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 第五讲
以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为标志的德国表现主 义电影的诞生,受到先锋主义文艺运动的影响。德国表现 主义开始于1910年的慕尼黑,它首先在绘画中,而后在文 学、戏剧、音乐及建筑艺术中相继出现,形成了一场文艺 运动。 表现主义成员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 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5、实验电影的时空关系基本上是主观和心理性的,与现实 的时空关系相去甚远。 6、实验电影使用了广泛的表现主义方法,影片的影像细节 饱满丰富。 7、少用同期声、声音和形象之间不同步。 8、实验电影表现前卫意识和超前思想,这就使它经常触及 社会思想的禁区,许多实验电影被视为震惊、不道德和无 法容忍,政治和性爱的主题在实验电影中屡见不鲜。
文学与新闻传播院
实验电影的基本特征:
如果说主流商业电影的主导倾向是趋同性,即在故事、 人物和叙事方式上的模式化,那么实验电影则恰恰相反,他 们追求极端的个性,但也有共有的基本特征: 1、实验电影的制作费用都不高,因为很少得到利润回报; 2、它们的长度多在半小时以下,最长的达八个小时,最短 的仅几秒钟; 3、为节约成本,它们往往使用16毫米,甚至超8毫米拍摄, 而不用主流商业故事片标准的35毫米; 4、一般无剧本,少有叙事结构,很少讲故事,跳接多;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3、苏俄时代的现代派电影(未来主义、形式主义和立体主
义电影),以迪兹迦〃维尔托夫的《带摄像机的人》为代表 4、美国地下独立电影,从从梅雅〃德伦《午后的网罗》发 展到50年代的“新美国电影”,其代表人物有安迪〃威荷《 帝国大厦》、肯纳斯〃安格尔《天蝎座升起》和迈克尔〃斯 诺《波长》等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四、实验(先锋)电影两大运动及突出团体
(一)两大运动 1、二三十年代的欧洲先锋派电影 2、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地下(独立)电影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二)突出的团体 1、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以弗朗 兹〃朗的《大都会》、F.W.茂瑙《梅 菲斯托》和罗伯特〃韦恩《卡里加 里博士的小屋》为代表 2、二三十年代法国的超现实主义电影 和达达主义电影,包括萨尔瓦多〃 达利和路易斯〃布努埃尔的《一条 安达鲁狗》、让〃谷克多的《诗人 之血》和雷内〃克莱尔的《巴黎屋 檐下》《幕间休息》等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实验(先锋)电影美学
实验电影是少数人制作给少数人看的,它们很少遵从 商业电影的基本构架,也很少考虑影片的利润收益。 实验电影往往激动人心、巧妙诡诈而又富于挑衅,但 却每每缺乏轻松和蔼的娱乐性。 实验电影在技术上十分复杂,观众很难理解,因为它 们的口味需要培养,观众需要持赞成和容忍的态度才可能进 入到实验电影那稀奇的世界。实验电影所涉及的主题往往对 制作者自身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他们并不企图将内在的喜好 与观众沟通。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不同
“超现实主义” 和“抽象主义”源于达达主义
超现实主义:注重现实性、强调影片场景中的错位感即客体脱 离正常的环境,被置于荒谬离奇的地方 抽象主义:强调技术的作用、依赖摄影和剪辑的变性实现节奏 感 超现实主义:以人为本、发掘心灵王国的真理和迷狂 抽象主义:以客观物体为主要对象、展现物质世界的节奏和混 乱。
[教学安排]
4课时
[教学形式] 老师讲授、图片和影片观摩相结合 使用CAI多媒体辅助课件。 [思考]通过学习对比我国独立电影和第六代电影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实验(先锋)片概述
一、实验(先锋)电影面临的境况 (一)电影的种类 1、叙事电影 模仿和创造真实 2、纪录电影 纪录和剖析现实 3、实验电影 创造甚至臆造一种主观想象的存在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贝壳和僧侣》 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 是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影片,其 被成为“法国先锋电影之母” 《一条安达鲁狗》 西班牙电影导演,一生共 拍摄了32部影片,绝大部分影 片都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揭 露了宗教和资产阶级的虚伪, 是公认的一代电影宗师。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三、实验(先锋)先锋电影三种倾向
实验电影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的又是相互交叉的倾向:
1、“绝对电影和抽象电影”通过使用非描述性的形式从时
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探索影像本身的价值; 2、“超现实主义电影”使用现实世界的影像,却以非现实 主义的方式表现情绪和心理的感觉和体验,并经常通过梦境 和幻想探索潜意识和非意识层面; 3、“表现主义电影”注重对外在世界的主观式表现,通过 影像时空方面的可塑性传达对实在的内在反应和想象。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一开始指欧洲二十世纪的一种绘画艺术,以 象征、变形和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艺术家对人生、 社会的看法。“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常常被用来谈论19世纪 末到20世纪的文学艺术。它标明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 的文学精神气质或“现代的感受性”,是象征主义、未来主 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诸种流派 的总称。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二、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 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 国和瑞士的一种绘画风格。 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 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 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 现真正的现实。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 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 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 响力深远。于1920年至1930 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 界中。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 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 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 潜意识心理。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视听语言
邵泉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第四讲:实验片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实验先锋电影的 发展历程 深入理解并掌握实验电影的含义、境况及三 种倾向、两大运动和突出团体 了解并掌握实验电影团体中的各大流派和代 表作品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美国实验电影
美国实验电影——“美国地下电影”、“美国独立电影”、 “美国先锋电影”、“美国新电影”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美国实验电影的制作方式:
1、技术上,十六毫米是实验电影人的主要美学特征之一。实 验电影中的画面和音响就显得极端的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他们不建构自圆其说的虚构情节,而追求胶片本身实质的真 实性。 2、主题上,突破传统电影的清规戒律。实验电影反对所谓写 实主义的规则,将影片的主旨集中在电影的节奏性律动上, 实验电影倾向于表现许多禁忌的题材,如它们经常运用超现 实主义的方法直接表现同性恋、性交群交和性倒错等。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美国实验电影的发展的四个倾向性的“类型”:
第一、哲学式“观念电影”是最具革命性和挑战性的实验电影 ,他表达了对电影本体的思考和对电影观念的突破。 第二、社会性“禁忌电影”在美国是意义更加确切的“地下电 影” 《天蝎座升起》 。 第三、超现实主义“诗意电影”是电影化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 省,这在布努埃尔、谷克多和德伦的影片中有着突出的表现。 第四、达达主义“形式电影”或“纯电影”是最古老的实验电 影种类之一,美国形式电影中最突出的运动形式是约翰·惠特 尼的电脑电影,他将彩色形状无休止的运动与相应的音乐结合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法国先锋派:《一条安达鲁狗》和《机械舞蹈》
一、法国先锋派 法国先锋派电影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倾向:以谷克多 、布努埃尔、克莱尔和杜拉克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电影” 或“主观诗意电影”;以莱谢尔、艾格林和里希特为代表的 “抽象纯电影”或“绘画与节奏学派”。
1、先锋派:莱谢尔《机械舞蹈》 2、超现实主义:布努埃尔《一条安达鲁狗》 3、诗意现实主义:阿伦·雷乃《广岛之恋》 4、“新浪潮”:特吕弗《四百下》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二)实验(先锋)电影面临的境况 当电影人制作和展映此类电影时,我们会下意识地用 主流电影的观念来衡量它们。尽管大众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 间排斥实验电影,但它们仍然顽强地向世界展示它们存在的 无上价值。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二、实验(先锋)电影的含义
实验电影又称先锋派电影、诗意电影、独立电影和地 下电影。 先锋派将电影作为个性表达的媒介,用个人联想的类 型代替叙事结构。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午后的网罗》
梅雅·德伦作为美国实验电影的领军人物,不但是因 为她创作上的杰出成就,而且还因为她在实验电影理论上的 非凡建树。她经常在一些文章和讲演中,阐明个性实验电影 相对于标准化的好莱坞产品的巨大优势。德伦是宣扬实验电 影和拓展实验电影观众的关键人物。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天蝎座升起》 肯纳斯·安格尔通过对“性变态”的不倦探讨,对美国社 会所谓“正常观念”作出了嘲弄式的评判,使他成为“禁忌 电影”的主要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