常起搏点的冲动受阻时,“超速压抑”解除,心脏的自律性次之的部位才可能显示其自律性。

本实验利用结扎阻断传导通路的方法来确定蛙心起搏点和传导途径。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实验器材和药物】蛙板、蛙类手术器械、刺蛙针;线、小烧杯、滴管、任氏液【实验方法和步骤】1 暴露心脏蟾蜍或蛙一只,用刺蛙针破坏脑和脊髓后,将其仰卧固定在蛙板上。

用剪刀剪开胸骨表面皮肤并沿中线剪开胸骨,可见心脏包在心包中,仔细剪开心包,暴露出心脏,在窦房沟、房室沟处各预置一段手术用的丝线2 观察正常心跳频率观察它们的跳动次序并计数它们在单位时间内的跳动次数3 结扎窦房沟,并观察心跳的变化找到静脉窦和心房交界的半月行白线(窦房沟)。

然后将预先穿入的丝线沿着4 结扎房室沟,并观察心跳的变化【实验观察项目】观察蛙的心不同部位的跳动频率【实验结果】单位:次/ 分同样的道理,当结扎房室沟后,自律性比心房差的心室潜在起搏点从被压抑状态中恢复,显示出其自身的自动兴奋能力。

并且心室的跳动频率会稍微比心室慢。

【实验结论】起搏点的自律性最高,能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以及蛙心起搏实验(20100119 17:24:42)转载标签:机能学实验杂谈摘要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了解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产生的原理,验证心肌兴奋性变化及其特点;通过实验验证蛙心起搏点静脉窦和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方法动物在体实验结果和结论本次实验较好地验证了心肌兴奋后兴奋性变化及其特点,蛙心的起搏点是静脉窦。

关键词:起搏点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心脏心电图收缩学习和掌握在体蛙心搏动曲线的记录方法,通过施加额外刺激,观察蛙心在舒张期的不同时期对额外刺激的反应,验证心肌兴奋性的变化及代偿间歇的发生机理;学习暴露蛙心脏的方法,观察蛙心脏的结构,通过结扎蛙静脉窦和窦房沟观察记录心房,心室及静脉窦跳动的情况,加深对正常起搏点和潜在起搏点的理解。

材料与方法实验对象:青蛙。

实验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 套,毁髓针,蛙心夹,丝线,张力传感器,铁支架,双凹夹,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刺激电极,蛙钉。

药品:任氏液。

方法:结果: 略图2 蛙心起搏点观察表讨论:(在下面留言板)参考文献:(1) 主编 ·生理学 ·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 常全忠主编 ·机能学 实验·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分享到新浪微博阅读(140) ┊评论(1) ┊ 收藏 (0) ┊已投稿排行榜报到:圈子转载┊分享┊打印┊举前一篇:小鼠乏氧性和血液性缺氧后一篇:尿生成的影响因素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 发评论]?守望幸福20100119 17:36:32 [举报]讨论:1. 心肌兴奋时兴奋性变化的主要特点是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在此期间,任何强大的对不应期,仅刺激均不能使之产生兴奋和收缩;此后为相对电位;最后为超长期。

因此,在舒张中、强刺激才能产生动作性和兴奋性到晚期,给心脏施加较强的刺激,可在正常节律称为期前达心室之前,引起心室提前出现兴奋和收缩,分别兴奋和期前收缩。

(1)如图 1 左侧所示,蛙心每收缩一次形成的波形上部含有两个波峰,一个较矮的峰上部钝圆,另一个峰较高略尖。

可知在实验条件与实验材料良好的条件下,蛙心搏动知在图时应呈现出图 1 左边两个心动周期所示图形,则可推1 中所记录的第一个较低的波峰由心房收缩形成,观察图 1大,度所记录的图形还可发现,心室收缩所产生的波形幅较分析知心室有具射血功能,要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因而收缩力较强,收缩时所形成的波形幅度也较大。

(2)如图 1 所示,在第三个心动周期舒张中晚期给蛙心施加刺激,引起了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3)通过该实验我们掌握了在体蛙心搏动曲线的记录方法,达到了我们实验验证心肌兴奋后兴奋性变化及其特点的目的。

2. 正常情况下,由于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高,其冲动按一定顺序传播,促使其他部位的自律组织和心房、心室肌除极,产生与窦房结一致的节律性活动,所以窦房结是心脏的主导起搏点,其他部位的自律组织虽有起搏能力,但在正常情况下,他们只起传导兴奋的作用而并不表现自身的节律性,称之为潜在起搏点。

在异常情况下,如窦房结传导受阻,潜在起搏点也可起搏,形成异位起搏点。

(1)正常生理条件下(无任何结扎)静脉窦、心房、心室三者节律一致,跳动次数相同,如图 2 所示。

(2)斯氏第一结扎,静脉窦和房室结之间的传导被切断,故可观察到心房、心室虽仍有节律的跳动,但速度明显慢于静脉窦,脉窦基本保持原有节律,从而验证了静脉窦的自律性高于心房、心室。

(3)斯氏第二结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通路被切断,心室停止搏动,去除结扎后心室正常搏动,因此我们可知心房自律性高于心室,从而说明心脏搏动的传递次序应该是静脉窦——心房——心室。

呵呵,这个不是这样的。

当然最多见的是两类,比如通常的像房早多是不完全性代偿间歇,而室早多是完全性代偿间歇。

所谓完全性代偿间歇就是联律间期加上代偿间歇正好等于 2 个基础心动周期。

,而不完全性则小于 2 个。

这个主要是因为房早离开窦房结比较近,它可以引起窦房结的节律重整,那么下一次的发出就作了适当调整,所以就略短于 2 个基础心动周期,而室早因为离开窦房结比较远,那么篇二:实验六蛙心起搏点观察和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七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目的】学习在体蟾蜍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观察心脏在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原理】心肌有效不应期约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在此期间给予任何刺激均不会产生兴奋。

在心室舒张中、晚期电刺激心室肌,则可在正常节律性收缩之前发生一次收缩,称为期前收缩,并在其后往往有一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实验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械,生物医学信号采集系统,刺激电极,蛙心夹,张力换能器,任氏液等。

【实验步骤与观察项目】1、标本制备(1)破坏脑脊髓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探针破坏脑和脊髓,并将其仰位固定在蛙板上。

(2)暴露内脏用粗剪刀剪开胸骨表面的皮肤并沿中线剪开胸骨,打开胸腔,暴露心脏。

(3)打开心包用眼科镊夹起心包膜,用眼科剪沿纵轴方向剪开心包膜。

2、仪器装置连接(如下图所示)输入刺激蛙心与记录仪、换能器的连接装置(1)打开主机张力换能器及刺激电极与主机相连接。

(2)在心脏舒张时用系有丝线的蛙心夹夹住心尖,心脏经蛙心夹和换能器连接。

将刺激电极固定在铁架台上,使其两极和心室紧密接触。

(3)选择张力,调节适宜的放大倍数和刺激参数。

3、观察项目(1)描记正常心搏曲线,辨认收缩期和舒张期。

(2)在收缩期和舒张早、中、晚期分别电刺激心肌,观察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注意事项】1、蟾蜍毁髓要彻底,否则肢体扭动将影响心跳曲线的记录。

2、刺激电极与心室肌接触要良好,一般将电极紧靠心底部一侧为宜。

3、用蛙心夹夹心室肌时,应在心舒时夹住心尖,不可夹得过多戳破心脏而漏血或夹得过少而脱落。

4、实验过程中经常滴加任氏液,使心脏表面保持湿润。

5、刺激心脏前,先检查电刺激是否有效,强度是否适宜。

【思考题】1、如何证实心肌有较长的不应期?心肌的较长不应期有何生理意义?2、期前收缩后一定出现代偿间歇吗?为什么?3、为何心肌有期前收缩而骨骼肌不会出现?篇三:蛙心起搏点蛙心起搏点实验报告20081217 01:15:25 阅读17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实验目的】1 了解在体内观察器官生理特点的方法,并确定蛙心起搏点及传导途径2 理解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实验原理】哺乳动物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的节律性高低不同。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的兴奋向外扩布,依次激动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心室内传导组织和心室肌,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

由于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分,故称之为正常起搏点;其他部位自律组织受窦房结的“抢先占领或超速驱动压抑”控制,并不表现出它们自身的自动节律性,只是起着兴奋传导作用,故称之为潜在起搏点。

一旦窦房结的兴奋不能下传时,则潜在起搏点可以自动发生兴奋,是心房或心室依从节律性最高部位的兴奋节律而跳动。

两栖类动物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在正常情况下,其心房和心室在静脉窦冲动作用下依序搏动,只有当正常起搏点的冲动受阻时,“超速压抑”解除,心脏的自律性次之的部位才可能显示其自律性。

本实验利用结扎阻断传导通路的方法来确定蛙心起搏点和传导途径。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实验器材和药物】蛙板、蛙类手术器械、刺蛙针;线、小烧杯、滴管、任氏液【实验方法和步骤】1 暴露心脏蟾蜍或蛙一只,用刺蛙针破坏脑和脊髓后,将其仰卧固定在蛙板上。

用剪刀剪开胸骨表面皮肤并沿中线剪开胸骨,可见心脏包在心包中,仔细剪开心包,暴露出心脏,在窦房沟、房室沟处各预置一段手术用的丝线2 观察正常心跳频率观察它们的跳动次序并计数它们在单位时间内的跳动次数3 结扎窦房沟,并观察心跳的变化找到静脉窦和心房交界的半月行白线(窦房沟)。

然后将预先穿入的丝线沿着4 结扎房室沟,并观察心跳的变化【实验观察项目】观察蛙的心不同部位的跳动频率【实验结果】单位:次/分同样的道理,当结扎房室沟后,自律性比心房差的心室潜在起搏点从被压抑状态中恢复,显示出其自身的自动兴奋能力。

并且心室的跳动频率会稍微比心室慢。

【实验结论】起搏点的自律性最高,能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

分享到新浪微博阅读(140) ┊评论(1) ┊收藏(0) ┊已投稿排行榜报前一篇:小鼠到:圈子转载┊分享┊打印┊举乏氧性和血液性缺氧后一篇:尿生成的影响因素查看详情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守望幸福20100119 17:36:32 [举报]讨论:1. 心肌兴奋时兴奋性变化的主要特点是有效不应期大强的何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