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货币
一、商品
(一)、含义
(问:什么是商品呢?)
当你走进商场,会看到琳琅满目的物品,这些物品是提供消费者购买的物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商品那么怎么判断它是商品呢?商品是自然形成的吗?比
如说我们现在用的碳素笔,黑板,你用的手机,是怎么来的呢?——需要耗费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耗费人们体
力和脑力劳动的物品叫什么——劳动产品——所以,作为商品,它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比如说空气,阳光等,虽然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但不是劳动产品,所以不能叫商品。
但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可以称之为商品吗?
冬天来了,有些女孩子喜欢自己动手织个围巾送人或者自己带着,或者说你妈妈给你织了个毛衣,这是劳动产品吗?但是商品吗?不是。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用来卖,不去买卖或者说出售的劳动产品就不是商品。
再比如说,在古代,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传统的男耕女织家庭种出来的粮食只是供自己食用的,尽管那是劳动产品但不是用来出售、买卖的,所以不是劳动产品。
出售和买卖又是什么呢?我出了一本书,我卖这本书,
你来买这本书,我把书给你,你把钱给我这是什么呢?是交换,所以说作为商品还必须用于交换,商品总是和交换分不开的,如果不是用来交换,也不能称之为商品。
由此,我们得出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二)基本属性
1、商品既然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首先是一个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之物,如:面包可以充饥、书本可以供人阅读、相机可以用来拍照,手机可以供人联络.....商品的这种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所谓“自然属性”是指物理的、化学的等自然性质。
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使用价值也就不同。
比如,同样是帽子,物理结构不同,使用价值也不同,遮阳帽可以遮阳,棉帽可以御寒,工地上的安全帽可以保护头部安全。
比如同样是白色的药片,由于其化学成分不同,疗效也不一样,有的止痛,有的消炎。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一种需要。
这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而并不体现社会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但除了商品以外其他的物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比如说非商品的劳动产品,自己织的毛衣也是有使用价值的,所以使用价值并不是商品的特有的属性。
2、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不是因为它们使用价值
相同。
因为不同的商品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因此进行比较。
要进行比较就必须找一个本质上相同的东西进行比较,而人类的劳动虽然量上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付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我们进行交换正是交换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价值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交换实际上体现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它体现的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例如:1把斧子=15千克大米。
说的是人们在1把斧子上所付出的劳动和生产15千克大米所付出的劳动相等。
因此,二者的交换实际上是劳动的交换。
再举个通俗的例子,我织个毛衣要耗费15的时间,我织一双手套用5天时间,那么要是用毛衣和手套交换,就是1件毛衣=3双手套。
(什么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呢?制造斧子和种大米是
两种不同形式的劳动,;劳动产品:斧子和大米也不同,但这两种劳动有没有共同点呢?即都耗费体力和脑力。
这种在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耗费,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所谓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即:不管什么形式的劳动,都要耗费体力和脑力,这种脑力和体力都耗费
到产品中去了,也就是凝结到商品中了,当然这种凝结,不像水蒸气预冷凝结可以看得见,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凝结,但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
因此,价值在质上是一样的,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区别,因而他们之间是可以比较,从而进行交换。
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统一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抽象的劳动是无形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个有形的东西才能表现出来,这个有形的东西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即载体,价值是抽象的东西,承载在商品里,而商品是有使用价值的,是可见的实物。
)
(.作为商品,它的使用价值也不能离开价值.凡是商品,就要用来交换,就必然有价值,如果一个物品只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也就不可能称其为商品)
(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用于交换,价值就不能表现出来,就不是商品。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有了价值说明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了商品交换,因为价值体现的是商
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既然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了商品交换,这就说明商品对人们有用,这样它就是一种商品。
所以,有价值的东西说明它是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
)
(2)对立性:说它是矛盾的指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又是相互排斥的。
使生产者与购买者不能兼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生产者生产一支钢笔,拥有了它的使用价值,可以用来写字,购买者想要拥有这个钢笔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货币,货币的知识之后会讲,这个货币就是和生产这个钢笔等价的价值,生产者得到了货币,实现了钢笔的价值,也即是劳有所获,而购买者也得到了使用价值)
(3)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解决,交换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必要条件。
交换成功意味着购买者获得了使用价值,生产者实现了价值。
这样该卖的卖掉了,该买的买到了,矛盾解决了。
(三)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
量的比例或关系.
比如:1把斧子换15千克大米,15千克大米就是一把斧子的交换价值,1把斧子=15千克大米既是它们之间的交
换比例关系,作为自然数1不等于15,从使用价值来看,它们是不用的东西,但在交换过程中,它们耗费着相同的人类劳动,也就是价值。
任何商品都有价值,但商品的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出来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要交换,就要进行比较,必然会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通过这样一种量的比例关系把价值表现出来,所以交换价值出现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的大小由价值决定。
(交换价值的根本属性是使用价值任何使用物品都具有价值,例如,牛肉具有价值,它的价值是可以食用;汽车具有价值,汽车的价值是可以运输;上衣具有价值,上衣的价值是可以穿用;别墅具有价值,别墅的价值是可以居住.
任何使用物品的价值都是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必须通过使用价值才能表现出来,使用价值是使用物品的价值形式.例如,牛肉的价值,是通过它的使用价值即食用价值表现出来的.食用价值是牛肉的价值形式.1公斤牛肉的价值是通过它的食用价值表现出来的,这种食用价值表现为它是2个人1天的食物,或1个人2天的食物.
一种使用物品的价值,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表现为不同的使用价值.例如牛肉的使用价值,牛肉的使用价值可以表现为
食用价值,也可以表现为化学价值,由它提取氨基酸.上衣的价值可以表现为防寒,也可以表现为遮丑.汽车可以表现为运人,也可以表现为运货.别墅可以表现为居住,也可以表现为身份.
商品和其他使用物品一样,其价值也表现多种使用价值,例如作为商品的牛肉具有食用价值,上衣具有保暖价值、别墅具有居住价值、汽车具有运输价值、青霉素具有医疗价值、电影具有娱乐价值、书籍具有科学价值、货币具有流通价值等等.
但是,上述这些价值并不是商品独有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物品或产品也都具有这些价值.在这些使用价值中,任何使用价值都不具有商品特征,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产品具有上述相应的使用价值就说它们是商品.
商品是历史的产物,是交换和分工的产物.交换是商品的特殊属性.没有交换任何使用物品或产品都不能叫商品.商品除了上述那些相应的使用价值,还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这就是交换价值.能够表现商品价值的使用价值却只有一种,那就是交换价值.此外的一切使用价值例如食用价值、衣用价值、运输价值、居住价值等等都不具有表现商品价值的使用价值,原因只有一个,它们都不是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的唯一属性.不具有排他性,产品即使不是商品也可以具有这些相应的使用价值.所以只有交换价值才是商品属性的使用价值. )
四、价值量
题:1、小红过生日的时候小明买了一支钢笔送给小红,这里钢笔是商品吗?
答:小明在商店购买钢笔的时候,这是一种买卖关系,所以这时的钢笔是商品,但是当把钢笔送给小红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钢笔就不是商品。
2、判断: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对)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对)
3、我们购买商品时总是从物美价廉的角度来衡量,“物美”是从使用价值角度考虑的;“价廉”是从价值角度考虑的。
(物美价廉就是指性价比。
)
4、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照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A/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C/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