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作文审题和拟题技巧及训练试题(附解析)

中考作文审题和拟题技巧及训练试题(附解析)

中考作文写作之作文审题和拟题技巧及训练一、如何去审题请记住,作文训练,审清题目要求,永远是写作的第一要务。

那么,作文审题该如何操作呢?步骤一:审清关键词语一般命题作文,其命题均有一个或两个关键词,审题的第一步就要彻底弄清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请看下面三个文题。

题目一: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

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生活中难免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如自己的愿望未得到满足,考试成绩不佳或者是有了错误受到家长、老师的指责批评,或受到误解、委屈……如何面对?正确的态度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经受磨炼,振作奋起。

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这样。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在挫折面前”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题目三:友善,是一个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爱群、利群、乐群,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友善是心平气和地与别人探讨问题;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一只手;友善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友善是“希望工程”;是“送温暖”活动……友善,意味着关爱他人为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进而有助于人,它表明一个人胸怀的宽广,体现一个人精神境界的纯净高尚,友善是光明与和平的使者!请以“友善”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书写工整、卷面整洁;2、文中不得出现所有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真实姓名。

三个文题尽管形式各异,但在作文审题时都必须抓住关键词。

题一的关键词是“兴趣”,这里要考虑“兴趣”的含义是什么,“兴趣”的范围有多大。

题二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面对”,另一个是“挫折”,“面对”意味着自己是如何去想如何去做。

步骤二:用好信息提示从以上的文题可以看出,命题作文在命制过程中为了减小审题难度,常常要加上一段提示性的文字,这段提示性的文字往往给我们或多或少地指出了写作的方向和内容。

因此,在审题时,应注意对提示语的研究,充分利用好提示语。

一般来说,提示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指出选材范围,明示构思范例。

如题一中明确指出“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这就给你划定了选材的范围,写作要以“我”为中心选材,突出“我的兴趣”,切不可写成大家的兴趣。

在题二中信息提示则给我们明示了构思范例。

我们可以从中任意选用。

步骤三:化大为小有些命题作文的范围比较大,必须在给定的大范围里再次定位,如果说题目范围是“面”的话,写作时就必须在这个面上确定一个“点”。

这个过程就是化大为小。

例如,“友善”这个题目内容宽泛,范围较大,写作时一定要化大为小,可以从材料提示中选择一个角度仔细考虑,材料“小”到何种程度呢?要小到叙事只叙一件事,议论只议一种现象,抒情只抒一种情。

比如可从材料中截取这一句话:“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一只手。

”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点进行构思,想一想,自己有没有遇到过困难,遇到困难时有没有人帮助过你?有,好了,就把这件事写好,写出对方的友善,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感情。

如果不想这样写,再反向想一下,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帮助过他人吗?你有过友善的举动吗?有,可以写。

例1、《在阳光下成长》评析:构成题目的重点词语是“成长”,所以全文内容必须写成长。

限制条件是“在阳光下”。

什么是阳光?可以是党的光辉,可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是集体的温暖,也可以是父母师长等方面的关怀和培育。

主体“谁”省略了。

但隐含在题目中,恰恰在这方面,题目又给考生以较宽阔的选材范围,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许多人。

无论写自己还是写别人,合乎于上述两方面理解的都属于“切题”,有一方面缺欠的属于“较切题”;仅仅写了一个或一件好人好事,但未点明什么是阳光,谁在成长的,可以看成是“基本切题”,作文与题目搭不上边,如写了一种不良行为等,属于“不切题”。

可见,看到文题,不急着想“我写什么”而是要先考虑题目要求自己写什么。

例2、《牵挂》评析:"牵挂"什么呢?一定是心中丢不下的人、事、物,或某句话、某个眼神、某个信息。

总之,值得牵挂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而惟独"这一个"永记心头,割舍不下。

为什么?就因为它、他或她令我刻骨铭心。

务须抓住"刻骨铭心"一词,才能写出"牵挂"的好文章。

例3、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面临种种挫折和不幸的日子里,在心情极为忧郁的日子里,在缺乏信心感到前途渺茫的日子里,在不被理解遭受误解的日子里……不要抱怨生活给了自己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曲折、太多的愁苦,请给自己一个微笑?早晨起来,对自己微笑,让自己带着一天的好心情出门;夜晚归来,对自己微笑,祝福自己有一个甜甜的梦。

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想像成一种幸运,不去自傲。

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给自己一个微笑,把心胸打开,阳光会不请自来。

从一个微笑开始,成功近了,幸福也就不远了!请以"给自己一个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评析:这种命题作文形式以其特有的活力、张力以及经验带来的极大的创造力,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

然而,在本题写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审清题意,叙事、咏叹都要紧扣"给自己"三个字,主要人物应是"自己",不能离开自己写微笑,也不能就提示语中"早晨起来……夜晚归来……"等展开大段大段的扩写。

二要出奇制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尽量不要单纯地写人记事议论,可在此基础上借助新颖的形式获取高分,可以以"书信"形式来写,也可以以"采访稿"的形式来写,甚至可以模拟电视直播节目来写,也可写小小说等。

二、如何拟题俗话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

你的作文如果能取个好题目,自然会让阅卷老师对你刮目相看。

好标题一般要符合两个标准: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言简意赅,能包孕文章主题。

该怎样拟好题目呢?1.标新立异2.拙中见巧3.平中见奇4.引起悬念5.用修辞法三、如何补题(一)从半命题的类型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常见的命题形式:①前空式:如《是一把双刃剑》、《也美丽》;②后空式:如《这也是一种》(2009年福建中考作文题);③中空式:如《生活因而精彩》、《站在门口》(2009年湖北中考作文题);④前后空:如《一样的》。

(二)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补题原则一、要指导学生做到补题要“合格”。

所谓“合格”,就是要求搭配正确,表达通顺,符合汉语语法习惯。

这是补题的最基本要求。

填补题目空缺时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

学生要仔细琢磨缺的是哪部分内容,如果填补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学生要考虑是填中心词还是修饰部分,要清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比如半命题中有副词“也”,那么“也”字前的主语的选择就必须符合这特定语境的逻辑要求。

2006年浙江嘉兴中考题“______也美丽”,选用“失败”“放弃”“挫折”“停下”“绿叶”“小草”等都符合语境要求;如选用“奋斗”“追求”“创造”“理智”“成熟”“鲜花”“掌声”等就与“也”的语境意义不符,这样的补题就是不合格的。

★补题原则二、补题要求立意正确,要积极、健康、向上,补题要考虑到立意方向。

补题要兼顾题目的“眼”或者“魂”。

“写什么,怎样写”就是作文题的“题眼”,几乎每道作文题,都有一个“题眼”,也就是作文题中最关键最主要的词语,是写作内容的“重心”。

它不仅反映着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的内容,而且也决定着文章的结构和深度。

所补的词语未见得就一定是题眼,但是要兼顾题眼。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往往与构思立意是同步进行的。

“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

“文章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为此补题时一定要考虑文章的立意。

比如半命题作文《我学会了》,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

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连上前面的“我”,渗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激情。

对题旨揣度有高下,填题也就有优劣。

《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等,填题虽正确,但流于一般。

《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自卫》、《我学会了珍惜时间》等,填题就比较恰当,题旨积极向上。

《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赚钱》、《我学会了吸烟》等等,这样的填题就不合适,立意错误。

又如半命题《我这个迷》,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但一定要求健康向上的痴迷,不允许低级庸俗的迷恋。

再如《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中储存,就要慎选。

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力戒之,可填“鞭策”。

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启迪”。

一学生在校运动会3000米赛跑中不支落伍,是班上的拉拉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力量”。

★补题原则三、补题前要审清题意,要兼顾文章体裁。

半命题作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往往向学生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

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

比如《我这个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

又如《之风不可长》,“不可长”这词,表明是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综上所述,半命题作文补题的基本原则是:1、内容要健康;2、搭配要正确;3、要符合生活;4、题旨要明确。

一、审题训练(一)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关注特点,研究课题,参加竞赛,服务社会,善待他人,学做家务……生活处处是课堂,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能锻炼体魄,磨练意志;能使心灵得到净化,智能得到开发……请以“这也是课堂”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题目:我在努力生活是需要认真、需要努力的。

一个人的志趣、情感、追求、理想、毅力、为人、工作态度、奋进精神、自立能力等等,都会在生活的细节之中表现出来。

请用上面的文题,或叙说一个故事,或连缀几个生活的片断,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表达出你对生活的某种感悟,表现你为了健康成长而正在进行着努力。

(三)三年的初中生活已经过去了,那与老师、与同学在一起的时光,将成为美好的回忆。

请以“一起走过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以记叙为主,适当抒情或议论。

2.不少于600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